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湍流和尘暴构成的随机介质系统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得到了电磁波衰减,相移与交叉极化效应的公式;结果表明:尘暴主要影响圆极化波的交叉极化分辨率和电磁波的相移,大气湍流主要对电磁波产生衰减效应。  相似文献   

2.
当今日新月异的工业社会里,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少不了电器用品了,家里的电风扇、电吹风、榨汁机、微波炉等工作时都会放出电磁波。而电磁波对人体有害,电磁波叉是什么东西呢?你理解吗?住房若靠近高压线,会使我们得癌症的机会增加吗?对于这些生活中无形的电磁波,我们该如何来预防呢?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电磁波的发现”一节,介绍了“赫兹的电火花”实验.该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一个伟大预言——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把天才的预言变成了世人公认的真理,并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教材在“做一做”栏目里还介绍了“捕捉电磁波”的实验.笔者认为做好“电磁波”实验,有利于学生对电磁波的理解,有助于学...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1.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向外传播,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传输的.2.方向来回的电流叫做电流.它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等于电流的频率,即每秒钟内电流电流每振荡1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做电磁波的.3.电磁波的波速等于米/秒.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4.频率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用字母表示为.有的收音机上频率单位用字母KHz表不,MHz表示1Hz-KHz=MHz.5、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三者的关系是:波速=某电磁波的频率为2×103千赫,它的波长是米,6.用于无线电通信伯电磁波叫做波按波长一般分为个…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磁波无孔不入,以至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了解一些民磁波的知识,已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面在课本提供的电磁波知识的基础上,再综合地了解一下电磁波.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电磁波,如果没有电磁波,就没有现代的无线电通信,可以想象,没有邮电、电话、电报、电视、广播的世界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电磁波在帮助人类实现美好的梦想,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危害。  相似文献   

7.
大气负折射现象使电磁波产生异常传播,对雷达等电子装备产生影响。论述了大气折射的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和大气负折射现象产生的机理;根据试验观测结果,应用电磁波在对流层传播的理论,利用电磁波传播损耗模式模拟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损耗,说明了雷达等电子装备在大气负折射条件下作用距离会明显降低,提出了在登陆、航渡和布雷等海上作战中充分利用大气负折射现象的初步设想。对在作战中充分利用负折射现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不断普及,很多学生都了解了手机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手机既是电磁波的发射装置,同时又是电磁波的接收装置,手机的提示振铃,还是理想的声波波源.通过话机设置和语音提示,学生能直接感受到手机的状态.笔者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作声波、电磁波传播实验,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将电磁波发射出去,是电磁波发射与传播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在物理学教材中常以LC振荡电路和偶极振子为例来进行分析。要有效发射电磁波,一是要采用开放电路,使电磁场尽量向周围空间散开(如图1)。二是要提高发射频率,因为辐射强度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本人在教学中用实验进行了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要点(一)无线电通信利用电磁波来传送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电磁波: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会在电磁波向外传播.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概念及其关系.波速=波长×频率电磁波的发射过程:利问振荡器产生高频率振荡电流,利用调制器把高频振荡电流和声音信号电流结合在一起,使高频振荡电流随着声音电流变化而变化,最后输利发射天线上发月}.电磁波的接收过程:利用天线接收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通过调谐器选出我们需要的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再经过检波器取出声音电流,声音电流再通过耳机而发出裁…  相似文献   

11.
电磁波为什么如此可怕王萍,酉星评天笠启所著《电磁波为什么如此可怕──生活中的高科技公害(电磁波(暮公害)一书。使用微型计算机的电子机械所发生的故障大多是由过量的电磁波噪音引起的。最近大多数电子机械厂家在设计制造阶段中,就决定实施消电磁波噪音的措施,因...  相似文献   

12.
评说手持电话的危险性张献鼎译宇尘校目前手持电话已成为一种时尚,其在日本的销售量已突破1000万台。手持电话同时带来了电磁波公害和窃听等问题。手持电话产生的电磁波使医疗器械失灵的事件不断出现,其电磁波的危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手持电话产生的电磁波能否...  相似文献   

13.
法国《未来科学》杂志近期刊登了一篇关于电磁波的科普短文,文中指出,电磁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它对人体到底有害无害?手机普及、基站倍增、3G上马以后,人们对这一问题正在倾注越来越多的关注热情。  相似文献   

14.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了解电磁波的速度、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电磁波传播的群速与相速概念,论证了信号传送与能量传递的必然联系。研究了波导模式理论与单模传播条件,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的信号传送速度,并讨论了传输线的色散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学理科》2007,(9):52-54,56
三、考点分析 本章节是社会生活中应用较广的内容,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有: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其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公式.在中考中占的分量不多,约2至3分左右,要抓重点来复习.  相似文献   

17.
考点透视: 本考点涉及最常见的通讯工具——电话、移动通信、因特网,以及广播、电视和电磁波及其应用等几方面。主要内容有:(1)了解电话是怎样传递信息的.以及电话交换机的用处,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2)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3)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4)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以及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5)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18.
《家教指南》2007,(6):32-32
俄罗斯国家防辐射委员会主席尤·格里戈里耶夫说,使用手机时电磁波可以进入大脑的说法是无可辩驳的,因为使用手机时,人体成了天线的一部分。在相同条件下,儿童受到电磁波的伤害要比成人大,因为他们头小、颅骨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潘建新  梁宇 《中学理科》2006,(9):40-41,48
解析:图10-1中收音机发出“咔咔”声是由变化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引起的,这一现象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电磁波和弹性波在分层媒质中的传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它们在分层媒质中的反射特性,给定了反射系数的表达式,同时对电磁波和弹性波在分层媒质中传播性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