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从1658年开始设学执教,到1704年逝世于习斋学舍,其教育生涯长达47个年头。40多年的辛勤耕耘,颜元不仅培养了大批学生,成就了一个学派,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使中国的学校从“理学教育”和“科举教育”中解放出来,成为培养实用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2.
颜元执教47年,创办了习斋,主教过漳南书院,培养了大批学生,成就了历史上一个知名学派——颜李学派。他的教育活动,开中国新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教育由旧而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15日至10月l7日,我校举办的“颜元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接待中心召开。颜元(1635-1704年)是我国清初重要教育家、思想家,颜李学派创始人。他的教育主张和实践活动对后世特别是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颜元教育哲学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他在对宋明理学静坐讲读、潜心体悟进行批判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颜元的教育哲学思想即“理气一元”的人性论观点、“理在事中”的知识论观点和培养“君相百职”的理想人格论观点,彰显了其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元(1635-1704),字易直、浑然,号习斋。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终身设席讲学,晚年主持漳南书院,在实践中通过对理学的批判逐步形成“实学”之说,该思想后为其弟子李恭(1659-1733)所继承并发展,成为当时名噪南北的一派显学“颜李学派”。他们提倡的“实学”既是“实行、实文、实体、实用”之学,也是相对于虚妄之学的学说。颜元所谓学问“宁粗而实、勿妄而虚”即是明证。颜元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四存编”,即《存治编》、《存学编》、《存性编》、《存人编》。其中《存学编》集中反映了颜元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颜元教育思想中含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能“为生民办事”的各级官吏和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积极倡导“实学”和“习行”,强调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今天看来,这些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颜元是中国实学教育的先驱,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他对“主静”、“空谈”的封建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倡导学以致用,强调习行实践,提出了以培养实用人才为核心的实学教育方案,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清初出色的思想家与教育家,颜元经过为学三交的心路历程,即由深喜陆王心学到尊崇程朱理学而最终走向它们的对立面,突破宋明理学教育哲学的束缚,建构起一种新的理学形态的教育学说。即以“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为旨趣的实用理学教育学说。颜元以“实学”为宗旨,批判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教育哲学,指出宋明理学教育为无用之学。因应于“非气质无以为性”的人性论,颜元突破宋明理学教育哲学对“格物致知”命题的阐释,认为读书穷理不足以为学问,强调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致知,倡导“经世致用”型的理想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颜元生活在商品经济萌芽的明末清初,他一反传统儒学“重义轻利”的思想而提出既重义又重利的思想。针对宋明理学教育的空虚无物,他提出了“实学”的教育思想,从而他的教育也突出表现出工具性价值取向。颜元的教育价值思想比较全面,不但重视教育的理性价值,而且更重视教育的工具价值。对颜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初教育家李工对颜元的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和创新,形成颜李学派,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教育思想包括崇尚实利,学以致用的教育观;明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的教育目标;德艺并重、体用兼顾的教育内容;习动和习行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杰出教育思想家颜元在倡导实学教育的同时,对传统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矛头直指理学教育。他认为传统理学教育是“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教育,此种脱离实际的“习静”、“书本”教育弊害深重,实足以冒乱圣学、损毁人才、旷废政事、败坏风俗,必须彻底摧毁。颜元对传统理学教育的批判意在激发青年的民族意识,与清朝统治者利用理学麻痹青年的教育政策作斗争,虽有过激之言,然重实求是的思想光芒于今犹鉴。  相似文献   

12.
颜元是我国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关于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和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教育目标,关于以实文、实事、实体、实用为主的教育内容以及实习、实行的教育方法,开创了经世致用的一代新风,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价值,而且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才实德之士”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通才,相当于我们今天所提出的“精英教育”,要培养一批“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的通才;另一类是专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注重掌握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是“终身止精一艺”的专门人才。■颜元的“习行”教学法,强调实践、亲身体验,注重联系实际,突破了程朱理学对传统教育的束缚,一改当时注重静坐空想、格物穷理的学风,开创了一股联系社会实际、注重社会实践的清新之风。■颜元所设置的“实学”教育内容,一改当时陈腐的理学教育内容,扩大了传统的六艺教育内容的范围,纳入很多新的学科,不仅有自然科学知识,更有军事知识,而且分六大学堂教学,显现了现代课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颜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目的论、教育内容观、教育方法论均体现了“实”的特征,突破了传统教育思想“虚”的桎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实学”教育体系,对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颜元、李是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特别注重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中不仅包含了智育和体育因素,而且德育亦在其中,并且认为这是孔子办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这种劳动教育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深刻批判,适应了时代潮流,于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颜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理学教育思想对立,在对立中构建其实学思想。他提倡培养“实德”、“实干”的实干家,重视“实学”和“实用”,推行“实习”和“实行”的教育方法。实学教育思想突破传统理学的桎梏,具有近代启蒙意义,对今天的教育仍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思想家、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从批判理学读书静坐和重文轻武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体育思想。一、颜元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反对重文轻武,提倡文武兼修明清时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封建教育几乎完全排除有关武艺的内容,导致国人体质特别是读书人的体质明显下降,而当时全社会却不以为然。颜元恨极这种学风,咬牙切齿以砒霜来比喻朱子之学。为改变这种陋习,肃清  相似文献   

18.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继承和突破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他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提出了"实学"、"实用"的教育思想.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颜元教学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元是清初知名实学家 ,也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为了培养能够辅世济民的实用人才 ,颜元不仅对教育内容做了苦心孤诣的改革 ,而且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一、远其志而短其节颜元所处的时代 ,学校教育基本都围绕科举考试这个指挥棒运转 ,其动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功名富贵。颜元反对科举 ,鄙夷八股 ,戮力实学教育。他要让学生努力向学、刻苦自强而不辍 ,并认为也需要让学生产生动力 ,于是就采取了“远其志而短其节”的方法来激励学生 ,以使其好学、乐学。颜元说 :“学贵远其志而短其节。志远则不息 ,节短则易竟而乐。”① 远其志 ,就是鼓励…  相似文献   

20.
关注入的生命发展,尤其是强调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是颜元教育追求的核心点。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人的生存能力和救世济民的本领,是教育促进生命发展的基本要素。颜元的这一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士农工商阶层的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