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通过对化学变化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实践,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190页中,介绍了光的全反射现象的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来演示的,从表面上看很容易演示成功,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易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而折射光线更难发现,其原因是在玻璃和空气中都不易观察到光线的传播路径.因而,就看不到:当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随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起来越强的现象.为此,我对本实验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实验中 ,通过对现象的感知 ,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刻思维。因此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是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1 现象感知与思维活动是相互促进的  实验中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的外在属性或各事物间的外部联系 ,是一种与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思维知觉。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通过对现象感知来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实验对象的各种外部属性和化学事实都是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的 ,观察又离不开思维。当学生感知到物质发生变化或产生各种现象 ,…  相似文献   

4.
"氨气的喷泉实验"是新老教材中的1个经典实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改进方案,从另一个角度寻找到1种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操作性更强、视觉效果更好的氨气喷泉实验新方法.现表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多种材料的实验比较,认为紫甘蓝是花青素变色反应实验的最好的材料.介绍了实验的操作过程,在实验中可观察到花青素遇酸变红和遇碱变蓝的典型现象和花青素扩散现象.  相似文献   

6.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主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通过对化学现象变化的观察,帮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实践,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这是理解化学概念,和认识具体物质的一种主要教学途径.为了获得演示实验更大的成功,为了避免教师演示实验时,自顾自做,不关照学生,也不分析总结实验,做完了事.下面我浅谈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知道简单机械"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在滑轮教学中引入"滑轮本质演示仪",从神奇的杠杆到滑轮再到轮轴的变形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剖析滑轮和轮轴的工作特点,从现象到原理再到应用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质观念,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探究微粒的运动是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重要实验.利用塑料瓶、小药瓶等生活用品设置三组进阶式实验,教学中运用对比的实验思想,指导学生由点到面、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及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宏观现象的发生,从而深刻体会微粒的运动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物理实验探究题已经成为中考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道风景线.试题涉及到物理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如对实验进行猜想和假设、议定实验的科学性方案、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论证实验总结的物理规律等方面.1.夯实物理实验基础,正确运用测量方法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数据是实验的核心部分.初中有很多物理实验测量仪器,如测量温度的温度计、测量电压的电压表、丈量尺度的刻度尺、测量力的大小的弹簧测力计等,不但要熟悉这些测  相似文献   

10.
一、提出问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78页有一道题: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水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请你解释该现象.考虑到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把该课题改成学生的趣味实验并要求学生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但实验结果不仅出乎学生意外,更让我们始料不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却是鸡蛋不能自动沉浮.为什么实际反应的现象和课本描述的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