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暗示教育是采用暗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越好。”暗示,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暗示方法,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暗示教育是采用暗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越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暗示方法,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以叙述的方式讲述教育中发生的故事。叙事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让教育者的声音被人们听到”是教育叙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邱瑜 《教育导刊》2004,(3):104-104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5.
教育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的影响。“无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思想品德教育就需要如此,它不应该是口号式的道德说教,而应该由我们每一位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无痕”渗透。那么,如何做到“无痕教育”呢?笔者在写作和中学语文教法课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暗示教育是采用暗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就越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暗示方法,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也有学者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经过多年研究,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现状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所有关于“教育叙事”的文章进行统计,试图分析目前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暗示教育是教师采用暗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越好。在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暗示方法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案例一:星期一班会时笔者总结上周工作,布置美育节活动  相似文献   

9.
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以叙述的方式讲述教育中发生的故事。叙事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让教育者的声音被人们听到”是教育叙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暗示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如何才能正确地运用暗示?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暗示的作用?这是教师应该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暗示的性质、类型及影响因素作系统地分析,并找出有效地发挥暗示作用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暗示教育是采用暗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2.
章青 《中学生物学》2010,26(5):32-33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及自己的感想,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暗示教育呢?暗示教育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向个体或群体发出某种信息,以产生心理影响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运用以下几种心理暗示:情绪暗示情绪具有感染性和漫延性。若教师情绪低落,则会使大多数学生情绪低迷,不愿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而封闭自己;若教师情绪急躁,则会使学生更加躁动,甚至对抗。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优化自己的情绪,时而充满激情、时而亲和委婉,总之是情绪饱满,学生便会愉快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教师应时刻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智力活动状态。“乐思方能思泉涌”,良好的情绪能制造…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是以“赏识、信任、尊重、爱”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中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应该承认“赏识教育”在实践中确实帮助许多家长很好的教育了孩子,使孩子在“赏识”的眼光中自信、成功。但经过调查,发现在对“赏识教育”的理解上,有些家长只看到了一些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简单地将“赏识教育”等同于表扬,最终走进了赏识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刘晓红 《教育探索》2005,(4):102-103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在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德育”:二是“德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从现实来看,心育与德育不应该是从属关系,而应该是并列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一样,应该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加强“暗示效应”的运用并简要阐释运用“暗示效应”的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之一。陶先生认为:“教的法子是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它启示我们幼儿园的所有教学应该围绕如何让幼儿“做”而展开。同样地,让幼儿“做”应成为数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着把“育人”的丰富内涵简单化的倾向,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多采用灌输式的说教,使教育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依据暗示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探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孔波 《班主任》2005,(10):23-24
叙事,原本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领域来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邱瑜)教育叙事因对日常教育生活"真相"的逼近与关注,近两年来,受到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及一线教师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俞芹 《文教资料》2011,(35):123-124
文章借鉴“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暗示、期望和激励作用,探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听障学生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及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