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经营活动的成败与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对于媒体经营来说,文化语境的变迁既是媒体经营活动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媒体经营活动的巨大机会。本文透过《湖南卫视》"娱乐立台"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其取得的成功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是其对文化语境变迁的准确把握,使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媒介经营活动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电视受到来自网络等新兴媒体挑战的同时,各种电视节目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不可忽视。科教电视应以文化为本位,塑造节目的人文内涵与文化气质,全面提升电视文化的软实力,以收视率造成强大的传播效果,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扩展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和谐语言生活,是人们语言生活的一种存在状态,它要求特定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各阶层之间、各群体之间的语言行为呈现为一种相互兼容、彼此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主要表达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在语用行为上的一种认同感.新时期媒体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需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规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对于"媒治"这样一个新兴概念,我们需要在法治之下进行科学解读和认真对待。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媒治"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媒治"的科学内涵,既在于对通过媒体的社会治理方式的认同,也在于对媒体自身行为的有效规范。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媒体要保持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和文化服务意识,要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更为急剧,各大电视媒体纷纷进行形式多样的改制,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从文化美学的角度对当代电视媒体的形象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对电视媒体的文化美学形象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已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田野调查和深入访谈的调研手段,对福建省宁德市畲族村民媒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在宁德畲族村中,传统三大媒体处境各异,广播、报纸日渐式微,网络媒体受到推崇,巨大潜能有待挖掘,而畲族村民的网络态度各不相同,媒体素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艺术课程教学中,强调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和媒体艺术之间,以及这些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科的学习结成一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是新课改的主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美术课教学中融人与现代媒体艺术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体验现代媒体艺术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丰富和扩展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学生现代社会生活所必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动态环境下,保持和发展必要的组织柔性,强化动态能力是媒体发展核心竞争的基本方向。媒体要以柔性的战略、柔性的结构和柔性的文化保证自身与时俱进。战略柔性要求媒体在战略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新闻生产本身的特性要求媒体保持适当的组织结构柔性和作业柔性;而文化柔性是媒体组织文化内部蕴涵着的推动自身更新和发展的积极力量,并不断催生媒体创造性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宅"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媒体的丰富有关。对于"宅"的大学生来说,朋辈之间由原来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为主错位为以"人—媒体—人"交流为主的模式。直接文化接触通过"他者"反观"自我",促进自我的调适与提升,错位模式却缺乏立体感、真实感,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对个人成长与发展帮助不大。基于人类学的角度,成都大学2013年推出的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强化了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强制推动了文化接触,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具有裂变性、可控性弱、扩散性快、交互性强等特点,正在对高校的物质文化层次、精神文化层次、行为层次和制度文化层次等形成挑战.为应对此种挑战,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治理能力,促进治理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因势利导,借助自媒体优势,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谢飞 《文教资料》2011,(25):113-114
大众媒体作为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如同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学习模式和价值观念,同时又给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文化生活、心理状态等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构建大众媒体与青少年价值观之间和谐关系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福建宁德为例,提出了畲族文化的网络传播目标及策略,即要以提高文化自觉、展示民族自信为目标,树立畲族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搭建官方和民间的网络传播平台,加强新旧媒体的整合互动,开拓从虚拟到现实的互动满足等。网络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毕竟为畲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传承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3.
媒体艺术作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与公共艺术形成互动,赋予了公共艺术新的内涵,拉近了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对南京公共艺术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加快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塑造南京现代化的大都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媒体素养教育目的经历了保卫菁英文化防御大众媒体、欣赏通俗文化、解密意识形态、赋权等范式演变。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媒体文化全球化中的本土文化保护,提高对媒体的辨识能力,近用传播媒体来表达与交流,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国力之间的对比。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量,然而中国的声音和文化影响,即软实力,却没有相应的地位。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形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国家媒体的话语权有关。为了能使中国的媒体尽快"成长",关于中国大众传媒的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陕西地方文化海外媒体传播不力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需增强媒体传播实力,媒体和高校需形成合力,担当国家形象对外建构的重任,引导地方民众清醒文化身份、树立正确文化立场、提升陕西地方文化价值观海外辐射力、防止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地方文化的蚕食,追求多元文化合流与互惠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7.
《霸王别姬》以京剧文化为背景,讲述了饰演霸王与虞姬的戏子之间的爱恨纠葛,真实刻画了京剧在不同时代的兴起与没落,引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此影片一方面固守历史文化的传统主题,另一方面又借用影视媒体吸取时代文化的精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影片中的民俗元素、民俗叙事,探讨影视民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对消费文化背景下媒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与消费文化的关系,究竟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还是媒体夸张了文化的消费功能:消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地位符号”,它能帮助人们获得并体现有价值的东西(如财富、声望、权力等)。消费文化能加强人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但也消解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媒体在后工业技术扩张下,越来越扮演社会秩序与文化缔造者的角色。消费、媒体、文化融为一体。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自觉的会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在媒体的促进下,带有符号化的消费文化得到了极度的张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柴静雾霾纪录片"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化话语研究法,从话语内容和话语的历史、文化关系两方面进行宏观剖析,梳理出美国媒体从外媒视角对这一环境事件的关注点,探讨其背后影响环境话语的社会历史原因。结果表明,美国主流媒体通过构建完整的话语主题和联系有历史文化共鸣感的环境事件,反衬出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当代媒体竞争格局下,方言媒体手段的运用符合电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受众心理的多元文化需求的需要,使其有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大众媒体中的方言手段在凸显地缘文化特质、构建和谐多样的地域文化生态区域等方面作用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