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命名是否准确、简明、得体而富有文采,是初中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反映,近几年一直是中考语文考试的常见内容。下面列举2008年中考语文卷的几种命名题类型并作答题指导。  相似文献   

2.
好的人名、物名,或新奇精巧,或含义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起名字也是良好语文素养的体现。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各地涌现出一批质量较高的命名题,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占Ⅰ、Ⅱ卷90分的三分之一,两大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可谓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纵观2004、2005两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降低了客观题分值,增大了主观题分值。比如北京卷(2005)科技文阅读增加了一个主观试题,全国语文卷Ⅰ卷把原17题的多选题变为主观表述题,湖南语文卷的变化更大,21题变为一个写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步子迈得更大。  相似文献   

4.
周俊根 《初中生》2007,(11):23-25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正成为语文命题的热点,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呢?下面以梧州市2007年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例作一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好的人名、物名,或新奇精巧,或含义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善于取名字也是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体现。在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命名题",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紧密配合教材改革的高考语文考试也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从全卷题量角度看,己由原来的25题减少为21题;从题型和赋分角度看,减少了客观题题型和赋分,增加了主观题题型和赋分,特别是增加了文言文翻译、古诗词阅读鉴赏、文学性作品阅读鉴赏等的赋分;  相似文献   

7.
彭银兰 《成才之路》2011,(36):34-34
在语文考试中,曾经有这样的一道题:“语文是一。”回答对语文的品味题的答案是: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这些美的体验应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如今中考、高考尽量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目标,题目一改过去的客观化、标准化为现在的主观化、多元化,纯识记类的客观题越来越少,答案直接来自课本的题目也越来越少。这是语文教改质的飞跃,标志着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是,在语文教学领域却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令人担忧。一部分老师轻视甚至放弃了背诵教学,一味地传授技能,搞题  相似文献   

9.
1999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是教育部提出改革中考语文命题后的最新产物,标准化选择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纯术语式的题少了,繁琐的语法分析题少了。钻牛角尖或无边无际的题少了;而题型比较清晰了,难度比较适当了,并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和语文基本素质的检查。这应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都离不开阅读题,阅读题解答很好与坏,直接决定了同学们的语文考试成绩。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掌握好阅读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阅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测定其未来在语文方面有无发展资质的一项重要参考。因此,在每次的高考命题中阅读题都最受命题人的青睐。然而,面对阅读题,大多数考生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有人用“文字一大片,题日一长串。设题弯弯绕,角度新多变。形式乱纷纷,意图难判断。  相似文献   

12.
仿写题本是高考中一直受青睐的题型,因其能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近几年逐步渗透进中考试卷,成为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一种重要的题型。2004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市中考考了仿写题。  相似文献   

13.
在考查学生的语文成绩时,阅读理解题是试卷中的重中之重,其中,记叙文所占的分值比重最大,如何提高学生理解题的成绩,除了人固有的智商外,打好基础,掌握做题的路子与技巧也是提高成绩的一条捷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理科化倾向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像讲解数理化题一样讲解文本,像数理化一样,大频次的训练,高强度地做题;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越来越少,这就带来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而数理化有着和语文根本不同的学科特点,它们的知识是共性的,是全世界都一样的,而语文可以说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胡传玺 《新高考》2005,(1):14-16
高考语文图表题自从在1995年的高考试卷上出现过后,近十年来都未曾再现身影,但这并不说明其不重要。纵观近几年各省市特别是北京市各区的高三模拟试题,语文图表题屡有出现,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再者,由于2005年恰距语文图表题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十年,所以语文图表题极有可能会出现在2005年的高考中,因而我们及早做好高考准备具有非常客观的现实意义。还有,近几年,  相似文献   

16.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考查题中所选成语,有两个基本的来源: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和语文课本及读本中常见的成语,二是日常生活中和报刊杂志等媒体容易出错的成语。研究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成语考查题中所选成语的第三个重要来源——义项较多、运用灵活、使用范围广、适用语境杂的多义成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研究,既是个传统的老题,又是一个鲜活的新题。说它是个“老题”,是因为自古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就持守着陶冶传统,说它是个“新题”,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单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忽视并冷落了语文的陶冶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考语文非常重视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2002年语文试卷把客观判断题改成了主观赏析题,增加了难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此一题型的变化有可能朝着写整段赏析文字的方向发展。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应对形势的不断发展?笔者在学法指导中分别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语言等方面总结出了赏析三法。  相似文献   

19.
任维东 《现代语文》2004,(10):16-19
在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记叙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部分分量最重的一节。可以说,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卷中,记叙文的考查是命题人的首选。以2004年为例,在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考查到记叙文的有20多个省市。典型题如:无锡市题《幸福铃声》、常州市题《用爱倾听》、北京丰台区题《难忘的游戏》、  相似文献   

20.
2011年的中考已落下帷幕,而我们研究今年中考语文试题的脚步才刚刚开始。面对全国各地上百份新鲜的语文试卷,择其中之精华,取其中之亮点,析题中之特色,开解题之思路,是此次征文的目的之一。未来几期,我们将继续刊出今年教师及读者最喜爱的中考语文试题,并欢迎各地中考命题专家、一线教师为此做更深入的试题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