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勇 《生物学教学》2002,27(12):39-40
个性的最基本含义是一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 ,是人基本的精神面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说明了个性的形成不仅受先天的、遗传的、生物的因素制约 ,更受后天的、环境的、社会的因素影响。个性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又以社会性为主。教育就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自我意识。社会学认为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观察 ,是对自己态度和行为的调节。其中包括人们常说的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但是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社会性),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类社会将会是一片散沙而无异于动物界.教育不能只重视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而忽视其社会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但是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社会性),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类社会将会是一片散沙而无异于动物界。教育不能只重视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而忽视其社会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班华李太平人的个性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独特性。这里所说的个性是积极的个性,个性发展是指个性品质的不断完善,包括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和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克服。个性教育是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品质,防止与克服消极的个性品...  相似文献   

5.
一、两个概念关于个性的概念,虽界说不一,但主要似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认为个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即:个性=人.第二种:认为个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性,是体现于个人身上的社会本质特征的综合.(心理方面)即:个性=人的社会性.第三种: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即:个性=心理的个别差异.我认为,第一种外延太宽,内涵也不够确切;第三种又太窄.第二种比较确切,抓住了人的个性的本质特点.关于教育的概念,外延放宽可以包括成人教育;狭义的则主要指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本文取后者.并且认为教育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和学二者)先确定个性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只是为了讨论方便.本文试讨论个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在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受教育者的个性现实为出发点,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品质,防改造受教育的不良个性品质,以造人的理想个性为目标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人的主体性、价值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面对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完善、个性价值尚未得到重视、职业规划空间狭窄的问题。对此,提出人的社会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中的作用;基于人的本质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现实性;尊重个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有效性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家庭、幼儿园、社会是三大影响因素。家庭是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儿童最初的基本生活技能和基本生活规范主要通过家庭获得。大量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关系密  相似文献   

9.
个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即尊重人和人的个性,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即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诸如自我意识、独立性、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及道德品质的发展,近年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幼儿身心和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幼儿期来看,幼儿社会性(社会行为、个性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这些社会行为与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有遗传的因素和环境的因  相似文献   

11.
根据物理学科的性质、教育的社会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高中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探讨了为实现物理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是主体创新个性因素和创新社会因素内在整合发展的结果,包括个性因素的内在整合,社会因素的内在整合,创新个性因素与创新社会性因素有机整合。因此必然从观念、手段、方法、内容、环境等方面入手对人的创新能力实施整合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相应的人的形象常常是每一文化领域形式的基础,教育也不例外。它意味着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直观。而教育目的则是人自觉地建立起来的理想的人之形象。然而,当前教育目的的笼统、片面,使得教师们无法建立起相应的、理想的受教育者表象,造成实践混乱不堪、各行其是。通过对人的三种基本形象的分析表明,教育目的应该弃抽象而求直观,整合统一人的社会性、个体性于个性生成之中,从而构建起丰满的、清晰的个性化形象。  相似文献   

14.
陶青 《辽宁教育》2011,(10):13-13
教育目的是人自觉建立起来的理想的人之形象。然而,当前教育目的的笼统、片面,使得教师们无法建立起相应的、理想的受教育者表象,造成实践混乱不堪、各行其是。为此,教育目的应该弃抽象而求直观,整合统一的社会性、个体性于个性生成之中,从而构建起丰满的、清晰的个性化形象。  相似文献   

15.
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个性教育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划一性教育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育,而个性教育则是个性化的教育。个性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即尊重人和人的个性,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即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代教育改革就是从单纯的重视知识、智力的发展转变为重视包括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素质结构奠基阶段,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要求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经过调查,我国幼儿、青少年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社会性问题较严重,是因为很多人对幼儿的社会性不认识,不重视,这些都提醒人们,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内部规律揭示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直接功能是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的全方位教育,即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各种因素是密切联系的,在实施物理教学中各种因素应当"兼顾",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以和谐、健康、全面发展.但长久以来,由于中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中学教育一直遵循"以智取人"的原则,常常是"一智遮百丑",对于非智力因素,往往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手段、方法上有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人性化教育研究是笔者进行的教育改革实验课题.人性化教育是主动地为受教育者提供宽容、支持、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培育受教育者具有完整人格的教育.它是依据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而提出的,其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完整人格,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只有在生长型学校才可能有效实施,而生长型学校必然是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本质就是个性化学校.办个性学校首要条件就是有一个个性鲜明的校长及校长群体.校长个性是由基本个性和职业个性两部分构成的,职业个性除受基本个性影响之外,还受校长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过程诸因素的影响,校长个性的培养主要途径是校长对自身个性的主动调适.只有当校长个性进入健全成熟的境界,才有可能实现与学校办学个性的一致和统一,也才能办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学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封建道德中无视个体价值和道德主体地位、割裂个体权利与义务的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将道德政治化、礼制化的教化模式是对学校德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历史文化根源。延缓着青少年学生新型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学校德育必须树立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尊严意识.摈弃封建德育的负面影响,坚持人的义务和权利的统一、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德性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