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随着中国在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大踏步前进,它也愈发变成了重大国际科学项目的核心参与者。但是中国扮演的角色在不同领域区别很大。在一些领域,中国仅是原始数据的提供者,而在另一些领域,中国却输出了真正的智力成就。中国如何才能从国际合作中获得最大收益?政府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中国科学家如何才能进入主流科学领域?《国家科学评论》(NSR)常务副主编蒲慕明与来自欧洲和美国的4位科学领军人物深入探讨了这些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采用地理学、生态学、科学计量学、统计学等研究分析方法,分别从全部论文和数学、材料科学和免疫学等三个学科的角度,对世界科学重心的空间迁移情况进行了详细探讨,继而重点分析比较了国际科学合作中十大主要国家、"金砖五国"与中国的国际科学合作格局的时空演变和趋势特征,并对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与地位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中国的国际科学合作水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全球科学重心正随着论文总量的增长持续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转移,并主要集中于西欧、北美和东北亚;十大主要的国际科学论文发表国家亦是国际科学论文合作的主要推动者,相互合作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虽是最重要的国际论文新增长源,但仍不是国际公认的国际科学合作强国;建议中国进一步确立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战略观,并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国际科学合作。  相似文献   

3.
王小凡  张赟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0):1134-1135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纪念,也是一个总结中国参与国际科学合作的经验教训、在新时代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国际科学合作的好时机。科学的本质是求实、开放的。为人类共同利益携手努力的愿景在过去70年里显著帮助过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也为世界和平的维护和人类健康的进步等重大问题贡献过突出的中国成就。面向未来,我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检索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相关的文献数据,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该领域国家合作-主题词混合网络知识图谱,对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的国家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当前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国家地域分布,探测科学合作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布局;分析中国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在世界科学合作领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与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发起、组织和实施的第一个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大气污染与健康效应"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基金委有史以来自上而下组织的第一个重大国际合作计划,标志着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1重大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的实施背景重大国际合作计划项目是指国际双边或多国基金资助机构发起的、为解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或实现重大科学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投入大  相似文献   

6.
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中印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1977-2006年收录的中国大陆的国际合著期刊论文114 717篇和印度的国际合著期刊论文52 790篇,统计了论文作者所属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关系,得知中国有174个国际合著伙伴,印度有181个国际合著伙伴.比较了中、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的个体中心网结构,发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具有基本相同的网络密度、中心势以及核心合作伙伴和明显不同的链密度,表明中国国际科学合作的集中性.在两国的核心合作伙伴中,亚洲伙伴在中国网中的重要性大于在印度网中的重要性,美洲伙伴在中国网中的重要性小于在印度网中的重要性.从地理区域来看,亚洲、欧洲、美洲对中国和印度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性基本相同,大洋洲在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大于在印度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非洲在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小于在印度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正日益地成为全球化的事业,成为国家间相互联结的网络,国际科学合作不断深入。2011年,国际学术期刊已超过35%的的论文是国际合作,而之前15年总量仅为25%~([1])。国际科学合作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科学发展的主流,在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显著。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已成为各国科技政策与战略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 一、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管理 1、什么是国际科技合作? 国际科技合作是指根据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之间,我国政府部门和外国政府部门之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和外国相应地方政府之间签署的科技合作协议所进行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相似文献   

