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是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本文仅就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指导下,中国民主同盟以爱国主义为基点与中共合作,最终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道路,中间道路对中共与民盟合作共事的影响,以及中间道路的破产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抗战初期中共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政策。毛泽东指出:“一切加入抗日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党派,在坚持抗战与坚持统一战线的大前提下,都有发展的前途,我们都愿意与之建立长期合作。”他还特别提到对于抗战初期存在的“第三党、国家青年党、国家社会党、救国会派,或其他任何集团,任何党派都是一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历史任务,同其他阶级、阶层、党派、以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政治联盟,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达,也是较早认识到了革命统一战线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发展阶段和组成部分,其突出贡献体现在毛泽东对无产阶级与劳动阶级政治联盟的建立与巩固、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完整论述,以及提出与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阐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特点;论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及实践对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党的农民革命理论、党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专题指导 本专题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以及纠正“左”、右倾错误的斗争等。其中党的自身建设、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工农运动和统一战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是本专题的重点。对中共领导革命胜利和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原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致力于领导工人运动,并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在中共推动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开展起来。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吸取教训,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领导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破坏,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了组织上和军事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是我们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简单地讲,统一战线就是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与敌人进行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武汉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动员民众、团结各个党派,积极宣传抗日,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努力去完成历史赋予它的时代使命。它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发展阶段和组成部分,其突出贡献体现在毛泽东对无产阶级与劳动阶级政治联盟的建立与巩固、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地住与作用的完整论述,以及提出与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阐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特点;论述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践理论及实践对党的革命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党的农民革命理论、党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建设的一大法宝,是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列主义的有关原理,在农民、资产阶级问题上,在处理宗教、民族、党派关系,以及在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等方面对马列主义统战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对入党条件作了重大修改,将“其他革命分子”收心“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本文认为,这一修改是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发展,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修改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无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工农联盟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为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一创立,就面对如何认识和处理与其他党派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自1921年至1923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其他党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原因及其影响。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加深了对其他党派的认识,初步认清了中国革命应该团结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的统一战线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即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及党应该采取的政策和策略;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笔者认为,与同时期的党的其他领导人相比,瞿秋白的统一战线思想是系统而完整的。尤其应该指出,他是党内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统一战线中的不同阶段、党派、阶层的联盟与相互关系如何处理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总结这个历史经验对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仍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里的其他劳动人民,主要指农民,也指城市小资产阶级(即独立工商业者、不剥削人而受人剥削的脑力劳动者和广大青年学生)。另一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这里的非劳动人民,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即中等阶级和上层小资产…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反对主要敌人,同其他革命阶级、革命政党和团体,以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结成联盟。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制定了一整套方针、政策,使统一战线成为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毛泽东同志继续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和平赎买的办法完成了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为解决港台问题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从而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实行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曾经有力地椎动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地贯彻党中央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前,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而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又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艰巨的任务,单靠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只有争取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和政党,建立广泛地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用毛泽东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40多年来关于中共唐山地方组织建立的时间的研究,提出了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看法。同时从发展工运、学运、革命统一战线和响应“五卅”运动、培养革命干部等5个方面,论述了中共唐山地方组织早期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亲身参加了两次国共合作.《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出版说明指出:“周恩来同志在他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愧是我们党建立以来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个模范.”本文按我国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通过周恩来与五次统一战线的关系论述他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以纪念他诞辰95周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六大”以后,中央常委周恩来同志到天津,召开顺直省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六大”决议精神,改组省委领导机关,整顿北方党的组织,批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党内存在的错误倾向。这对于北方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顺直省委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领导中枢,担负着领导华北以及东北地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重大任务。顺直省委的前身北方区委,是中共建党初期成立的北方党的中枢,当时在李大钊同志的领导下,为建立和发展各地党的组织,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发挥了重大的革命作用。但是,在1927年4月李大钊等同志被捕,北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三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血腥镇压后,我们党总结了“二·七”惨案的教训,从实践中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一九二三年六月召开了党的“三大”,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正确分析和估计孙中山的民主主义立场,和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  相似文献   

19.
1 92 7- 1 935年 ,由于共产国际的影响以及党自身的原因 ,使党没能理智、正确地认识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中间党派 ,反而将其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从而给中国革命及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这为今天中共在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及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共一大,新生的中国共产党表明了不与任何政党合作的态度。在进一步的实践斗争中在列宁和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在中共二大提出了与国民党党外合作,建立联合战线的纲领,党的统战政策初步形成。之后,中共实现了从党外联合国民党到党内合作国民党的转变,在中共三大上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形成了革命统战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