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作为一个科幻作者,坦率地说,对于文字甚至对文学在科幻上的表现力,我是没有信心的。"在首届亚太科幻大会上,《三体》作者刘慈欣做出了这样的表述。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公开承认科幻文学的局限性。事实上,就在此前一天接受采访时,刘慈欣已明确表示,科幻文学"目前和整个叙事文学一样,正处于衰落的境况"。他回溯了自己在早期创作的作品。他甚至觉得,在那些作品中,"从来没有用文字真正的把自己  相似文献   

2.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也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其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的横空出世,第一次将中国科幻带入了世界科幻文学的殿堂,让世界驻足于刘慈欣笔下宏伟辽阔的星际,流连往返于"三体"和当下两个世界,聚焦于文明背后的种种危机,惊叹于中国科幻作家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全面梳理刘慈欣文学创作观念,以求找出刘慈欣文学观与文学实践的独到之处,以进一步引发中国科幻界对作家身份的认知以及对科幻文学归途与指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明灯 《新作文》2013,(11):10-13
理想·工程师加科幻作家刘慈欣出生在"文革"期间的山西阳泉,幸运的是小时候,他在父亲的一个大箱子里翻到了很多书;更幸运的是,里面有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对科幻的热爱,就从翻开那本书的一刻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那么几年,刘慈欣和无数年轻人一起当上了"狂热的科幻迷"。他记得当时的科幻文学是被主流文学承认的,甚至《人民文学》杂志都曾把最佳文学奖颁给科幻作品。而从20  相似文献   

4.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涉及多种灾难,如科技灾难、自然灾难、战争灾难。这些灾难在刘慈欣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刘慈欣的科幻灾难书写沿袭了中国文学书写灾难的情感倾向,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幻灾难书写。刘慈欣执着于灾难书写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河南地域文化中灾难历史的影响,二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传承,三是刘慈欣的个人灾难经历。  相似文献   

5.
热点图书     
本期推荐:《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刘慈欣出版时间:2016年1月定价:22元【阿奔的话】2015年8月23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长篇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雨果奖是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科幻大奖,刘慈欣是该奖项自1953年设立以来的首位亚洲获奖者。"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包括《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等五部作品,既有精彩的科幻文学,又有专业的科学知识解读。书中选取的篇目,均为刘慈欣  相似文献   

6.
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慈欣为当今中国科幻文学带来了古典主义气息。但刘慈欣的古典主义,与西方科幻小说黄金时代、苏联科幻乌托邦科幻小说风格都有不同。在强化叙事速度、强化父子关系、强化科技美感几个方面,刘慈欣的小说革新了古典主义的各个侧面,形成中国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新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第3期《人民文学》以特选形式刊发了刘慈欣的四篇科幻小说,轰动当时的文坛。在《人民文学》卷首语中,编者称,"发表刘慈欣的作品并非心血来潮,早在30多年前,《人民文学》已经发表过《珊瑚岛上的死光》,并因此开启了新时期文学中的科幻潮流。时隔30年,主流文学再次把目光对准科幻作家。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虽然有区别,但刘慈欣小说中那种绚烂的、带有很强原创性的想象力,满足了文学标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8月23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这个奖项是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素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刘慈欣此次获奖,也标志着亚洲终于有作家获此殊荣。消息传到国内,各大媒体几乎沸腾了,书店里的《三体》马上被抢购一空。面对悄然兴起的科幻阅读热,我们不仅要问,我们为什么读科幻?事实上,科幻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的幻想,对科技的反思。从凡尔纳的大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理论与科幻文学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是这种类型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但是放在世界科幻小说界,中国的科幻小说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造成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对民族国家复兴和发展的焦虑,因而很难仅仅做单纯的科学幻想。而且中国的科幻小说作家们也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自己设定为英美科幻文学中一种"陌生化"的存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用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作为分析的文本,来探讨其陌生化叙事下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刘羽 《高中生》2015,(1):19
刘慈欣,中国作家富豪榜当红作家,当代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有《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和"地球往事三部曲"(《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及《三体Ⅲ:死神永生》)等。1985年,刘慈欣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电工程系毕业后,一直在山西娘子关发电厂工作。"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在刘慈欣看来,他就是一名工程师,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后回家给家人做饭。在科幻小说读者的眼中,刘慈欣是"神一般的人物",是他们  相似文献   

