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如何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技术进步以推进民族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工业企业的科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民族地区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30个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能力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能力进行了科学分类和差异分析,同时指出了我国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能力的国际差距。  相似文献   

3.
研究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科技投入视角的工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我国1999年至2005年的工业发展与科技投入数据,利用DEA方法考察我国科技投入对工业发展的时间序列上的相对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得到影响工业发展的关键科技投入要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工业发展的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不宜急于求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迎来的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省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以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发展,是当前经济界和企业界的热门话题。 根据我国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下同)资源清查资料显示,至“九五”期末,全省45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1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分别占工业企业的58%和57%。可见,大中型工业企业无论其规模还是效益,都已经是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DEA方法应用于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用C2R模型和C2GS2模型分别对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国家科委已提出设想: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和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工业,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比现在提高20畅以上。并且从现在起,国家科委就将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已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国家科委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历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在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科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创新思路:利用已有的工作基础,与…  相似文献   

7.
 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方法,对中国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在2001—2006年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将广东省划分为三大区域(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总平均效率为0.4015;在三大区域之间,珠江三角洲的效率最高,粤东粤西两翼的效率次之,粤北山区的效率最低。最后就如何提高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R&D投资行为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研发主要由大中型企业来完成,因此,根据1992年至2005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来分析我国企业R&D投资的特征。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得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资具有短期化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短期化特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R&D投资长期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转化是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进行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是整体水平偏低;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各地区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最后,结合前文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论坛》2005,(5):64-64
本书是科学技术部两年一度发布的“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系列报告第7号,即科学技术黄皮书第7号。本报告主要依据科技统计数据及相关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评述了“十五”以来,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政府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以及公众的科学素养的状况,反映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态势,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完善过程中我国科技活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获取投入效率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指标分析法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获取投入强度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DEA模型测度了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有下降趋势;我国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普遍较低。这表明一方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获取消化吸收及创新的能力尚不强。如何通过获取技术达到自主创新仍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区的客观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因子:技术创新效率因子、技术创新扩散因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因子,并得出结论:我国各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不同;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三个方面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严重不足.此研究为提高我国各省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数据,在统计回归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非线性规划模型和动态优化模型,然后采用数学规划以及变分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研究发现,从动态优化的视角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效率指标的演化轨迹并不是最优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业企业是科技活动的重要执行部门,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对2006年天津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R&D活动和科技产出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反映出天津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状况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章力  奚明华  刘子齐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128-128,127
黑龙江省工业企业创新调查表明,企业科技机构主要设在大中型企业内;企业R&D经费大幅增长,科技投入的增长政府仍超过企业;企业R&D资源全部配置在科技创新的下段——试验发展研究;有内部研发活动的大、中、小型企业研发活动是持续的。建议:大中型企业R&D活动要向科技创新链的中段延伸;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小企业R&D活动外包。  相似文献   

16.
一、高校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推动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也是国民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要求国营大中型企业产品要上水平上档次,这就需要拥有高新技术成果的高校的配合和支援。而高校科技的基础和发展,最有条件适应国营大中型企业科技进步的发展需要,是科技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技改投入主要由大中型工业企业来完成,因此,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关系的分析,将根据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有关统计数据来进行分析。利用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理论,通过对1991—2005年度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之间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改投入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提出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199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活动扔关数据,对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活动投入和其他技术活动投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了进行了测度分析,反映了其在技术创新 现状,变动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大中型企业相对比较集中,怎样采取措施加快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和掌握全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状况,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我们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全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开展状况、技术创新方式、创新经费和创新效果等.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作了深入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大力提高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中需要引起严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最重要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主要因子有四个,即:企业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文化激励因子;其中效应最大的是企业激励因子,其次分别是市场激励、政府激励、文化激励因子。本文还就四个主要因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