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默顿在科学社会学这一领域曾做出了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其代表性著作《十七世纪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和《科学社会学》被引上千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其后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的分析方法,选取了默顿在科学社会学领域的五个代表性著作或文献,通过图谱的方式分别展现默顿在科学社会学领域的学术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关于科学社会学的推介以默顿学派的理论为主,但对默顿之后科学社会学的发展没有进一步的追踪,而是转而关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仿佛默顿科学社会学彻底消亡了.事实上,默顿科学社会学虽然在STS领域被彻底否定,在社会学内部也属于边缘化方向,但其学术价值在公共政策领域和经济管理领域得到充分的承认和应用,近年来可见度正在逐步提高.本文试图对科学分层方向、科学合作方向、科学对经济的影响及衍生研究方向做一梳理,以促进后默顿时代的科学社会学在其本源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社会学的兴起是基于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战争与社会民主的力量交织成为科学社会学思想萌发的时代背景;科学时代特征的转变为科学社会学理论奠定了特殊的科学背景,而以研究科学技术系统为对象的诸学科群的嬗变成为科学社会学形成的理论背景。这些背景为默顿建构其科学社会学研究纲领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与SSK实验室研究关注“知识实践”的社会建构不同,SSK科学争论研究侧重于对争论中的“知识主张”的建构过程进行社会学研究。鉴于此,文章拟从“研究场点”、“关于争论的争论”、“争论分析方法”三个层面,在阐述利益模式和经验相对主义纲领的基础上,就SSK科学争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SSK争论分析方法之于科学史的意义展开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卢艳君 《科学学研究》2011,29(2):167-174
 目前,科学社会学领域的两大派别——默顿学派与SSK学派的科学社会研究均处于困顿状态。基于实证主义科学观,默顿科学社会学只关注科学社会结构的研究,其悬置科学知识的做法成为SSK攻击的把柄,SSK的批判使默顿学派在痛苦中反思、调整自己。与此同时,SSK突出强调社会维度的决定作用的相对主义倾向对理性标准构成了巨大威胁,受到传统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强烈批判,其强纲领研究进路在方法论上还遭遇到了反身性难题。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精神实质是捍卫和阐扬科学的理性与客观性,其大方向是正确的,SSK并不能否定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存在价值。此外,默顿科学社会学与SSK虽然同属于科学的社会研究领域,但它们在认识论上的分歧却无法调和,在二者之间找到共同点达成一致的希望渺茫。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默顿科学社会学大概会在与SSK和后现代科学哲学保持必要的张力中为自己开辟前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多重发现存在本质的语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发现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探索多重发现的存在本质是认识其社会文化意义的前提.语境分析方法是深入探究多重发现存在本质的重要视角,文章应用语境分析方法,通过对已有多重发现理论和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多重发现存在的本质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仅仅是自然发生的客观事件,同时也是特定语境下学术主权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路德维克·弗莱克,微生物学家。如今在国际上,他被广泛地认为是库恩思想的先驱和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但在国内却鲜为人知。本文通过梳理弗莱克的思想和前人对弗莱克的研究,浅析了其在中国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惠特利将组织理论引入科学社会学来研究科学的智力组织与社会组织,在诸多科学社会学理论流派中独树一帜。本文在较为详尽地介绍其理论脉络,比较两种科学社会学传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惠特利的理论对于综合科学社会学诸多流派所具有的较为独特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默顿学派的形成及其对科学社会学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由其开创的对科学进行体制化研究的道路一直沿着他当年确定的方向在前进。同时,默顿通过培养研究生和不断呼吁对科学社会学的重视,最终形成了以实证主义的哲学立场,对科学进行体制化研究为特色的默顿学派,对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用社会学方法研究科学这一社会建制、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的建构的一门学科,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兴起,呈现出多元融会的发展特征。本文系统回顾了科学社会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学科渊源和发展脉络,对科学社会学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兴起的社会语境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学社会学及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哲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科学资本是科学教育领域的学者们提出的学术概念,从社会不平等的视角关注青少年科学参与不足的问题。我们梳理了科学资本的概念演变过程,明确了科学资本的研究工具属性,并从科学传播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科学资本的广义内涵,提出了面向一般公众的测量体系。科学资本这一概念体系兼容科学社会学和实证传播科学两种研究取向,以实证方式关注了科学资源分布不均与公众科学参与不平等的问题,为分众科学传播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学科定义、学科研究目标、学科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等方面着手,对知识管理学、知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工程学进行分析梳理,以期得出知识管理学与这些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科学是一种高度自治的社会制度这一理论前提,默顿科学社会学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及其科学内部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系统阐述了科学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强调科学自主性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时下我国学术界无视和违反科学自主性的现象比较严重,亟需从理论上分析科学自主运转的规则,为捍卫科学自主性提供理论支持。默顿科学自主性思想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社会运行情况及其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给我国当前的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信息社会学方法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x special methods are applied i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They are the methods of logical thinking,information investigation,comprehensive analysis,quantitative analysis,scientific summing-up and systematic recognition.It's pointed out that the methodology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y system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he practice of soci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马理 《科学学研究》2006,24(6):828-833
“李约瑟命题”似乎已被证伪。诘难该命题的理由在史学理论逻辑和关于“科学”涵义方面都存在着另一种意义上的化约论祈求。人们对李约瑟的社会学方法也缺乏深度反思。我们应该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对方法论自觉的反思,利用比较社会学方法的逻辑预设来妥当地应对与中国历史经验一致以及西方视域潜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映射模式及其方法论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亚明 《科学学研究》2008,26(5):904-912
 科学映射是科学计量学重要研究领域。半个世纪以来,科学计量学家和信息科学家对具体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成果已在信息服务实践中应用,对战略科学决策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尚显薄弱。本文在科学学研究的背景框架中,提出了科学映射的双层概念含义;建构了科学本体-科学家-交流媒介的三维模式和科学论著-科学本体的简化两极模式;从认知学、社会学和交流传播学三大方法探讨科学映射的方法论架构,其中,以文献计量学作为三大方法的链索和交流传播学方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Perspectives from th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re deployed to explore the birth of Internet research,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For a researcher based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being an Internet researcher has been a vivid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at firsthand a phenomenon usually studied from the outside. The article begins by assessing some models of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change. Characterizing Internet research as new has been a potent resource for enrolling researchers into the field and positioning research responses.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methods for doing social research illustrates the process of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in social science and the negotiation of methodological adequacy. Methodological discussions have been enlivened by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s an object of study. Internet research has arguably been a valuable reflexive opportunity for the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that have fed it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国外创业网络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析国外有关创业网络化本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目前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关于创业网络研究的主要观点,介绍了创业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有关争论,并进一步分析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杂性观点的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人力资本定价课题的专项研究。文章分析了人力资本研究前沿即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的困境,认为原因在于还原论指导下的人力资本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考察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有必要把复杂系统研究方法论引入人力资本定价领域。人力资本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比如:人力资本具有开放性、非线性、统计性、多样性、整体性等复杂特征,并且,人力资本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处在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中。据此,文章分析了传统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局限,提出了人力资本定价的统计学原理及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对数据统计体系、社会信息公开系统和人机技术等自然科学成果的要求,以及模型在不同层次应用的修正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