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心灵之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幼儿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这种愿望虽然很强烈,但很难表达出来。教师要帮助幼儿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意识对于发展儿童的心智,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问题意识就是保护和张扬儿童的好奇天性。  相似文献   

2.
具有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对于发展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宁夏教育》2008,(4):79-79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与创新。所以,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这种愿望虽然很强烈,但很难表达出来。教师要帮助幼儿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韩雪珍 《政治课教学》2002,(6):23-24,39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推动着人们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潜能。为此,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  相似文献   

6.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呼唤着问题意识的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能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与创新。所以,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古今中外一些杰出的学者,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正如爱因斯坦所强调的:“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倪珍珠 《考试周刊》2009,(27):161-162
当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改变,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因此,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性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创造思维,所以在科学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从营造民主土壤。强化意识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形成;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活化思维方法,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四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问题意识的强弱直接反应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程度和深刻程度,也能反映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能够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与创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1.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会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愿望,能自主地、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趋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其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却相当薄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缺乏批判、怀疑精神,迷信权威。具有批判、怀疑精神的人敢于对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进…  相似文献   

13.
周振羽 《中学理科》2006,(12):23-24
所谓学生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意识到寻常现象的非常情况,显而易见的隐蔽方面;时常有意识地从“不可能”问题中求得可能,从“严格”解答中找出错误.这种强烈的困惑及想要探究的内心状态,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他们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生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和深刻,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和创造。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张胜前 《教学与管理》2012,(24):146-147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推动着人们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如果头脑中没有问题产生,就不会产生想法,也不会在头脑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谈不上创新。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课上,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是指让学生敢于发问,敢  相似文献   

16.
所谓“提出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索的对象,在学生心理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提出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提出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提出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创新素质的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往往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素质的源泉。研究生学习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应始于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研究生创新素质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8.
浅谈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坚 《教育探索》2002,(11):27-27
一、思维、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成分,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关系的反映,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则是思维的主要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问题意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日渐淡化.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