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方岩溶区治旱问题是当今岩溶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三皇旱片是桂林市八大旱片之一。文章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地下水库治旱的工程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治旱决策部门作出科学的治旱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乌拉特前旗山旱牧区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 ,阴山山脉的中西部。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区 ,海拨高程为 1 6 0 0米~ 2 3 0 0米。总面积为 51 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近 50 0 0平方公里。山旱牧区包括大佘太镇、巴音花镇等乡、镇、苏木 ,总人口 8.6万余人。近几年来 ,山旱牧区的水利事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 ,有效灌溉面积由 1 986年的 2 0万亩发展到 40多万亩。但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已持续下降形成漏斗。水资源已成为我旗山旱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 乌拉特前旗山旱牧区水资源的特点1 .1 水…  相似文献   

3.
根据延吉市五道水库近10年来供用水情况,以设计保证率为75%入库水量与用水为分析对象,采用三个月滑动应供水量确定水库旱限水位,同时考虑水库冬季封冻影响,经综合分析确定在保证安全供水前提下水库旱限水位为317.60m,为五道水库合理地制定供水调度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水源。然而近年来,密云水库的入库径流量逐年减少,给北京市的城市生活供水造成很大的压力。当前,为了增加密云水库的入库径流量,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正协商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实施“退稻还旱”政策,以增加密云水库入库径流量。本文通过农户调查,定量评估了“退稻还旱”政策将对上游地区农民生计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实施“退稻还旱”政策,在3个典型村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分别是:在赤城县后城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3.42%;在赤城县巴图营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3.27%;在丰宁县胡麻营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3.40%;从3个村的总体情况来看,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4.23%。  相似文献   

5.
研究开发低碳、降耗、节能、耐久性能好的风积沙混凝土,符合当前的绿色发展理念。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风积沙混凝土在盐腐蚀与冻融环境下同时出现质量损失与动弹性模量的下降,构建了风积沙混凝土的损伤评价指标,得到了风积沙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的损伤模型,指标考虑了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两个变量,可更准确全面地评价风积沙混凝土在西部盐渍与寒旱地区复杂环境作用下的损伤,以期为风积沙混凝土在沙漠及周边区域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涝一条线,一旱一大片”。自古以来,干旱因其延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伴随饥荒等特点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孙德义 《金秋科苑》2010,(10):72-72
本文阐述了模板旱拆技术的应用范围,详细研究了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其突出的优点。最后指出模板早拆体系非常适用现有的多层和高层建筑,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模极早拆技术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义 《今日科苑》2010,(10):72-72
本文阐述了模板旱拆技术的应用范围,详细研究了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其突出的优点。最后指出模板早拆体系非常适用现有的多层和高层建筑,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浙南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旱作区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若能突破旱地农业技术约束,提高旱区农业生产能力,则浙南山区粮食生产水平会有较大的提升。近年来浙江省居民消费膳食结构中对于旱粮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加之浙江省发展旱粮的扶持政策、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加工基础,发展浙南山区旱粮生产是增加粮食总量、满足市场需求和丰富群众膳食结构的又一新机遇。通过从调整旱粮种植结构、建立退耕还草机制、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推广节水耕作、土壤培肥方面探索浙南山区旱地粮食发展思路,提升旱粮作物生产水平,使山区旱地空间、气候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获得高产、优质、高效、低能耗的生态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推广水稻旱宽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理论依据,从培肥、育秧、秧床管理等环节介绍了水稻旱宽增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极旱地区指年降水量在100mm以下,干燥度>10的地区。干旱地区土地资源很多,除缺水外,温度与辐射条件都十分优越,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极旱地区的开发利用为人类征服干旱地区开辟了前景,所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简述我国极旱地区的水分问题,并同国内外若干先进的事例进行对比,提出几个对策性意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低位山旱地区菊芋栽培方式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就低位山旱地区菊芋不同栽培方式对器官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配置时,单穴茎数适宜,菊芋单株结块茎数最多,单株产量最高,且显示出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西北旱区缺水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分 析了该区域的节水潜力,指出西北旱区的缺水问题在目前主要应靠节水来解决,加强对西北 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是西部大开发的迫切需要和保障我国人口高 峰期食物安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是一个跨多学 科的科技问题,应加强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和国际合作研究,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中 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植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理论;节水灌溉方式下水分与养分 的转化理论及尺度效应;植物需水监测与估算及灌溉节水潜力;西北旱区特殊水源高效利用 理论与技术;灌溉系统水量与流量实时调控与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理论;旱区节水灌溉的区 域水土环境效应评估与调控。最后,分析了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研究领域可能产生的突 破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地方志的初步梳理,揭示了明代河北地区旱蝗灾害时空分布的规律,并阐述了明代官民防治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那曲地区西部平均海拔高度约5000m,包括班戈、申扎等县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降水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年降水量在298.5~320.6mm,其中雨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90%以上,这与当地的牧业生产基本匹配。因此,雨季出现干旱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巨大,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多,从而加大了土壤水分的丢失程度,故在牧草抽穗、开花期、如:遇干旱会影响牧草产量和家畜抓膘,从而影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严重时家畜因缺水会出现的干渴感觉,食欲减退,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危及家畜的生存,因此,本文分析了那曲地区2010年夏季干旱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水稻育苗的成败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水稻旱育苗技术的正确实施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对此加以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岩溶地质现象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对象,时其的发育过程及形态特征已经有深刻的认识,路基中的岩溶一直是路基长期稳定的重大隐患,文章对路基岩溶病害的常见类型和注浆加固治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泉是地下水的露头.泉的出现受一定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形条件的控制.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溶含水层分布最广泛的省份之一,在丛山峻岭之间,出露了许许多多的岩溶泉.认识和研究岩溶泉,除了把它作为天然资源用作水源、能源,提取矿物原料,用于医疗而造福于人类外,在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岩溶塌陷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岩溶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妨碍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因此研究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和防治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和防治对策方面对岩溶地面塌陷进行研究,为岩溶地面塌陷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前身为原地质矿产部于1997年5月批准设立的"地质矿产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2004年更名为"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005年加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行列,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成立以来,实验室发挥我国岩溶研究的地域优势和国际影响,以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RCK)为依托,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完善岩溶动力学理论,搭建系列研究实验平台,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研究岩溶动力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岩溶区生态环境问题对策提供科技支撑,为岩溶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