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师教学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要确定正确的、合宜的课文文本的教学内容,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注重体现语文的学科本色;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情需要。只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是指在课堂上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本色的的认知。这一认知体现的是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最原始也最语文的阅读。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这句话  相似文献   

3.
田俊萍 《学语文》2013,(1):27-28
一提到初中语文教学,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说过语文这门课没有什么可学的,也没什么可教的,教不教、学不学区别不大。笔者甚至在某段时间也产生了这样一种困惑,日常教学中偶开玩笑说:"谁要我的语文课,反正多一节少一节也无所谓。"实际我心里很明白语文教学的地位很重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突出语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透过文本语言理解课文内涵和语言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本文辑录的几则案例,虽然切入点不同,但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讨论由来已久,但当前似乎尤为热烈。为什么要讨论教学内容的确定性?是因为教学中出现了误区,甚至大家在犯一些集体性的错误。任何一个有基本语文素养的教师都会将"品味语言""理清思路"确定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的,然而在这一确定的教学内容面前,我们却未必真正触  相似文献   

6.
语文本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材文本展开整合处理、对文本主旨进行深度发掘、对文本教程实施全面优化,使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生活本色、生命本色和生态本色。本色课堂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要求,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  相似文献   

8.
王丽华 《成才之路》2013,(35):50-51
语文教学不光承担着育人的教育本色,还承担着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本色。总体而言,语文课堂的本色不是咬文嚼字,而是从语言表达功能和文学积淀两个方面体现的语言学习的空间。在这里,我们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学会应用雅俗共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形式化的花哨演绎,从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语言能力人手,展现语文教学的本色,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本色的清香。  相似文献   

9.
赵竞男 《考试周刊》2011,(14):41-42
语文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包括"语文知识",它的覆盖面还有很多没有被发掘出来。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除了要准确而且科学地解读教材,还要结合语文课程建设来重新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10.
时常听到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是越来越难教了!越教越不会教了!”这番感叹道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些尴尬。小学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语文教学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造成“假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1.
林子敬 《小学语文》2013,(7):99-101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表达效果不同,相应语文教学的方式、目的、手段就不同,选文体现的理念要通过语文“教学内容”来呈现。我国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分类,大致主要分为实用文(也叫文章体)文本和文学文本(亦称“名家名篇”)。本文就文学文本的思想文化内涵、教学策略等展开论述,通过三方面的文本解读策略,探究这类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优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问题。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重复性特点,这也决定了语文教材绝非编什么就教什么。选择正确、合宜、精准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教学目标、文本价值、编者意图、学生情况是教学内容有效选择的重要依据,这几点有机结合、统筹兼顾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最优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色语文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本色语文要体现的是语言的习得、思维的培养、人文的渗透.复归本位,返璞归真,保持原汁原味,才是最美的自我.小学语文教学要的是本色语文,本真的师生和文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4.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在这片文章中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是"虚",即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是"闹",即为体现学生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三是"杂",即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让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四是"碎",即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五是"偏",即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  相似文献   

15.
本色语文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语文课程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符合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心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选择精当的教学内容、安排简约的教学结构、设置自主的教学过程、挖掘融合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获得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的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雪松 《甘肃教育》2011,(21):40-41
在语文教学中,贪多嚼不烂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目标过分求全而忽略重点,教学内容求多而忽略精当,教学方法求异而忽略实用。为此,许多教育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要回归本色,要轻轻松松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简约呢?本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进行合理的取舍。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助推下,语文教学改革流派众多,成果丰硕:"生活语文""本色语文""深度语文"等等纷纷登场。在众多的流派中,程少堂老师独树一帜,提出: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自从程老师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后,关于"语文味"的研究和争论就从未停止,主要围绕"语文味是什么"和"如何体现语文味"这两个问题展开。但对语文味之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却无人质疑。近年来,我校也在致力打造科学高效的"卓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以王荣生先生及其团队为主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继续大力倡导和致力于有关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研究呈现出逐渐深化的趋势。“这体现在:从探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到探讨这节课和其他课之间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从着眼教学内容本身.到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关联:从分析教学内容.到上溯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从课程论的宏观视野来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最为重要的是钻研教科书。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科书的标准一般来讲是“懂”、“透”、“化”。“膳”就是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透”是指弄清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化”则是能把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师备课要达到上述目的.必然要细读文本。  相似文献   

20.
<正>何谓本色?《现代汉语词典》对"本色"的解释为:"本来的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笔者认为,回归本色的语文,要以读为本,要以生为本,要凸显情味,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真正体现出"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课堂氛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以读为本,让课堂书声琅琅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把"书声琅琅"作为有效课堂的主要标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