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正 《科学学研究》2018,36(9):1537-1544
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在经过“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对话”等阶段时候开始逐渐进入“公众参与科学”领域。然而传统的“公众参与科学”所强调的实践多集中在科学民主化与科学决策上。“公众科学”概念的出现开始将“公众参与科学”引入到一个全新的科学知识生产领域。本文梳理了“公众科学”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提出与发展,并将其与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其他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公众科学”项目的实践模式。最后,在比较“公众科学”在实践中的利弊的基础上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了讨论。对“公众科学”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与西方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相接轨,更有助我们利用全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传播中公众参与科学的民主模型是通过政治想象翻译成协商民主来实现的。过去二十年中,虽然公众参与科学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与公共政策中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相同的两难困境,使公众参与科学流于表面。这一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自我反省的体制化科学异化公众,进而导致在协商过程中科学家与公众政治地位不平等。实际上,科学家与公众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关注科学风险的不同维度。通过知识的劳动分工,公众负责决定目标,科学家负责实现目标,可以走向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是科学信息的重要来源,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和创建者,在传播准确信息、避免科学谬误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参与科学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无论是从行动还是从效果而言,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一直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和问题。本文以科学传播领域近年国际研究进展为参照,对比我国科学家的现实状况,从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驱动因素、与公众和社交媒体的互动关系以及科学传播能力培训情况这三个方面出发,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研究图景展开分析与评述。结果显示,在驱动价值层面,社会责任感、乐趣驱动等内在因素以及社会认可度、群体归属意义等外部激励因素共同作用于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结果,但总体看来,时间和经费有限、缺乏同事支持以及科学传播评估体系的不健全等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阻碍,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管理体制予以支持;在互动关系层面,科学家通过与公众和社交媒体的互动来传播科学,科学家的知名度、可信任度、权威性、传播风格、公众感知关系等是影响公众对科学认知的重要因素,然而,尽管科学家主动尝试改善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媒体的分歧和缺乏默契配合也让他们的科学传播努力显得势单力薄;在能力提升层面,相关科学培训项目特别是源自于美洲的培训推动着科学家来提升自身进行科学传播技能,但是一方面,这些项目的效果评估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因而争议不断;另一方面,学者多是将项目培训师的观点、背景及培训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定性分析讨论,未来有待于在参与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培训效果方面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科学传播工作更显艰难、相关的研究进展也更为滞后。因此,建立详细可行的支持政策、划分科学传播实践对科研事业的贡献比重、打造系统化的科学能力培训项目都是助力我国科学家提升科学传播能力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总之,立足国际视野下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整体面貌,找寻其面临的阻碍和存在的短板,将为改善我国的科学传播现状提供现实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兴起于二战后的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PUS)在现时代的突出涵义为: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同时,促进公众与科学的沟通交流与平等对话,推动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公众理解研究(Public Understanding of Research/PUR)作为新路径的尝试,试图就当前处于进展中的科学研究进行传播,对于公众与科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实现公众参与科学的研究方向与相关政策决策,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国公众理解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所建构的"民主模型"试图通过有效的科学传播来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实现公众与政府、科学家之间平等地交流,从而使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民主模型"从社会生活的现实视角将科学传播的有效性和科学决策的合理性统一起来.这样,科学研究理论中"公共领域中的科学"(the science inthe public domain)这一概念在作为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合理性基础的同时也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诠释.所以,笔者以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为镜来反思"民主模型"的现实视角、理论前提、理论内涵和理论超越,以此来确认"民主模型"站在第三次科学研究浪潮的理论平台上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众对核电安全的质疑是现代风险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科学传播作为科学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是化解这种信任危机的重要途径。风险社会中核电科学传播不再是简单地告诉公众应当信赖的科技知识,而是要建立公众对科技的信赖,化解公众对核电科技的信任危机。信任的建立要基于公众关注的核电安全问题,构建公众参与和民主的科学传播"公共领域",这是一项需政府组织、企业、科技专家、公众与大众媒体等多元主体参与互动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理念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以社交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媒介背景下,学者们研究了影响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传播中的诸多重要因素,本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科学传播实证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从而有助于未来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8.
“民主模型”强调公众通过参与科技决策,同科学家、政府进行平等对话,从而实现科学传播。在交流即参与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民主模型”提供的只是科学传播活动的理论构想。这就需要论述“民主模型”的实践前提、目标及方案,由此展开对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理论研究,揭示“民主模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是现代科技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科研人员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的研究数量不多,且结论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一项全国科研人员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入考察科研人员的反思性如何影响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于公众参与科学普遍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更需要公众参与。科研人员的科技风险反思性和科学家责任反思性都能提高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支持度,但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反思性的人才更可能支持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所倡导的"溯源式"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0.
