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单杠最新飞行动作“特卡切夫”的腾越和再握技术环节,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一、最佳腾起和再握条件的理论分析;二、最佳腾起和再握条件的计算机求解程序;三、腾起和再握实测数据以及最佳数据的对此分析;四、腾越飞行阶段枝术和实测数据分析;五、腾越和再握技术;六、燕式“特卡切夫”腾越的可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脱手技术是单杠“飞行”类动作的关键技术。对于“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腾越和再握的最佳条件和有关技术,我们已在本系列论文之二中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但最佳腾起条件的实现还必须通过合理的脱手技术来达到。因此找出“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最佳脱手时机,研究其合理技术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一、“制振”技术1、“制振”动作原理“特卡切夫”腾越动作的脱手,就是在兜腿以后立即通过合理的制腿振胸(简称“制振”)技术来使人体获得一定的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以及与回环方向相反的  相似文献   

3.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体操比赛进一步证明了男子体操动作将继续被运用到女子体操比赛中去,苏联运动员达维多娃在高低杠上所完成的高杠大回环接“特卡切夫腾越”是最好的证明。我国高低杠技术虽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利用大回环来连接“特卡切夫腾越”这样的高难度动作还很少,在目前的主力队员及替补队员中还没有掌握这个动作。为了使我国高低杠技术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有必要及时推广大回环接“特卡切  相似文献   

4.
直体特卡切夫腾越是单杠最有代表性的技术动作,运用SONY PC330高速摄影机,拍摄了江苏省体操队刘鼎赫完成该动作的成功与失败动作,运用Ariel运动分析软件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其动作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讨论,找出各个动作技术环节的关键因素,以期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单杠“直体特卡切夫”与“直体传体360°特卡切夫”是当前体操比赛中的高难动作。采用调整摄影和影片解析的方法,对这两个动作进行定量参数分析,从“振浪”、“脱手”、“再握”等三个技术环节做了详细阐述,为发展这一类高难动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和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去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这一新的腾越动作;熊松良还在单杠成套动作中成功的运用了屈体腾越接特卡切夫腾越这一新的高难连接方法,这就使成套动作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特卡切夫作为经典脱手再握动作在单杠中应用率之广为其它腾越动作无法比拟,特卡切夫的连接形式有特卡与京格尔或肖空翻等动作的连接;特卡切夫的不同类型有单臂特卡,柏360特卡,并,屈,直特卡。正掏特卡切夫也为其中之一,因其难度大,采用者较少,具有  相似文献   

8.
最近日本学习“前摆背向分腿腾越”动作的运动员亦多起来了。由于这个动作高难,技术复杂,有其相当的地位。有必要对它进行技术分析。一、分析资料:1、德尔切夫(保加利亚)2、特卡切夫(苏联)3、三上(日本)4、雅库宁的(苏联)前摆背向腾越转体180°下作比较分析。二、分析:(一)从大回环落下到上摆的准备阶段由倒立落下,四人都相同。从后上方45°——60°左右开始收髋,杠下方45°左右身体出背  相似文献   

9.
直体特卡切夫和直体转体360°特卡切夫是当前本类型动作的最高难度。本文对此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对比分析,测出该动作主要动作环节的数据,从而对训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单杠腾越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廿一届奥运会和1977年第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来,随着单杠技术的发展腾越动作更加惊险独特。目前直角腾越和屈体腾越(猫跳)已趋向用直体来完成。同时还出现了马尔凯洛夫腾越(后摆燕式转体180°分腿腾越抓杠成悬垂)和特卡切夫腾越(前摆分腿向后腾越抓杠成悬垂),1978年冬训,我国运动员陈军又创造了屈体立撑后回环弧形分腿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研究,探讨巴黎奥运周期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1)Ⅱ、Ⅲ组别动作将是成套动作编排的主体动作,难度动作选择集中在C、D、E三个组别,不同类型动作选用呈现非均衡状态;(2)第Ⅰ组别动作倾向于向后大回环类,第Ⅱ组别动作形成特卡切夫类、空翻越杠类“平分秋色”发展局面,第Ⅲ组别动作以阿德勒类动作为标配,屈体回环类动作逐渐增多;第Ⅳ组别动作呈现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度下呈垄断局势;(3)“特卡切夫类+特卡切夫类”稳步发展、“阿德勒类+飞行动作”日渐增多、“空翻越杠类+空翻越杠类”短暂减少,连接串将由“二连飞”向“三连飞”快速发展;(4)D分和E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的比赛将是难度与质量的双重较量,建议要努力做到“提难度、保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动学特征分析法,对特卡类腾越动作串的两个特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弓形对称”的运动转换是特卡腾越动作组合的动力模式。正确掌握直体特卡本身所具有的动力模式,将有利于发挥特卡腾越动作串的技术连接的利用率,并有助于这类动作串的完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朝鲜女运动员金光淑在北京亚运会高低杠比赛中完成的特卡切夫接肖空翻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发现:(1)在振浪下沉过程中,身体总重心最快速度在杠下垂面以前,这从理论上对传统的最快速度在杠下垂直面的观点提出了新的见解;(2)在特卡切夫类动作的制动动作过程中,通过振臂压腿,使踝关节速度降到最低点,形成以脚为中心的瞬时转动中心时,能获得最佳的反向旋转,为腾越后的再握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是五十至六十年代的技巧运动员,为了能继续对技巧运动献出微薄的力量,现向同志们介绍几个设想中的难新动作,如果这些动作中,有个别是有价值的并得到采用,那么我也感到高兴! 一、双人动作A、双人的特卡切夫腾越(图一)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纵观体操发展史,在单杠项目中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每一次发展、变化和突破都是与新的较为先进的大回环技术分不开的。如果说老式的挺腹大回环只能完成直体空翻下,而较为先进的“鞭打振浪”大回环技术却产生了众所周知的“特卡切夫”“京格尔”等飞行动作的话,那么在今天应用崭新的“盖浪鞭打”大回环技术,将会使单杠的飞行动作带来一个令人瞩目的飞跃。对于“盖浪”技术的  相似文献   

