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分析“兼用”和“轭式搭配”的翻译,因为“功能对等”强调受众效果,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能得到近似的、同等的理解与领会。“兼用”和“轭式搭配”修辞是语言精妙的组合,能产生强烈的感情,且带有浓厚的源语特色,对于它们的翻译多是近似的,不能复制到归宿语中去。  相似文献   

2.
陈莹 《文教资料》2011,(22):33-35
《围城》之中修辞格的广泛应用体现了钱钟书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因此,对它的翻译成败将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分析该作品中的修辞格翻译的优劣将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挺扬 《中国教师》2012,(20):57-58,69
<正>一、功能对等理论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该理论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1]。这种对等不是形式上的对等,而是动态对等,即翻译时不拘泥于原文的结构和个别词汇的绝对意义,而是着眼于文章要表达的精神和含义,并在此指导思想上进行翻译。在奈达看来,功能对等理论可从最低和最高两个层面来阐述:一是译文的读者能大致想象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原文的,二是译文读者完全可以用与原文读者理解原文的相同方式理解译文[2],也就是,要求译者通过翻译活动使对象读者能够体会到与源语言读者同样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4.
话语理解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有别于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学说,而是采用功能语法学、心理语言学、解释学哲学,以及修辞学等学科的理论,试图以理论阐述而不是逻辑推理的方式,揭示话语理解的过程。探讨中首先将话语分为一般话语和修辞格两大类。一般话语理解的研究,沿句子层次的“理解焦点”,到语篇的理解和评价,逐步展开;修辞格理解的研究,分“侧重形式之辞格”和“侧重内容之辞格”两类进行。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是专门为儿童群体创作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所以,儿童文学作品的译入过程中,译者还应着重对标儿童读者所具有的教学影响力、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译者还应该站在儿童的视角进行考虑,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对原文深入理解分析,以便用该群体喜欢看到和理解的语言和人物来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要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主张“功能对等”,不追求文字表面的一一对应,而是将目标,即效果和意境,致力于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奈达所主张的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翻译时使功能与形式相平衡,所以需要用最自然对等的语言去实现源语言中所要传达的讯息。[1]文章节选国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彼得兔的故事》,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对《彼得兔的故事》翻译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英汉谚语中常用修辞格的对比分析,探究了两种语言在其谚语中常使用的修辞格和使用它们所起到的修辞作用。讨论谚语中常用修辞格的异同和其产生的原因,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谚语,从而,更好地赏析中外经典作品,更好地了解中外文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清楚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加深读者的印象,开阔视野,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力,使文章产生某种意境,从而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常采用修辞手法,下面对英语修辞格中明喻与暗喻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词义修辞格是修辞格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修辞格,但在翻译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很难对等转换的情况.因此,可引入翻译中的"叛逆性"概念,从辞格化转换和非辞格化转换两大方面,来探讨叛逆性转换在英汉修辞格互译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而词义修辞翻译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互文性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的重视,促进了语言学界对这一理论的探讨,但他们多是从批评话语的分析以及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认知理论等角度进行讨论。而互文性理论本身在语言层面上与汉语修辞格有许多相同的特征,本文将从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出发,探讨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演说与修辞素有渊源。排比是演说中英语最常用的修辞格之一。在演说中,演说者为了使演说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表现力和感召力,往往不是只使用排比这种单一的修辞格,而是将排比与其他修辞格混合使用,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笔者通过实例分析,研究了英语排比与“首语反复”、“结语反复”和“首语结语反复”,以及“对照”、“层递”和“回环”等修辞格混合使用时在演说中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广告事业快速发展,但广告语言却陷入了修辞困境:一方面广告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能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广告语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和作用力却在不断下降。广告人的修辞努力不仅未能对广告语的效用进行增值,反而导致了其语用效力的下降,广告语正遭遇着严重的语言贬值。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告创作者的修辞努力背离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和修辞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催生了种种造成不良语用效果的负面修辞现象,其中较典型的有比比皆是的抄袭模仿、夸饰性用语的过度使用、语言的过度变异、言与实的严重不符等。在这些负面修辞现象的背后,掩藏着功利至上和技巧至上这两大流行观念误区。中国的广告语的创作只有抛弃这些流行的观念误区和错误的修辞导向,才能摆脱当前的修辞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修辞是一种在书面表达中广为使用的手法,对其巧妙地运用能使文章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隐喻和明喻作为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激活英文语句这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隐喻和明喻的使用为着眼点,重点鉴赏激活英文语句的实例以及探讨激活英文语句的方法,旨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借鉴运用隐喻和明喻激活英文语句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马丁·路德·金在其演说《我们将走向哪里》中广泛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包括句式上的修辞,如排比、对照、交错配列:语义上的修辞,如暗喻、似非而是的隽语、转类形容词、典故、换喻等.这些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对增强演说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矛盾修辞在应用时常和对比、对偶、映衬、警策等修辞手法交融,因此,汉语修辞学著作往往把这种句式归入相关辞格。事实上,矛盾修辞的独立性是很强的,其修辞特征也是很明显的。分清矛盾修辞和相关辞格的关系,有助于确立矛盾修辞法在汉语修辞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浅谈毛姆《午餐》中的十种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姆是现代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语言明白畅达、形象生动、简洁和谐,其中不少作品被改编为剧本在舞台上演出或拍为电影公映,这与作者能够熟练运用丰富多变、独具艺术表现力的各种修辞格有关。在其名著《午餐》中,作者就熟练运用了多达十种修辞格,即:understatement(低调陈述),irony(反语),innuendo(暗指/影射),transferredepi—thet(移就),contrast(对照),antithesis(平行对照),rhetoricalquestion(修辞性疑问),climax(层递),metaphor(隐喻),par-allelism(平行)。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或限于篇幅,或限于时间,教师们难以就此进行深入探讨,文章对《午餐》上述十种修辞格的分析能使师生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毛姆这位西方短篇小说大师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广告的语言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并形成了自己的文体———广告文体。企业广告中运用比喻、拟人、双关和成语典故、反复和平行结构、押韵和节奏等修辞手段,给人以美的享受。恰当的修辞技巧使英语广告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意蕴优美、引人注目,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商品广告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信息价值,而且更具有一定的语言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7.
Rhetorical devices are kinds of literal form of expressions.Their application is to make the idea more striking and effective,for they have the strength to express and illustrate.An appropriate rhetorical device appeals to the imagination,gives us vivid pictures and makes the written English impressive and interesting.For this reason,written English often uses various rhetorical devices to improve the readability and attract readers' attention and to arouse readers' interest of reading their material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common rhetorical devices in written English so as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e written materials better.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语言描绘手段、语言表现手段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英汉谚语在修辞手法上的共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汉谚语,并由此增长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19.
词义修辞格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语言是一种劝说性、鼓动性的语言,广告撰写者经常运用修辞格来加大广告的劝说力度。文章探析了一部分词义修辞格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比喻的成功运用是晚唐女诗人鱼玄机诗歌语言艺术的集中表现。玄机诗歌的比喻不仅类型多样,而且用得贴切新颖、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显示出她较高的语言艺术素养,具有强大的审美功能。同时,鱼玄机也借比喻这一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向世人倾诉了自己悲苦的身世和情感历程,这正是其诗歌主要的修辞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