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人本视角与公民政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主体和谐,其理想境界是人的交互主体性和谐。因此,我国建构和谐社会,需要从政治上建构和谐的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政治主体性的提高,推行公民政治。由于公民政治的本质内容就是公民利益博弈、分配和满足的规则体系,所以,建构和谐的公民政治社会,又需要健全公民进行利益博弈的政治市场机制,发展公民社会自治,以实现社会利益的主体共享,达到以人为本的主体和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参照,将公平正义作为政治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要把程序正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当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从根本上说还是观念问题,需要在公平正义上形成公共理性,达成重叠共识。最后在社会基本结构及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层面,还是需要由社会中的公民去承担其责任和义务。因而社会制度的正义性建构,对社会公民的文明素养和政治道德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健敏 《中国德育》2007,(12):27-29
和谐校园是人际和谐、管理民主、富有爱心和正义感的学校。和谐校园中的学生将体验到健康、正义、友爱、民主的校园生活,并最终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公民教育需要提升学生的公民教养水准,培育其公民意识,培养其公民政治素养,提升其公民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是以平等的公民身份为基础的互动。凭借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公共生活,每一个公民作为人的丰富的内在价值和能力在共同体的多样化的机会和活动中,得以活跃、展现和发展。个体依靠共同体的不同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依靠分享所有其他公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资源而完善自己,在共同体中生活是一个人获得德性、理性和个性的发展的根本条件。政治共同体必须以伦理的方式合理性地建构和再建构,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培育公民人性的共同生活,共同体才能发挥培养高尚人性的积极意义。共同体对于公民身份的认同是重要的,决定了共同体的性质,决定了共同生活的方式,政治共同体只有确立了公民身份及其平等,才使得共同体真正实践正义,平等地对待公民,才能真正形成公民之间友爱、团结、公正、和谐的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在于培育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而思想政治教育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科学内容,将为和谐社会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全面和谐,彰显自己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展公民社会,能够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不仅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与团结的基础.本文在对公民社会的存在意义及其现状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当前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走向公民社会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从伦理意义上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这三种和谐,首先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建构.只有培育中国化的公民社会.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务件,作好基础性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建构、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公民文化而不是村民文化、臣民文化为基础。公共理性是公民文化的核心,"说理"是其运行机制,"说理"教育则是建构公民文化的重要维度。"说理"是社会正义、民主政治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自由言论的权利,是一种与他人平等对话、协商的政治实践方式。因此,"说理"教育不是说教,而是一种培养受教育者对公共领域的关注、形成公民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以及言之有据、客观真实、符合逻辑、平等对话能力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9.
公民美德与制度正义都体现了自由、平等、和谐、民主、包容等价值精神,表达了人们对公共秩序、公共利益、社会和谐的维护。因此,应当将公民美德养成和制度正义安排结合起来,在两者的双向互动中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自古就在不断地追求社会和谐,当今,和谐社会的内涵更有着不同于往日的重要性。只有社会上普遍存在具有现代法治意识的公民,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走向和谐社会。因此,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大力开展公民普法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普法教育"的概念出发,研究了公民的普法教育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作为人类追求一种美好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既不会自发地生成,也不会自然地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法律是整个社会关系调节器的重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只有营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培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文化,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以公民个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为核心的公民理念是现代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超越传统的“人民”的理性界限而倡导公民理念。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落实公民理念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公民社会、弘扬公民文化这三个重要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公民及公民教育是社会发展与民主政治的产物.公民教育是社会现代性的表征之一,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度.在我国,公民教育对现阶段和谐社会发展、社会民主环境营造及公平体系保障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政府职能转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一般来说,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和谐。第一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个层面体现了人和社会的和谐;第三个层面则是公共治理和谐。其中包括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三者之间的有效协调,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政府与社会的合作,社会公平以及政府的管理体现正义等等。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在这三个层面都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情况,每一个层面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是,我认为,首先要下大力气从第三个层面,即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西方公民文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把它与西方文化中的公民文化进行对比。西方背景下产生的公民文化比较强调“分”、法理及对政治的广泛参与,而东方历史背景下的和谐文化更倾向于强调“合”、情理及对政治的普遍冷漠。公民文化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公民社会必将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调。本文从人的现代化视角阐释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认为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构建是公民意识培育的现实阶梯,二者是一个双向推进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7.
李书峰 《课外阅读》2010,(8):184-184
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多元分化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现实,利益多元强化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难度;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抑制了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为此,有必要引入新兴的协商民主理念,结合我国的政治环境进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伦理观的养成是正在发育中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内在诉求,在公民社会和公民伦理观的发育中,必须走出用西方市民社会发展观来审视中国公民社会的学术误区。中国宪政制度上的优势决定了公民社会的必然性和塑造公民伦理观的必要性。科学的公民伦理观必须是以公共理性交往为基础,以主体间平等为轴心,以明确的道德责任为界限,以追求政治的正义为归宿,并与传统的“内圣”之德、道德本位主义、奉献型道德、强制型道德和索取型道德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9.
正义秩序之追寻——兼论罗尔斯的公民资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直存在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前者视个体自由为最高政治价值,后者视美德为最高公民典范.罗尔斯一方面对自由主义仅仅强调个体权利的倾向作出修正,增加了公民资格理论对实质平等的关心,用以解决社会正义问题,一方面提出一种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观,用以解决多元和统合的政治正义问题,从而在其正义理论的框架中彰显其独特的民主公民资格观,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进行了一种调和,目的在于:在个人自由和市场社会基础上重建公共自由和集体认同,以维持和保障正义之秩序.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公民意识(公民状态)是指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政治或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即一个人拥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政治文明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多管齐下,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都应肩负起相应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