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H.劳伦斯是现代最富有想像力和创新的作家之一。他不仅用传统的象征,而且用现代的象征艺术,他的象征独具个性。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运用了大量象征。借助于隐晦的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作者诠释了小说的内在主旨和人物复杂隐蔽的心理,使得文章有更加深刻的主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2.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经常被称为"寓言化写作"、"亲吻神秘"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大部分小说通过一些奇特的意象穿插勾连,建构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其长篇代表作《羽蛇》也不例外。但是这部小说中除了单个象征性意象外,还有由几个象征性意象构成的子象征,以此共同支撑小说的象征意义。在此体认下,论文意图通过对《羽蛇》中象征性意象的分析来解读小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名的裘德>中意象和对比及其在叙事过程中的相互回应,一方面理性而含蓄地赋予小说中的事件、人物及其价值观以象征性的评判,使小说的逻辑叙事更加密集,小说层次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所有这些意象、对比的象征性运用,同时表达了哈代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即上帝或操纵宇宙的力量对人及其命运的漠视以及现代社会的躁动性.  相似文献   

4.
李建仓 《红领巾》2004,(4):121-123
&lt;看不见的人&gt;是现代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作品,被誉为一部以现代人寻求自我为主题的现代寓言小说.而蕴含在这部小说各个层面的象征,有力地深化了这个主题.“个人化“的象征体系是作品的最大特征,如结构象征、人物象征、视觉象征、身份象征以及语言层面的诸多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小说意象研究是张爱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着重写了青藤、电车、墙、帘帐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通过分析这四个意象的象征性,得出张爱玲的生命悲剧意识,以及她作品中人物的荒凉、沧桑、凄惨和心灵被扭曲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可称作意象小说或意象主义小说。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中创造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人、事意象和社会、文化与民俗意象。其意象创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部作品中的意象往往有主次之分,主要意象多含隐喻、象征之义;二是从前到后来看,贾平凹长篇小说的意象营造从局部走向了整体;三是意象营造往往走向了象征,成为象征性意象。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中进行意象营造,有他的创新之处和原因,也给艺术上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小说中"苍凉"的基调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意象描写来体现的,这些意象并非只是作为小说画面必不可少的组成而被刻画,它们同时起着烘托气氛,反映人物心理,象征人物命运的作用。此文试从纵向角度梳理张爱玲小说中的几个典型意象,归纳分析这些意象的内容和意义,并从其散文和生平中探讨这些意象的获得。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复的意象是张爱玲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张爱玲小说中包含隐喻、象征等深层意蕴的意象,在主题及情节上具有凝聚作品的精神意义、贯穿叙事结构的功能;充满对人物命运、情绪等的象征暗示的意象则以其本体上特异鲜明的特征,带来对特定的人物思想和人物心理一种持久的辐射和穿透功能;而大量涉及到环境景物的意象的使用,从独特的角度积蓄和保存着作品的情绪内涵和审美意味.鲜明的感观冲击力和暗淡阴郁的格调是张爱玲意象创造上的个人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心理象征是霍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他不仅运用多种类型的象征如细节性场景象征、意象象征、神话象征来展示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命运,而且特别擅长于借助种种意象,暗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没有表述出来的、驱动人物的心理动力,隐含地表达小说主人公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展现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小说《井》的象征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海霞 《文教资料》2007,(27):25-27
伊丽莎白.乔利是当代澳大利亚和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令广大读者着迷。《井》是她小说中重要的一部,并被拍成电影。小说运用诸多象征,如人名象征、事物象征等意象,来揭示人物及作者隐秘的情感,赋予小说语言巨大的艺术力量,使作品超越题材本身的意义而指向辽远深邃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1.
“奔走”意象是张炜小说《曙光与暮色》的主题意象。张炜通过反复强调,让“奔走”转化为包蕴意念的象征性意象。“奔走”意象与多元主题相关:“奔走”意象将作者强烈的入世情怀、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体现出来;作者借“奔走”意象象征了现代知识分子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奔走”意象还包蕴着存在意蕴。就生成原因而言,“奔走”意象是张炜人生状态在文本中的艺术凝结;“奔走”意象的营构与作家的流浪情结有关;“奔走”意象是张炜继承“中国现代文学形成的新传统”而创构的一个行为意象。  相似文献   

12.
象征艺术在小说中巧妙运用,可以显现主题、塑造人物、表现作者的主观态度,最终控制读者的反应,获得理想的语言效果。解读小说可以结合小说的环境、事件和人物形象;注意象征的反复性;注意在小说中特殊的、重要的位置的象征性的描写,把握小说深层寓意。  相似文献   

13.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是著名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之作。这篇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淡化的故事情节和巧妙转换的叙述角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与此同时,曼斯菲尔德对象征意象的娴熟运用也让这篇小说意味深长、回味无穷。作品中象征性意象分为三类,分别象征着父权主义、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的希望和她们的实际地位。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该小说及曼斯菲尔德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劳仑斯的小说创作中,彻底地摒弃了旧的传统小说模式,开创了新的小说模式,主要表现为象征的神秘性和语言的意象化。象征的神秘性:他的象征注重表达人物内心瞬息感受和直觉的心灵震颤。语言的意象化:劳仑斯小说语言的描述性、客观性依然存在,但意象化、感悟性的趋向是十分明显的;用语言去描绘环境、物象,环境、物象的真实性减弱,迫使读者去感悟、体验小说的环境、物象、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她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象征意象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积极地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形式中的象征意象、人物及结构的象征意象,揭示伍尔夫在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意象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林白小说中火的意象具有独特的意义。火的意象在林白作品中既象征着故事人物的仇恨,罪恶,死亡,也象征着人物对爱情的追求。另一方面,火的意象在其作品中还象征着对尘世的救赎与净化。  相似文献   

17.
托尼·莫里森在《宠儿》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包括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名方式。本文通过解读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命名的象征意义,引领读者了解莫里森是如何通过人物命名的象征性实现作品主题深化以及再现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8.
从美学意义上来说,意象就是作品艺术形象中具有特殊意蕴的那一部分。在一般作家的笔下,人物是被当作小说中的形象加以塑造的,而到了余华这里,很多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意蕴。论文主要论述了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符号化的人物意象、儿童意象、非正常人意象、父亲意象、女性意象。  相似文献   

19.
象征性是康拉德小说中的重要艺术特征。约瑟夫·康拉德在《黑暗的心》这部篇作品中,以其对象征手法独具匠心的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与意蕴。通过对小说中几个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探讨作者的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及其表现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中,作者通过有象征性的意象,组织了小说的结构层次和主题意蕴。读者会在品味这些意象的同时,慢慢感觉到刺骨的寒冷,深深的惋惜和令人无奈的绝望。作者正是以生命意象的创造完成了对小说的人生象征和寓言意义,它既形成了小说浓烈的氛围,又生动直观的切入画面,小说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本文试从意象这个角度入手分析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