16.
单杠直体“特卡切夫”腾越创新动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设计并研究了直体“特卡切夫”这一单杠创新动作,根据理论研究的成果推导了该动作的最佳振浪下摆条件、最佳脱手、腾起和再握条件,研制最佳值的模拟求解程序。以江苏队赵志强为研究对象,从1984年开始,通过影片解析和计算机摸拟方法对他的“特卡切夫”动作进行了技术诊断和改进,1987年对他进行新动作的实验训练,获得成功。研究表明,赵志强直体新动作的最佳脱手角为34度,最佳腾起初速和腾起角分别为4.18米/秒、56度,最佳再握角和再握半径分别为32.2度和0.91米。  相似文献   

17.
选题依据和研究任务七七年苏联沙波什尼柯娃在高低杠上成功完成了大回环,在体坛引起了轩然大波。接着,她又在七八年十九届世界体操锦禁赛上独创了“大回环前摆转体180°分腿前空翻抓高杠”动作,从此,掀起了大摆潮流。近年来,大回环转体、特卡切夫腾越、京格尔空翻、叶格尔空翻等动作纷至沓来,极大地推动了高低杠技术的发展,不仅使高低动作连接的编排顺畅,惊险性加大,而且,使高低杠下法又得到了新的开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伦敦奥运周期中的4届世界体操大赛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今世界单杠杠上动作、飞行动作、连接动作、动作难度以及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进行解析。研究表明:杠上动作选择更趋集中,具有连接价值或高难动作成为运动员首选;后空翻越杠类成为飞行动作主流,并有加难趋势;特卡切夫类单个动作及连接价值凸显;叶格尔与京格尔类发展平缓,前空翻越杠类绝迹;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和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是单杠连接的主要类型和方式;单个超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加分增长速度明显,并将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杠上动作选择趋向集中;特卡切夫类动作的连接价值凸显,变化形式多种多样;马凯洛夫类动作发展平缓基本形成规定动作;单个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获得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形式发展从二连接向三连接甚至四连接发展;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的连接依然是成套的主要连接形式;飞行接飞行类动作连接价值突显;科瓦克斯空翻类动作成为飞行动作的主流,并有加难趋势;720°旋下依然是主流下法;教练员应积极适应新规则;尝试沿横轴和复合轴转体空翻类动作;发展更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合理处理难与美的关系;根据运动员身心特点编排个性化动作是夺得冠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从飞行动作及其连接看伦敦奥运周期单杠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海现 《体育学刊》2011,18(1):99-104
主要以第42届世锦赛单杠决赛选手飞行动作及其连接为研究内容,对伦敦奥运周期世界单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成套动作中飞行动作的数量增加,人均达到4次;飞行动作的类型及连接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马凯洛夫和特卡切夫的D组连接几乎成为"规定动作",并出现了"逆向"连接的新形式;高难度的科瓦克斯及其转体以及连接动作也有较快发展,创造了科瓦克斯与科瓦克斯转体360°的连接;京格尔和直体叶格尔空翻仅各有1次,盖洛德及其转体已销声匿迹。选手们完成动作质量普遍较低,提高E分尚有较大空间;继续提高飞行动作及其连接的难度和数量,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