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这类结构类型主要用于底部需要大空间,而上面各层采用较多纵横墙的房屋,如底层设置商店、餐厅的多层住宅,旅馆,办公楼等建筑,此种结构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建筑业中的比例约占60%~70%,因此地震区域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房屋(以下简称底框结构)是指底部一层或两层为空间较大的框架—剪力墙、上部为多层砌体的房屋。底部主要用于商场、银行、会议室等需要大空间的建筑,而上部为隔墙较多的住宅和办公楼等沿街建筑。这种结构形式,相对于全框架结构,具有经济(在同等功能条件下可节约造价25%~30%)和施工简单的优越性。因此这种结构形式在我国城市,尤其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有着很广泛的市场,兴建了一大批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房屋建筑。由于底框结构属下柔上刚,对抗震极为不利,因此正确选择底层框架上部砖房的结构方案,在地震区的房屋建筑设计中显得极为重要,成为结构设计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抗震性能、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和结构安全度。  相似文献   

3.
底部框架-抗震墙上部砖砌体房屋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合型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应分别按照各自的材料结构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不断增多,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抗震设计中不仅要注重规范中的"概念设计",同时还要把握设计简图的准确性,尤其是底部嵌固端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体系取代砌体外纵墙 ,以增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纵向抗震能力 ,同时这一方法也有利于提高房屋的横向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6.
底部框剪多层砌体房屋的应用日趋广泛,但其抗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对提高底部框剪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此类房屋结构体系受力特点及抗震中的薄弱环节。然后,着重分析了此类房屋结构在概念设计、计算分析等抗震设计方法的若干关键问题,文中提出的抗震设计的关键措施可为工程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底部框剪多层砌体房屋的应用日趋广泛,但其抗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对提高底部框剪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此类房屋结构体系受力特点及抗震中的薄弱环节。然后,着重分析了此类房屋结构在概念设计、计算分析等抗震设计方法的若干关键问题,文中提出的抗震设计的关键措施可为工程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邱穆银  邱穆彬 《今日科苑》2006,(10):I0001-I000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如何避免多层砌体房屋底层窗台下墙体裂缝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9.
剪力墙房屋是一种底部由框架剪力墙和刚性楼盖组成的建筑结构形式。它通常适用于临街的住宅、办公楼等建筑,这些建筑在底层往往设置商店、餐厅、银行等公共设施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上部安排小开间住宅。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结构是在墙体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抗震、节能承重结构。将这种墙体用于多层及高层的住宅,可以减轻房屋自重,合理调整结构抗侧刚度,减少地震作用,达到节土、节能及节省开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震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震灾是通过房屋的倒塌产生.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较差,但只要用滑移减震技术改造彻体结构,此类房屋亦能在特大地震中不倒塌.滑移减震技术是在建筑物底部与基础之间增设一种低摩阻材料的滑动层,使建筑物的加速度震动被隔开.  相似文献   

11.
未经抗震设防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其底层的纵横墙数量较少且平面布置不对称,而上部砖房则纵横墙的间距较密,上部砖房的侧移刚度较底层大得多,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由于底层的抗侧力度和极限承载能力相对于第二层薄弱,结构将在底层率先屈服、进入弹塑性状态,井将产生变形集中的现象。底层的率先破坏将危及整个房屋的安全。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强烈地震震害表明,这类房屋的地震震害较为普遍,未经抗震设防的这类房屋的震害特点是:1,震害多数发生在底层,表现为“上轻下重”;2,底层的震害规律是:底层的墙体比框架柱重,框架柱又比梁重;3,房屋上部几层…  相似文献   

12.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在我国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使用非常普遍,然而近十几年来的强烈地震震害表明,由于底层框架砌体结构为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在历次地震中屡遭破坏.因此正确选择该类建筑的结构方案显得非常重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该类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及其在软件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目前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现浅析其抗震造柱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砖混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多采用多孔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且的。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科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文章就在涉及房屋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尤其是粘土砖房屋居多.房屋受损时,首先以墙体开裂的形式出现.砌体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也影响建筑物的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机理,本文通过PFC2D(Particle Flow Code, PFC)颗粒流软件建立一个三层两跨砌体模型,输入地面震动波,模拟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合理的模型参数,使用PFC2D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砌体倒塌的全过程。通过对模型的裂纹分布、应力应变及位移等进行分析,较好地反映出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构件开裂、失效、局部倒塌到整体倒塌的全过程。可以定性了解砌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薄弱部位:边缘墙破坏更严重,底层墙体比上层严重,砌体房屋门窗洞口四角处更易发生破坏。PFC2D颗粒流软件有计算速度快和易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优点,应用范围广泛。使用该软件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动态灾变过程研究,能够找出结构的易损部位,方便设计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其抗震性能,也能为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砌体结构具有材源广、造价低、施工简便、居住舒适等优点。由于我区的经济尚不发达。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区建筑中的比重相当大。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底层作为商业用房,上部为居民住宅或办公楼的商住楼应运而生。由于城市地价昂贵,增加层数,提高容积就成了降低成本的必然和有效手段.一些开发商和建设单位为了降低造价,砌体砖房要求增加层数,又不希望采用钢筋砼结构。这就给我们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往往要求临街的住宅、办公楼等建筑在底层设置商店、饭店、邮局或银行等。而一些旅馆因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也往往要在底层设置门厅、食堂会议室等。这样,房屋的上面几层为纵横墙较多的砌体承重结构,而底层则因使用要求上需要大空间的原因采用框架结构形成了砖混底层框架结构。对这种结构,从抗震上来说是不太有利的,但因其在使用上的方便性和灵活性而被广泛采用。在本文中笔者想就上海地区底框结构的设计做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20.
多层及高层房屋有以下特点,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由水平荷载(风、地震)产生的内力占总内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建筑抗水平力的能力越显重要。另外,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在基础底部产生的内力也越来越大,基础的设计也更为重要。文章介绍了多高层房屋的结构体子、结构布置、受力特点和框架节点的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