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白质组学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生物体全体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以评价生物体的整体生理功能状态。与普通的生物学实验不同,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一整套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如样品破碎、电泳分离、质谱分析以及数据库检索等。本课题组依托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淮海工学院生物学实验中心,对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进行了初步建设。借助于该平台,我们对多种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包括鲫鱼的血清蛋白质组,盐地碱蓬的胞质蛋白质组以及天蓝色链霉菌的膜蛋白质组等。同时,该平台为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化进程加快,伴随工业生产产生的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多,这些污染物毒性较高,还会通过其生物富集的特点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近年来有机物检测的新方法,根据这个技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独立检测的实施。本文对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该技术在食品、农药、环境上的检测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电喷雾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电喷雾质谱技术的优势,并且对电喷雾质谱技术及其与色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及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不同剂量三氯乙烯(TCE)诱导L-02肝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方法L-02肝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TCE和溶剂对照(DMSO)处理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成分,银染显色,经Imager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分组分析比较四组图谱,并对差异蛋白斑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MS)分析鉴定。结果得出差异较明显的蛋白质斑点15个,不同剂量TCE刺激后表达分别上调、下调或消失,提示TCE可引起肝细胞蛋白表达发生改变。通过质谱鉴定和IPI human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9个TCE诱导L-02肝细胞相关的蛋白质。结论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TCE毒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及TCE毒作用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依据,并为阐明TCE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利用光谱法(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及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持久性毒物分析中的进展情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及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不同剂量三氯乙烯(TCE)诱导L-02肝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方法L-02肝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TCE和溶剂对照(DMSO)处理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成分,银染显色,经Imager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分组分析比较四组图谱,并对差异蛋白斑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l-TOF-TOF-MS)分析鉴定.结果得出差异较明显的蛋白质斑点15个,不同剂量TCE刺激后表达分别上调、下调或消失,提示TCE可引起肝细胞蛋白表达发生改变.通过质谱鉴定和lPI human数据库检索,鉴定了其中9个TCE诱导L-02肝细胞相关的蛋白质.结论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TCE毒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及TCE毒作用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依据,并为阐明TCE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
双向凝胶电泳(2DE)是公认的分离效率高的整体蛋白质分离技术,是复杂蛋白及其蛋白组学研究的标准分离技术,2DE与生物质谱结合被认为是展示和规模化分析蛋白质,特别是蛋白质组的常规技术.并且,2DE的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IEF)和第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等可单独用于上述领域的日常分离分析与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等工作,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水体污染情况的科学研究,经常运用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这种分析方法具有较为精准和便于选择等优点,因此在对水体污染情况的调研中应用非常广泛[1]。本文对水体有机污染检测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9)
液质联用技术(LC-MS)是将液相色谱(LC)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MS)的结构鉴别功能结合起来,现在这种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对中药成份的定量与药动学的研究当中,简述了LC-MS在中药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医,中药代谢研究,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中的进展情况,而且对于其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对于这种技术在中药成份分析中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析打箭菊总黄酮部位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80%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打箭菊药材,提取液过AB-8大孔树脂经30%乙醇洗脱获得总黄酮部位,利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打箭菊总黄酮部位进行检测,通过对照品、分子量和质谱裂解规律对未知成分进行指认。结果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可将19个主要的化学成分较好的分离,其中6个通过对照品得到确证,13个通过串联质谱进行了结构推测。结论利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确认中药提取物部位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可用于打箭菊总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鉴定。  相似文献   

11.
光子学技术在研究基因表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疾病早期诊断、新药研究、药效评价等方面正在并将继续发生重要作用。随着激光技术、光谱技术、显微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荧光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多个学科探索光子学技术在生物分子研究及医学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国际上迅速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对样品高效分离,同时还能定性、定量,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本文探讨近几年来气质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脂肪酸、酒类及调味品五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藏菖蒲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为相关药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藏菖蒲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通过与数据库的比对,确定具体物质。结果共鉴定出83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结论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便捷,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4.
PY-GC/MS联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复合橡胶研究过程中也开始得到推广应用。国内外对复合橡胶的成分测试主要采用采样制样再通过气相色谱(GC)、质谱(MS),或者是GC/MS和GC/FTIR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本文提出采用PY-GC/MS一体法对复合橡胶进行成分测试应用研究,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对复合橡胶的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可以研究裂解产物与原样品的组成、结构。同时,对于PY-GC/MS法也可供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医药卫生、司法检验、能源、地质及地球化学等领域的测定参考。对其以后的发展运用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医学发展前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人体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等几个前沿领域进行文献追踪,总结了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对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提炼,从而为推进军队医学科研领域的管理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蛋白质组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组”指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 。基因组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组是生命活动的执行体;蛋白质组学的特点是采 用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手段,结合高效率的蛋白质鉴定技术,全景式地研究在各种特定情 况下的蛋白质谱;每种疾病平均与10个左右基因相关,而每种基因可能又与3—10种蛋白质 相关,如果以人类主要的100—150种疾病进行计算,则应该有3 000—15 000种蛋白质具有 成为药靶的可能;我国的“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明显成就,在重大疾病的功能蛋白质 组学研究方面也起步良好,国家层面上对蛋白质组学的部署不容迟缓。  相似文献   

17.
利用装有Tenax-TA填料的吸附管吸附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经热脱附二级解吸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2~0.6μg/m3,回收率为43.9~126%。本研究所建立的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线性好、准确可靠,适合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包涵体蛋白的变复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针对基因工程蛋白在E.coli中表达多为无活性包涵体的特点,介绍了包涵体洗涤和去折叠的方法,蛋白质体外折叠的过程和机理,体外复性技术以及复性蛋白的检测,着重讨论了最近发展起来的蛋白质复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桦叶四蕊槭籽油中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桦叶四蕊槭籽油中的脂肪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54%,其中亚油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8.46%、4.11%和2.25%。  相似文献   

20.
家蚕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新培  徐孟奎 《科技通报》2004,20(3):252-257
家蚕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序列长度多态性(SSR)等多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家蚕基因组多态性分析,构建了家蚕分子连锁图谱;开展了家蚕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功能基因的研究.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研究是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内容.家蚕蛋白质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确立了家蚕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了家蚕功能蛋白质研究.该文对家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