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与宋雪教授同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他是我校外语学院资深教授,年长我十岁.五十年前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时,他已是俄文教研室的骨干教师了,我尊称他为宋老师.五十年后他离休我退休,经常散步于校园,谈心聊天、游泳、打乒乓球……又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他出生在黑龙江,我出生在辽宁,又是"东北"大老乡."老乡见老乡,知心话儿拉家常".……  相似文献   

2.
认识范军是在华中师范大学编辑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大会上.我受聘担任研究中心的顾问,他关于编辑学的发言吸引了我的注意.会后知道他时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不久,他调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后任社长,并经常为<出版科学>写稿.我们之间的接触逐渐多起来.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用心工作、用心研究的学者型编辑和领导.他不甘心于做一名"编辑匠",而是把编辑出版当作一门学术来研究,于是在工作中"重视探究现实问题,总结历史经验,寻求理论规律",写作和发表了大量研究编辑出版的文章.不仅如此,他在担任出版社总编辑、社长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后,依托编辑学研究中心(设在出版社)大力开展编辑出版研究,组织专题讨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提倡著书立说.韩国出版学会副会长李钟国(现任会长)访问武汉,范军邀请他去编辑学研究中心讲学,并聘请李钟国为研究中心外籍顾问,促进了双方出版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我有幸参与了大连档案馆在俄罗斯征集历史档案资料的翻译工作.一些珍贵的手稿复件是古俄文的手写体,它们是历史真实的见证,却对翻译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1982年在上海创办的《出版史料》杂志,在编辑出版十年以后停刊了,由此度过了“七年寂寞”(主编宋原放语)的时光,终于在2001年得以在北京重新出版。为了做好在北京的复刊工作,我和陈子伶同志不约而同地想到要向范用同志求教请益。这不仅因为范用是我们两人在人民出版社的老领导,在编辑出版工作上,一直得到过范公的教导,特别是他榜样的力量,身教胜于言教。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2021,(2):42-44
在五七干校制药厂研制新药 我是搞中草药的,但刚刚参加工作时,我连最常用的中草药都不认识,是主客观因素促使我走上了中草药的研究之路.首先,客观因素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主观因素就是,对于不懂的新事物,我不害怕,并且敢于去尝试.比如说我学俄文,人家都说我学了3年,俄文就很好了,书看得很多,语言上我大概有一点天分吧.  相似文献   

6.
应离师的出版文丛由河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面世了.他打电话给我,要给我送书,请我这位留校"守业"的学生存念指正.我从他手中拿到这本五十五万宇之多,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皇皇巨著,不禁百感交集,心绪万千.我是十年前考入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硕士生的.报考这个专业之前,我就对河南大学编辑学研究群体慕名已久,对应离师的为人为事为学佩服之至.知道他是闻名全国的编辑学者,一直醉心出版史研究.一部八卷本、三百二十多万字的《中国当代出版史料》,一本三十多万字、贯通二百年的《中国期刊发展史》,足以说明他在出版史研究上的噫匠经营"和独特建树.  相似文献   

7.
范军 《出版科学》2004,(6):16-18
金泽荣是韩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编辑家.他在清末民初旅居中国22年,主要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本文简要勾勒了他的编辑出版活动轨迹,阐述了他的编辑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万安伦教授的新作《中外出版史》在付梓出版前夕,他嘱我为书作序.我因曾长期在北师大编辑出版专业为研究生授课,也算和他是同事,不好推辞,只好答应下来了.为朋友的书写序其实是一个苦差使,但也是逼着你读新书、长新知的好机会.以我之见,该书至少有这么几个创新点,值得关注和称道. 一、按载体不同将整个人类出版历史划分成“硬质出版…“软质出版…“虚拟出版”三大阶段,符合历史科学中的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9.
林穗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每当思念林先生的治学和为人时,我总是会为他不能继续为编辑出版理论作贡献而感到十分悲痛,更为他在这方面的一本自选集没有得到出版而感慨万千. 在上世纪80年代的编辑学研究热潮中,我通过阅读文章、参加学术讨论会,认识了林穗芳,知道他是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第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又是一个熟谙古今汉语和16种外国语的语文专家.在读他的有关编辑出版的论文时,又深感他的许多学术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较研究得出的,既有学问家的广阔视野,又有编辑家的严谨风格,实在是值得自己虚心求教的老师.从此,我这个年龄只比他小三岁的人暗下了以他为师的决心,经常阅读他的论著,一有机会就向他讨教问题.  相似文献   