11.
自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国内外学术界都对科幻文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做科技强国的中国对科幻文学的发展作出的反思与展望,对日后我国科幻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乃至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国内掀起了科幻文学热,这背后的功臣,一定少不了刘慈欣的名字。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上映,作为“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拉高到了世界级水平”的科幻电影,它的成功不仅源于特效出众,更得益于“流浪地球”这个绝妙的故事内核。要学习科幻故事写作,当然要借鉴、学习这种顶尖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13.
《文学教育(上)》2014,(15):159-159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畅销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歹巴神永生》的英文版将于年底在美国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已与国际知名的托尔公司完成了《三体》英语版全球出版合同的全部签署程序。《三体》三部曲是刘慈欣的首部长篇系列小说,被称为是一部想象中的未来史诗,作品以恢弘大气的笔触描述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该作品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相似文献   

14.
科幻小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对人类社会、对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平台。近年来,以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海外逐步获得科幻界的认同。刘慈欣和郝景芳分别获得了科幻界"雨果奖",他们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出版发行。为了使情节更生动,同时让科幻小说中的描写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国本土科幻小说都会带有一定比例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文化负载词译入目标语,使之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接受,是科幻译者在翻译中面临的难题。但是,国内对科幻小说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非常少见,而且多集中于研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本文将以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作为指导,在其观照下尝试探讨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中的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学生》2013,(12):4-7
新闻链接:当科幻作家遇上阅读现状 今年11月中旬,第24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晚会在成都市金沙剧场举行。科幻作家们齐聚一堂,现场颁出了“读者提名奖”“杰作奖”“最受欢迎外国科幻作家”等奖项。其间,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说:“在我看来,科幻就是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科幻文学跟以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文学,在类型上,并没有高低之分。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当代学生》2016,(Z1):21
《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刘慈欣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书中选取的篇目,均为刘慈欣的经典作品,其中多篇小说曾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代表了作者的创作水平,很多作品中能看到后来《三体》的影子。而书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或猜想,则由理论物理专家李淼加以通俗易懂的精彩解读,我们或许能够从中更  相似文献   

17.
科幻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文类是缺失的,在西学东渐中,科幻文学这一文类开始在中国扎根,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加之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特殊语境,使得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呈现出与西方科幻文学截然不同的特点,它突出地呈现在中国当代影视文学作品中,具有"中国式变奏"意味,可以将其归纳为杂糅性、衍生性、泛道德性、抒情传统、科学观念陈旧性、价值逆反性、现实指涉性,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在逻辑,这将有利于对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扬弃,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科幻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你好,雨果奖     
<正>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9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会展中心举行。继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之后,80后中国女作家郝景芳凭《北京折叠》获得201 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提到雨果奖,有人可能会首先想到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继而疑惑:雨果如何与科幻扯上了关系?雨果奖到底是个什么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地球往事”系列(前两部)为重点,考察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分析他如何以对科学与理性精神的鼓吹以及对未来中华光荣复兴的激情畅想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并揭示科学的冷酷与文学的热情之间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如何导致了文拳的分裂,由此窥见中国科幻在未来叙事方面的潜能和困境,并揭示刘慈欣在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3日,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斯波坎会议中心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科幻小说的兴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科学幻想"甚至在多年以后成为了现实。因此,科幻小说具有某种前所未有的"预言性",它是人类探索未来各种可能的最好形式。为了促进和鼓励科幻小说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世界各国陆续推出科幻小说奖。除了雨果奖,还有许多奖项享誉全球,本刊特别梳理、介绍世界十大科幻小说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