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颖 《黑龙江教育》2006,(12):23-25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本文就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导师数量不足,培养质量不高,重使用轻培养;课程设置随意,内容重复滞后;培养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答辩流于形式等.这些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本文也阐述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即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健全制度,管理规范化;加强指导与管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教育的主体,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成为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要推动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进行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一体化改革和学位学制改革, 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实行社会化管理与分工,加强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学论坛》2005,(9):80-80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中科院院士杨卫透露,中国平均每个博导要带5.77个博士生,远远高于美国每名导师带二至三个学生的比例。一些研究性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生阶段;而研究生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博士生的教育上。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已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数量过多和招生规模增长过快、培养目标和定位的偏离、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够、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陈旧以及奖惩制度执行不力等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所在。高校对增加学位授权点的热衷、研究生生源质量总体的下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健全和制度执行不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质量监控与反馈体系不健全等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所由。适当调整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数量和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重新审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加强对导师队伍的管理、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等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所解。  相似文献   

5.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培养模式、导师制度、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安徽工业大学近年来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改革创新举措,并结合学校定位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暴露出培养模式单一、导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学体系不合理、学位论文管理松懈、教育质量自我评价简化等同题,严重削弱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建立健全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动态的导师队伍管理机制、优化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建立健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等建议,供地方院校相关部门和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以更科学有效地指导研究生教育实践,东南大学在研究生院专门设置了副处级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办公室。 该办公室除负责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工作,执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相关决议,负责全校硕士、博士学位的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工作外,主要致力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为适应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该办公室将逐步建立一支由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负责组织和协调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调查、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学位与…  相似文献   

8.
法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首要环节,要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研究生学识、科研能力和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加强学位论文的指导与管理,努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9.
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估研究与评估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其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硕士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高低,一个重要方面是取决于课程教学质量。因此,硕士学位课程评估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课程评估是教学管理部门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有益于促进课程建设,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有益于在教学管理中引入激励竞争和自我约束机制,增强课程教学系统的内在活力与动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战略管理的概念与功能,论述了培养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培养单位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略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现有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基于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的理论知识,建立了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给出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实现路径:宏观上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者要协同发展,微观上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自身也要协同发展,研究生导师队伍要强化建设,研究生主体角色要重新明确。  相似文献   

12.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研究课题指南已于7月13日在学会网站上公示。该指南明确给出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学会承担的课题以及学会的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及自选课题。由于时间较紧,请各会员单位抓紧时间,积极申报。另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管理办法”也已同期出台,请各会员单位在申报课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网址是:www.csadge.edu.cn。请各会员单位更多关注学会工作动态,  相似文献   

13.
郭青 《高等理科教育》2004,(Z1):206-208
如何对论文质量进行监控,进而准确、可靠地评价学位论文质量,始终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因此,学位授予标准中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的要求,构成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质量,既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科与导师队伍的水平,稳定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交通大学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过慎重论证,决定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现已任命了所长,开始开展工作。研究所以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理论、信息和决策为研究对象,包括研究生教育的方针与政策,发展规划;培养方案与教学法;改革试点方案;招生与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督与评估;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等,起到作为主管校长与研究生院的参谋作用,并为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08,(4):74-7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的水平,学习借鉴澳大利亚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培训团于2007年7月赴澳大利亚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专题培训。该团拜会了澳大利亚校长联合会,走访了迪肯大学、莫纳什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并听取教育行政官员专题讲座。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求,结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此次培训的主题为:学位制度与管理体制;学位授予质量保障机制;学位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培训机制。下面就对考察所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年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环境、形势都发生了巨变,构建新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是时代的呼唤.结合中国科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服务型管理的创新实践,对推动服务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是一项以高校为主体的系统管理工程,涉及研究生招生、导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学位论文等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也包括对管理成效的自我评价和反馈。文章对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障学位研究生教育异地办学培养质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位研究生教育异地办学的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章从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培养基地、全面考核、教学评估制度以及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出发,就保障学位研究生教育异地办学的培养质量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是广大在校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因其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性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参赛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