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李贺诗集中,最耀眼的莫过于神鬼诗,诗人也因此赢得"诗鬼"的称号。前人曾从不同角度对这部分诗歌作种种分析,成绩卓然,但对其神鬼诗所蕴涵的哲理思考则缺少观照。从爱情、历史、时间等三个方面探讨李贺神鬼诗的哲理意蕴,将对李贺诗歌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
刘娟 《文教资料》2013,(3):78-79,86
动画是一个博大的世界,虽然是虚拟的,却包容万象。作为世界动画大国的日本不仅孕育了动画,也创造了动画的神话。日本动画其实是表征日本精神的重要文化符号,从动画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日本文化的丰富内涵。经过长期的发展,日本动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审美特点。本文从日本动画入手探索中国动画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稽神录》是宋初徐铉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集,这部小说集充满浓厚的宗教意蕴。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神鬼怪异故事,不少故事有着浓厚的因果报应思想,而果报思想又有力地支撑着作者所建构的神鬼世界。这些都表现了宗教的神鬼观念对《稽神录》创作的巨大影响和渗透。因此,此书值得从宗教神鬼观念的视角来进行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李贺是唐代文学史上一颗特别的明星。他命途多舛、英年早逝,短暂的一生一共创作了243首诗歌。在这243首诗歌当中,有80余首带有"鬼""神""仙"等意象,被称为"神鬼诗",至今受到人们的珍视。我们从内容、艺术特征、影响等方面分析李贺的"神鬼诗",可以进一步认识李贺的思想及人格。  相似文献   

5.
耿村民间故事集中展现了民众伦理意识中神鬼信仰的表现形态及其内在矛盾,民众的神鬼信仰主要是巫术性质而非伦理性质的,它在很多方面保留着上古自然宗教的禁忌主义特征.其中道德意义上的"善"和非道德意义上的"善"彼此否定,难以统一.在神鬼与人的关系中,民众没有把神鬼想象为"至善"者,它们除了肯定日常德范以外,不再向众生指示更高的道德理想.这种以现世为归宿的信仰形态不需要培养一种非日常的生存态度,也难以成为引诱人们"走出"自己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力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一个更广阔、更新颖的角度解读李贺及其"神鬼诗",从修辞功能的三个层面——修辞技巧、修辞诗学和修辞哲学,采用分点论述、逐层深入的方法,对李贺"神鬼诗"从话语建构到文本建构最后到精神建构进行梳理阐释。这对于深入研究李贺诗歌修辞艺术及探寻其精神世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美国都是动画作品出产大国,动画业占其经济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也成为其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这些作品是建立在各自民族文化特征、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从比较当中可以发现两国的文化异同,为跨文化交流、中国动画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60年代起,动画开始了自己文化商品产业化的探索之路,逐步诞生了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动画制作强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市场开始逐步趋于饱和,出现萎缩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动画大国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动画强国进军尚处于萌动时期的中国动画市场,极大地促进和繁荣了我国的动画事业,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的中国动画工作者.这批专业人士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起来,扩展了文化视野,尤其是受到西方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影响,对动画的认识从根本上转换了思维方式.应该说,为开辟中国本土化的动画市场,迎接中国民族化的动画产业明天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然而,正像民众所关注的那样,目前我国动画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  相似文献   

9.
欧洲动画也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梦幻世界。与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相比,欧洲动画少了些世俗的商业味道,多了些艺术性、哲理性,欧洲的动画诚如欧洲的文化传统,带着诗人般浪漫气质,在不乏  相似文献   

10.
丁宁 《华章》2013,(13)
在现今的动画市场上,日本动漫可谓是一个颇具声望的产业,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而成为日本文化产品的代名词.任何一部动漫作品无处不在的体现着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质,通过角色性格、角色造型的设计、角色人物的生活习惯及精神来展现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增添了日本动漫的艺术魅力,而这也正是日本动漫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在此,本文将深入论述日本动漫中的民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是一个拥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度。妖怪文化即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人们会相信有妖怪的存在?妖怪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被称为"妖怪博士"的井上圆了先生在其所著的《妖怪学讲义》中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井上把妖怪看成是一种人心的幻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被称为"怪异"的现象进行分析。因此,在诸多动漫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妖怪文化的痕迹。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三部以妖怪与神明为主题的经典动画。乱点迷津怪异:不过是人心的迷雾的物化。言灵:是日本人对于语言力量的一种神化。在言语中,有着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誓言或诅咒就是其行使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动画创作水平,是我国动画产业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创作,是改进与提升我国动画创作水准的主要思路之一。但如何才能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实践,做到本土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动画艺术表现手段有机结合,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贯通,艺术欣赏性与教育性寓于一体,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夏亚,《神鬼传奇》总共分5种职业,第一种职业在游戏中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形态。玩家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职业之间的互补性,以及职业特点所产生的特殊效用。以下,就根据封测数据、以及内测版本的调整,对5大职业进行一番讲解。从练级速度、职业特性、PK领域等领域为广大玩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日本许多知名的动漫形象,为很多人的童年时代增添了美好回忆,同时动漫产业还是并日本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之一.日本动画风靡全球,而我国的动画却一直处于抄袭的状态.而日本动画到底存在哪些魅力?而我国的动画业都可以从中借鉴到什么呢?本文分析了日本动画在制作上的内容、文化、人物、设计技术上的特点,论述了我国动画产业的缺陷以及从日本动画中借鉴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动画文化是人们根据动画本身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同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严生一定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动画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动画文化:美国的动画文化传播了一种个人和自由主义精神;日本的动画文化向世界介绍了亚洲的神秘和本国的武士道精神;我国的动画文化传递着一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从传媒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探讨美、日、中三国动画文化对于我国未成年人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今媒体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多,在这个新时代,动漫产业,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已成为文化创意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并在全球文化大力发展的今天取得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关键是如何制作动画创作,并使之适应时代的步伐.在这篇论文中,以动画的想法为出发点,探索动画功能,讨论一个新的时代下创作的方向和思路,这种情况在新媒体为动漫提供了参考,使我们的动画作品更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审美.  相似文献   

17.
<正>狂热的动漫之邦日本人对于动画的狂热是举世闻名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把动画的巨幅海报贴到新宿、池袋、秋叶原等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每个季度都有数十部新动画开始播放。在日本,飞机上印的是动画,  相似文献   

18.
动画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不管是欧美动画、日本动画还是中国动画,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脉络和风格。中国有5 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不断地被运用到动画中,如剪纸艺术等。本研究主要对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方式、表现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形态。  相似文献   

19.
宫崎骏作为日本主流动画的领军人物,是第一个将动画片思想上升到人文主义高度的动画大师,他扩大了用动画向人们传达人文主义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宗教元素是宫崎骏动画片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元素如宗教传说、宗教人物、宗教建筑以及宗教思想在动画片中发挥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动画片氛围的重要作用.宫崎骏这种立足本民族文化,发掘宗教元素的创作手法经过时间证明是正确的,他的动画作品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再一次证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20.
宗金伟  段朝霞 《现代语文》2009,(12):148-149
《龙猫》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品,它集中展现了宫崎骏的创作风格。这部电影在后冷战时代的今天,也具有某种独特的文化意义。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宫崎骏用天真的童话为躁动的人们找回了一个失落的梦;纯粹的童真使得宫崎骏的作品超越了儿童的界域,具有了某种崇高的意义;作品对于天真倔强的孩子的刻画,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民族的温情与强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