10.
痛悼曾功     
佟曾功同志年长我七岁.他1944年毕业于北京第四中学,我则于1947年考入该校读高中.1948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于1950年毕业于北大图书馆学专修科,我则于1952年考入北大图书馆学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馆俄文科技期刊开发工作的具体介绍以及读者对俄文期刊利用情况的简要分析得出,我馆虽然在俄文期刊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不足。图书馆今后应加强俄文期刊资源的开发力度,拓展信息开发和信息服务方式,加强与各专业图书馆开发俄文科技期刊方面的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2.
叶至善在一篇回忆父亲叶圣陶的文章中说:“在长长的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叶圣陶自己也曾说过,“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从1923年春进商务印书馆算起,直至1988年春逝世,叶圣陶在编辑出版这块土地上足足干了65年。在长长的编辑出版岁月中,叶圣陶满怀着对编辑出版事业的深挚热爱,编辑出版过《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等几十种刊物和  相似文献   

13.
1959年,我正在市委党校为上海市历史纪念馆(筹)创作历史画<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来了一位编辑向我组稿,要我为建国十周年大庆创作一幅重点作品,我欣然接受.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些在档案馆收藏的我给季老拍摄的照片,我便再次想起了1997年10月他第三次来学校讲学时的情景。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是中外知名的学者。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不但精通英语、德语、拉丁语、梵语、巴利语、吠陀语,而且学习过南斯拉夫文和阿拉伯文,能阅读俄文、法文专业书  相似文献   

15.
这次会议的主旨是研究近百年编辑出版史,也是研究中国出版业的近现代化问题.我认为这是有远见卓识的决策. 1999年南京编辑出版史研讨会前,我写了三万多字的<试论清末至民国前期的安徽出版业的历史地位>,后连载在<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3-7期上.本想结合这次会议再写写百年安徽出版史,但未能完成,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承担了一项安徽省政府的文化工程,--<徽州文化大全>中的<徽州刻书>分册,抽不出工夫;另一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我去年发表的文章里大部分已讲过了.因此,我这次上报的论文题目是<徽州存世谱牒及其开发利用>,里面也讲到了一些有关的出版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的编辑出版思想是在长期从事和直接领导编辑出版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的.他的编辑出版思想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他对编辑出版工作的任务、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原则、编辑出版工作的环节以及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独到阐述.张闻天的编辑出版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编辑出版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至今对我国的编辑出版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编辑出版生涯,若从1906年在日本留学筹备创建《新生》文艺杂志起始,到1936年逝世前三天为曹靖华译作《苏联作家七人集》最后编校并写序,前后共30年,其间亲自主办杂志报纸,编辑出版图书,翻译撰著作品,自办出版社。在具体编辑工作中,他亲自审读稿件,校对书稿,设计版式,画插图和封面,撰写序跋,甚至直接跑印刷厂,另外他还极为关心并亲自处理诸如书刊定价、发行、广告、版权、稿酬等事宜,可谓编辑出版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鲁迅都直接参与并有着卓越的创见和成就。  相似文献   

18.
编辑出版学专业20年发展追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1984年7月胡乔木同志致函教育部,倡议在高等院校设置编辑学(后改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专业从开始试办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130余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布局,年培养各层次出版专业人才5000人以上,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产业又有了飞速变化和发展,当此之际,总结20年来编辑出版学专业办学经验,探求编辑出版学专业建设之路,推进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健康发展,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和出版产业共同肩负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1982年初春,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省邮电管理局,尚未去报到就听说湖南出版局胡真局长招兵买马的消息,于是揣着毕业证书去应招.在修改了一篇刘亚楼的回忆文章并当场写了一篇作文后,不久便被录用,到湖南人民出版社"革命历史读物编辑室"工作. 这个编辑室有范寅铮、萧屏东、徐日晖、钟叔河、黄鹤逸、李沛诚等一些老前辈.我幸运地被范寅铮主任收做学徒. 范寅铮老师是中共地下党党员.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和毛笔字,对党史情有独钟.他性格平和,清心寡欲,把读书和修改书稿当作生活中的全部乐趣.按照政策,他可以从老家农村调一位子女来长沙照顾他的生活,但他从不向党伸手.我师从他编辑出版的书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宁乡人民革命史》和《宁乡四髯》,前者获全国优秀通俗历史读物奖.范寅铮老师将自己的心血和才华,毫无保留地浇灌到修改来稿中而不求任何索取的精神,是对我编辑品德最好的精神启蒙.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图书分馆为例,梳理馆藏俄文文献收藏历史,分析俄文图书馆藏特点与建设困境,探讨未来俄文资源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