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孤独的老狼     
一日与网友们聊天,突然加进一个叫狼孩儿的人,大家就开他的玩笑,说你怎么起狼孩的名啊,是不是小时候被狼叼走过?狼孩儿说,什么呀,我爹叫狼孩儿,我觉得这名字挺酷的,就拿来当网名了。网友彩云飘飘说,你就不怕你爹知道了打你的屁股啊?狼孩儿说,我爹呀,给他写个一字,他顶多说那是一道,大字儿不识一个,整天就知道种他那一亩三分地,其余的啥也不知道。众网友们就说,那你快说说你爹为啥叫狼孩儿。狼孩儿说,这可是我家的隐私,不能说的。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人在写自传,已写了100余万字。那天晚上,在这位长者素朴的杭州寓所里,我只看了他的部分章节,就被深深感动了。这是一个人的经历,但绝对不是芸芸众生的寻常故事。在他那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中,有风雷激昂的时代强音,也有悠扬的民族文化乐章。他创作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被国际反侵略协会定为会歌,曾唱响全球;他的经典之作《采茶舞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音乐教材”,至今盛唱不衰。他不仅仅是音乐家,更是教育家,他推崇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道尔顿制”,并一生致力于实践……这位长者便是周大风,…  相似文献   

3.
三岁看老     
“三岁看老”是句老话,意思是一个人的将来从三岁时就能 看出个大概。 过年回家,正上小学的表弟整天缠着我,就像个跟屁虫。不过我到是很乐意如此,因为家里只有他比我小,和他在下起让我油然有一种做长辈的满足感。 那天,我以一个长辈的口吻问他一个很经典并得到了一个很经典回答的问题。“表弟,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解放军,科学家,为国家作贡献!”望着表弟那一脸的认真,也就在那瞬间,我突然看到了小  相似文献   

4.
李超 《职业圈》2008,(1):85-86
年逾六旬的蒋先生依然忙碌着,为那还不完的文债,写不完的稿子。尽管如此,他依然重友情,不擅说“不”,尽管希望静心创作不被打扰,但还是不得不挤出时间接受采访和一些必不可少的应酬,并真诚相待,毫不敷衍,让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他那被圈中人所称道的冷面后的古道热肠与成熟男人的绅士风度。  相似文献   

5.
你是否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生活中的课程会反复出现.你离了婚又结婚,约会了一个又一个,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种人,只是他们有不同的躯体和姓名.你不断地跳槽,换了东家换西家,却发现你所面对的老板都是一个样.如果你无法处理好与家中的当权者的关系,那你就很有可能会在社会上碰到同样的问题.你的生活中将一再出现类似的权威者,而你却要与他们一直抗争,直到你学会服从、顺从这一课.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季,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中国人写的报道,文中介绍了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挑选吉祥物的方案,文中排列着4张热门候选图片,它们分别是孙悟空、大熊猫、大老虎和兔儿爷。我瞧着怪有趣,就拿去给启功老爷子看。走进启功先生的书房,他刚吃完早饭,正端坐在圆椅中品茶,听我这么一说,他就拿起放大镜看了起来。不想刚看了一会儿,竟乐得哈哈大笑起来,只见银白色的长寿眉在他的眼眶上来回舞动,耳朵也被嘴角牵掣着跃跃欲跳,只见他手持放大镜指着兔大爷说:“你瞧你!想上奥运会啦?”说起兔儿爷,启功先生打开了话匣子:“如果现在要我投票,我就投…  相似文献   

7.
有时我想,中国人大概很难想象汉语对大多数的西方人来说有多么的困难。把汉语的音和调说正确简直太难了。一次我们在课堂上做练习,老师让我们说出一个词,然后同学们得说出它的同义词。每当一个同学说完以后,老师就把那个词写在黑板上。有个词我的意思是想说“打算”,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是“大蒜”。然后她问我:“你喜欢吃大蒜吗?”同学们都笑了,因为当时我  相似文献   

8.
刘诚龙 《职业圈》2013,(13):108-108
“不虚美,不隐恶”,这是史家的胆力。如司马迁著史,既给古代大人作传,又给当代皇家盖棺,给古代的好说,只要不是影谤,随你怎么写,不关他屑事;给正当政的,那就不同了,老虎屁股谁摸得?给他搽脂抹粉,他高兴;打他回原形,心狠的,夷你九族,心厚道些的,也会削你脑袋(后朝给前朝作史,也是如此,前朝多是后朝的敌人,怎么落笔?你看着办。),司马迁确定的这作史六字律,尤其是“不隐恶”,那确是需要超常胆力的。  相似文献   

9.
恰到好处     
有人问我:你从前写的书后面,都有:我为甚么是中国人?你能为我作一个具体解答吗? 我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说:有的,是的,可以。 他说:就请你解答吧! 我答:一个中国人,与英国人及日本人不同,中国是大陆,英国与日本都是岛国。中国人与法国人德国人及美国人相同,都是大陆人。大陆的幅员广阔,不像岛国的狭小,岛国人的气量狭隘,自我中心,持有偏见。中国人是宽宏大度,兼容并包,肚子里可以撑船,不偏不倚,为天下的肚脐。  相似文献   

10.
因将《水浒传》译成英语而赢得过中国文联颁发的最高翻译奖的沙博理先生就住在北京前海那片如同蜘蛛网一样复杂、密集的胡同里,胡同口常年停着一排排整齐的三轮车,他们身上和三轮车上都有“胡同游”或者“到胡同去”的明显标记,当他们踏着三轮车载着外国游客从你旁边走过时,你会听见他们操着简单的英语或者日语向游客介绍着发生在北京胡同里的历史故事。已有九十一岁高龄的沙老在自家住的院子门口用中英文标注了门牌,而门框的另一侧是同住一个院子里的另一户人家的名牌和报箱。可见这所院子不是沙老的独宅。走进被明媚的春光笼罩着的四合院,记者的目光被墙壁上青翠的爬山虎,院子里的紫丁香和玉兰吸引住。花园中有一个陶瓷寿星,当记者端详沙老时,这位雪发银眉的老者正和蔼地笑着,他淡茶色的眼睛和雕刻着岁月风霜的脸竟然与老寿星十分相像。沙老听到这话, 像孩子一样捂住脸笑了,大家被他这样童趣的动作逗乐了。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老先生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