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一课在"尝试与猜想"这一主题活动中出现,主要就是借助"鸡兔同笼"这一经典名题使学生体会"猜测——验证——调整"这一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课程小学数学典型课例分析与研究"课题开题会议上,郑州市惠济区翟桂琴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一课就较好地落实了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省级数学骨干教师研修中,一位教师上了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猜测与尝试"中的"鸡兔同笼"一课,引起很大争议。就"鸡兔同笼"问题用假设法好还是列表法好,学员们讨论了一个下午,大家辩论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活动中,通过尝试用不同的列表方法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的数量问题。2.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设计与说明 “鸡兔同笼”是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这个单元的内容。教材为什么将其确定为学习内容?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呢?通过研究学情和教材.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背景 “鸡兔同笼”是我国的一道历史名题,既有趣又益智。北师大版教材是在五年级上册安排学习这个内容的.并且突出“猜测与尝试”(列表)的解题方法。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怎样让学生在列表的过程中知其所以然,这是需要教师去研究的问题.因为程序性理解不等于关系性理解。  相似文献   

6.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著名的趣题之一,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出现了。"鸡兔同笼"问题有很多种解决方法,如,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只根据教材教学一两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7.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节内容,教材借助三道类似"鸡兔同笼"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的编写程序是:例题重在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学会借助画图或列表进行推理分析,从而调整数量直至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北师大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内容。如,"搭配中的学问""鸡兔同笼"等。许多老师看到这些内容马上会想到"奥数",认为"列式解答"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教学中,老师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在为列式法作铺垫,过早地进行解题方法的优化,概括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9.
一、数学设计与说明 "鸡兔同笼"是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这个单元的内容.教材为什么将其确定为学习内容?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呢?通过研究学情和教材,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自己的思考:1.会用合适的方法(如列举法、画图凑数法等)解决这类问题,并以此为载体发展数学思维水平;2.经历列表法由繁到简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尝试与猜测带来的快乐;3.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4.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相关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韦仕强 《广西教育》2012,(13):68-69
研究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之间的联系,对于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都十分重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代数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对理解和解决一些算术问题会起到导向作用。如用方程组求解"鸡兔同笼"问题,可以诱导出求算术方法。"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燕燕 《福建教育》2007,(10):40-41
“鸡兔同笼”问题以前只有在数学竞赛中才出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收入了这个问题,有何意图?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教材配套光盘和教学用书,发现教材是以此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数学里的经典问题,出自《孙子算经》,也是小学数学的拓展内容。"鸡兔同笼"问题是一类题的总述,其背后隐藏着不同的解题策略与思维。教师应剖析由"鸡兔同笼"问题延伸出来的解题思路与思考方式,探究其背后的数学思想,找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的途径,即通过"鸡兔同笼"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朱晓洁 《广西教育》2011,(13):50-51
一、问题的提出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在现行教材中,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均安排了鸡兔同笼的多种解法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围绕"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分析了"鸡兔同笼"内容的价值取向,然后根据"鸡兔同笼"问题引出列举法,以及深入探究假设法这一典型方法,进而建立了假设法或者列方程法在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如何上好这节课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流传已久,解决方法层出不穷且难易不一。基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来研究学生解决"鸡兔同笼"这一实际问题方法的发展,并对教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花万帮 《贵州教育》2011,(23):43-4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教学内容是两大点:一是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二是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本节内容需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只能安排"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17.
"鸡兔同笼"问题作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先后呈现了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抬足法四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此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方程这个名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在我国东汉初年编定的一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他问题的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1.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 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相似文献   

19.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用方程组解决问题》中有一道应用题:现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这是一道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这道题目安排在这个章节里,教材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利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然而,教学实际中的情形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0.
“鸡兔同笼”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此内容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道数学趣题.由于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实际问题与“鸡兔同笼”的数量关系相类似,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鸡兔同笼”的解题思路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此题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先辈们的聪明才智,而且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