游淳惠 《今日科苑》2020,(3):32-38,47
长期以来,科学传播一直关注如何将科学知识正确传递给公众,以实现公众对科学态度的转变,该研究思路被称为缺失模型。然而,许多实证研究证明公众的科学知识与其对科学的态度之间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科学缺失模型因此备受批评。作为一种替代性思考思路,科学传播开始关注"情绪"与"情感"诉求的研究。尤其在后真相时代中,科学流言与假新闻不断影响受众并歪曲真相,虚假信息之所以能被快速传播,归咎于文本中的"情感诉求",传播者透过说服性、讽刺性与攻击性的叙事文体来引发共鸣,利用积极(如幽默、希望)与消极(如恐惧、悲伤)的情感策略来引导舆论走向,诱导受众以感性的方式代替理性的科学思考,最后改变公众的科学认知与态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PISA2015数据所收集的15岁学生样本,本文试图从科学资本的视角探究不同经济社会文化地位(ESCS)的学生 STEM 职业期望产生的因果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科学资本的传递是不同经济社会文化地位(ESCS)学生产生 STEM 职业期望分化的重要路径。其中,优势地位学生的表现较为明显,科学资本对STEM职业期望发挥着中介作用;而科学资本对中间和较低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本文所关注的科学资本两个重要维度-内生的先赋性科学资本以及外生的结构性科学资本都有效的揭示了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15岁学生STEM职业期望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给科技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科技为解决老年社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对老年群体的需求分析也越来越引起市场的重视,因此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分析老年群体在健康、居住、信息沟通、社会参与4个方面对福祉科技的需求,并从福祉科技供给、政策发展、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入手,阐述老人福祉科技调查分析的实践意义,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老人福祉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意愿和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科学家感知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如何受到自然环境及个体心理特征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文基于压力转换理论,建立不同主动性人格的科学家如何应对空气污染的两个假设,并通过匹配官方公布的空气污染监测数据与基于问卷调查的科学家自我报告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面对空气污染时,强主动性的科学家会显著增强对科学传播重要性的感知,这种感知的改变是通过自我效能感增强实现的;而弱主动性的科学家在面对空气污染时,则不会改变对科学传播重要性的感知。该研究为理解外部环境压力下科学家如何对科学传播重要性做出判断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是平的——“汤浅现象”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浅现象"有其无法摆脱的困境,所揭示的科学中心转移规律其实就是基于科学发展外史的"社会条件"转移现象。在辩护与批判的基础上,"科学是平的"是对"汤浅现象"困境和科学现实发展需要的观念回应,主张回归科学自身发展,用历史视野、他者论题佐证、科学年表实证等多维度解读其内涵与意义,并从科学积累现象分析科学"水平化"的内在动力。基于此观念,对我国科学发展提出了更具现实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归纳了科技项目的分类,阐述了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科技项目绩效评价逻辑模型,从提高结果可靠性的角度来对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归结为如何设计能够很好体现科技项目从计划、投入、活动到产出全过程的逻辑关系的评价框架体系,重点对框架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工作手册的制定和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指标体系设计配以承担的省重大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为实证。通过研究,以构建既符合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一般原则,又适应科技项目的特点和科技管理的要求,具有一般科技项目通用性的绩效评价框架体系,提供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有效、实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琼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109-116
基于2008-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公共服务效率评估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市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并通过静态、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滞后效应;区域创新能力本身存在累积效应,前期创新能力是当期创新的基础;市场化程度、城镇化和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替换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后结果依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科学传播中存在一些异化形态,如科普专题节目中渲染神秘现象、科幻作品中的迷信色彩、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等。这些科学传播异化形态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人们尊重科学的心理,宣传伪科学、反科学的内容。通过分析科学传播异化形态的成因及对策,有助于媒体发挥科学传播的应有功能,使公众正确理解科学,进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科学传播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及与社会之间的扩散与再建构过程。科学传播伦理探讨的哲学基础有科学实在论转向科学建构论,科学功用与科学精神的背离,公众理解科学由缺失模型转向民主模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负有"保证科学成果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客观公正地传播科学成果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尊重公众实际理解能力,适度简化对科学知识的表述"等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在科普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为探究我国微信科普的发展现状,从科学计量的视角对我国典型科普微信公众号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对其科普信息在推送频次、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探究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在微信平台的传播路径。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号在科普信息推送方面有较高的活跃度,且不同公众号有各自的运营模式;在科普内容方面信息更加多元化,除注重知识的科普外,还传播文化、新闻等类型的相关科普信息;在科普效果方面,受众关注度与参与性逐步提高,整体积极向好,但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