9.
谁在主导中日韩的国际科学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悦  左佳  宋超  宋凯 《情报杂志》2021,(4):155-162
[目的/意义]为了探究中日韩的国际科学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及变化趋势。[方法/过程]以"中日"、"中韩"和"中日韩"国际论文合著现象为分析对象,通过科学计量的方法和手段,从重要作者、高影响力论文和资助者三个维度来分析近40年来中日韩科学合作背后的主导力量。[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中日科学合作呈现出日本主导趋势由强到弱,而中国主导趋势渐强并超过日本;中韩科学合作呈现双方共同主导的特征;在三国合作中,中国主导的论文影响力较强,但随着论文影响力的增大,中国显示出的主导优势却在减弱;中国作为科研资助者极大地推动了三国的科学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继2004年中国成功首发"双星"科学卫星后,中科院在空间科学战略先导专项的支持下,将于2015—2016年陆续发射4颗科学卫星,并积极组织相关空间领域大型国际科学计划,体现了中科院作为科技战略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中国国家航天局是中国政府对民用航天管理及国际空间合作的主管部门,空间科学作为《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确立的中国航天发展三大主题之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I数据库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从国际合作论文的结构、国际合作的主导——从属率、国际合作的劳动规模、国际合作最多的五个国家和地区,在学科层面上比较了两国的国际科学合作,展示了两国的国际科学合作的异同点.从而也说明ESI的学科分类是国际科学合作研究中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声音     
《科学中国人》2023,(2):8-9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在2018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提升我国战略前沿领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我们推进国际合作和国际大科学计划确立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整理SCI数据库中中国和印度农业科学方面的国际合著论文,从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国际合著论文篇均合著国家数、国际合著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国际合著网及国际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比较了两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结果是,中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著论文自2000年开始超过印度,且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国际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印度;中国更注重加强已有的国际合著关系,印度更注重建立新的国际合著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重点学科依次是食品科技、农艺学、土壤学,印度依次是农艺学、食品科技、多学科农学.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4,(3):88-88
<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国际咨询会在京召开。会议邀请了12位国际知名专家,就中国科技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咨询讨论。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致辞。科技部秘书长李萌主持会议开幕。万部长对国际专家表示欢迎,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将进一步扩大科技的开放合作。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为中国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检索并下载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的Web of Science网络平台的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和文献共被引网络中的节点突现率指标,探测国际科学合作领域演进的研究前沿。2000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国际上科学合作领域的研究前沿问题主要包括:对科学合作的起源、基本概念界定等,科学合作网络的结构、测度与网络模型,国际科学合作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医药和卫生领域的科学合作问题等;另一方面,2000年以后,科学合作领域研究前沿主要包括科学合作网络、国际科学合作、社会网络方法与技术、文献计量指标在科学合作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础学科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基础学科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特征以及国际科学合作的产出数据系统,着重考察了影响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发展水平和状况的诸种因素及其关系。通过对国际科学合作中所出现的复杂现象与关系的研究,以回答诸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的规模为何存在差异、世界各地区及国家是如何形成了国际科学合作的网络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形成的模式以及各种科学的外部因素对国际科学合作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将科学独立于政治之外,并预设了科学知识全人类共享的科学普遍主义,这为科学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这种科学观在当今国际科研合作中却受到了挑战。分析NASA科研"排华"事件可发现,美国政府采取了立法、财务等多种模式对科研合作进行管控与干预,以"国家安全"为名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崛起国进行遏制与封锁,为科技合作设置重重障碍。面对挑战,我们应增强对全球化时代科学政治化的自觉性,在参与科研合作时既合作又竞争,更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际合作中的科学话语权,真正打破西方国家在科技上对中国的限制和封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我国化学科学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化学科学基础研究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呈现的特点和趋势,同时提出了多样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强实质性国际合作,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历来重视国际科技合作,按照国家外交大政方针和科技国际合作发展规划,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等科学问题,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开展高水平、实质性和可持续的国际合作,努力创造有利于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良好环境,以提升中国基础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振兴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4):309-312,325
近十几年来,中国与欧空局(ESA)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1年开始,主要是与欧空局Cluster科学数据系统(CSDS)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阶段的合作,即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与欧空局ClusterII的合作。这项合作是以我国提出的探测计划开展的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合作规模和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合作背景1.1欧空局Cluster科学数据系统欧空局是国际空间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主要机构之一,在国际空间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研制的Cluster卫星系列(包括4颗卫星)是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