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吕吴 《快乐阅读》2013,(12):14-14
朱永新教授提出:“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点出了阅读的深层次功能就是能够培养、铸造、丰富、匡正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中外经典名著的阅读尤其如此。经典名著的阅读不仅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有益途径。现实中,名著阅读却成了一块不折不扣的“鸡肋”。如何让学生重回名著阅读这片“青青草原”?结合教学实践,本文试从阅读现状产生原因、名著阅读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谈一些尝试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贯穿古今文化的重要纽带,更是人类精神的财富。文章基于学生立场从“调动经典名著阅读兴趣”“指导经典名著阅读策略”“开启线上分享模式”三个方面对经典名著阅读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张砚妮 《科教导刊》2019,(11):152-15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具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将经典名著与跨媒介结合,借助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扩展经典名著在学生中影响力。通过解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深刻含义,分析经典名著与跨媒介之间的适切性,从而提出从个体到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从应试到应用、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经典名著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文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尤其是名著阅读素材中蕴含着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学生素质提升的精神食粮。其次,随着"名著阅读"被作为一大创新选入新教材,各地中考也相继出现了"名著阅读"的考查题目,"名著阅读"教学也进入初中语文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人性美和艺术美的文学经典来接受人格魅力的熏陶已然成为语文教育的一大趋势。通过设计阅读单,激趣引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5.
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进入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6.
"文学名著阅读"成为江苏地区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的附加题的一部分已有五年,就目前课改趋势而言,大家一致认同要想考出好成绩仅仅靠课堂上的讲、练、评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求学生不仅能自如应对高考,还能真正得到经典名著的滋养,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名著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中学生的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和危机。为此,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为精神补钙。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对经典名著涉及面和理解深度存在严重不足。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带来的种种危害。文章认为,经典名著阅读缺失对学生个人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会产生深远、重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教了十几年的书,一直以来就有个愿望,就是怎样找一个最好的途径,使我的学生爱上阅读名著,把阅读名著变成终生的功课。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们的学生有修养;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会发光的羽毛;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的学生能圣洁高尚……本文浅析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而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11.
笔者针对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现状,多管齐下,调动学生阅读名著内驱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名著是古今中外经典的著作,它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高中生在阅读名著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正确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应及时加以指导,使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名著。一、名著阅读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明确要求"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唯分数论的环境下,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期坚持阅读,追随经典而行,实属不易。人大附中独特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走进名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读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一创新性个性化的素质教育方式给予人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靖 《考试周刊》2014,(8):26-2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文学名著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极大益处,还能丰富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有效锻炼个人意志。面对语文教学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就名著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正确指导,引导学生增强名著阅读能力,让名著阅读教学在教学中落到实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多锻炼,获取更多知识。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这一板块的编入,正是提倡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具体体现。然而,由于名著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教师的不重视,名著整本书阅读一直停留在"假阅读"层面,进而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具体探究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专题化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真正地阅读。  相似文献   

16.
【课标要求】名著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阅读名著,拥抱经典,是中学生提升素养的必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在名著阅读方面,如何使学生由贫到富乃至贵,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使之爱书为其主,培养良好习惯,使之真情投入为其辅。卡尔维诺说:“经典在于重读。”是的,名著阅读将让我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8.
胡进勤 《学周刊C版》2020,(15):127-128
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具有深刻意义的经典著作,阅读名著可以从多方面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如通过名著阅读,学生可以增加见闻,开阔视野,充实知识,抑或是体验作者情感,学习行文技巧与方法等,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名著阅读,增加学生名著阅读量,扩展学生名著阅读面,教给学生名著阅读技巧,促使学生感受经典,领会经典。  相似文献   

19.
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具有深刻意义的经典著作,阅读名著可以从多方面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影响,如通过名著阅读,学生可以增加见闻,开阔视野,充实知识,抑或是体验作者情感,学习行文技巧与方法等,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名著阅读,增加学生名著阅读量,扩展学生名著阅读面,教给学生名著阅读技巧,促使学生感受经典,领会经典。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开卷有益。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读书肯定是件好事,而读书之中,阅读经典名著显得尤为重要,毕竟经典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名著篇目,读了让人赏心悦目,百读不厌。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学生们尤其是中小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不是风生水起,而是渐趋凋敝。名著少人问津,问题到底出在哪?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学习中小学生对于这些经典名著课文缺失阅读兴趣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着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读和赏析。一般来说,阅读教材中的名著有"五大阅读法",也即参读、美读、比读、议读、笔读五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