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作业中有一道题:一本数学书重多少克?我找妈妈要秤。妈妈说没有秤,要我自己想办法。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向曹冲挑战     
教《称象》一课时,在深读课文阶段,我问学生:“官员提出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的方法哪个好?好在什么地方?”“曹冲称象的方法好,用他的方法称象简便、省力。”“用曹冲的方法好,他不用另外造秤,造一杆大秤很麻烦,即使大秤造好了,要称大象也不方便。”“用曹冲的方法还不用宰象。”学生互相启发着,回答得头头是道。“那这个好办法,曹冲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我进一步引导。“因为他很聪明。”几个同学不假思索地大声回答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于是稍加点拨:“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鲁班发明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在…  相似文献   

3.
减肥记     
一天,我又一次走到了秤边上,闭着眼睛踩到秤上面,睁眼一看,唉,都已经45公斤了。我愁眉苦脸地坐在了沙发上,闭目养神。忽然,我一下子站了起来,“从今天起,本人……”我话还没说完,只听妈妈说:“不用说了,你一定又要宣布你的‘减肥计划’了,你都说了好几次了,一次都没成功,算了吧,你还是歇着吧!”什么意思嘛!还是妈妈呢,不支持就算了,还说风凉话,没办法,我还是自己减肥吧。于是,我的“减肥生涯”便开始了。首先,我要先节食。第二天早上,我只喝了一碗粥就上学了,可刚上第三节课,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来。“好肚子,先委屈你一下,为了你的…  相似文献   

4.
买豆腐     
一大早,一阵清脆的“卖豆腐喽——”的叫卖声在我家门前回荡。我刚起床,正在做早饭的妈妈给我1元钱,叫我去买豆腐,并再三提醒我:“现在做买卖的多不太老实,别傻乎乎的,要看看秤。”我得意地回答:“没问题!爷爷以前教过我怎样识秤。”我一蹦一跳地循声找去。卖豆腐的是个约20岁的大哥哥,戴了一顶青灰色的鸭舌帽,听口音,是外地人。我靠近豆腐车时,他已经给王奶奶称好了。我踮起脚,抬起头看看他手上的秤,“幸亏他用的也是市斤秤。”我庆幸地想着。他朝我笑着亲切地问:“小妹妹,要买几斤呀?”“瞧,做买卖的人,态度就是好。哼!光态度好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5.
买豆腐     
廖洁 《良师》2003,(23)
天刚亮,“卖豆腐喽……”的叫喊声,便在街头巷尾中回荡。我爬起床,刚洗完脸,妈妈便给我一元钱,叫我去买豆腐,并且再三叮嘱:“现在做买卖的常在秤上做手脚,别傻乎乎的,要看看秤。”我记住了妈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克与千克,老师还带我们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回到家里,我想称出一个鸡蛋的质量。我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制天平。我找来了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一根筷子、两个纸杯和一团毛线(如图1)。首先我把瓶盖拧下来,在瓶盖上钻两个小洞,再把筷子横放在瓶盖上,找到平衡点,然后把毛线从孔中穿过去固定筷子,并在筷子两头分别挂上已经穿好了绳子的两个纸杯,一架天平就这样诞生了(如图2)。  相似文献   

7.
(生初读课文后)师:这一课的题目告诉我们,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呀?生:(齐)称象。师:(指课题)“称”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呢?生:“你”字单人旁换上“禾”旁就是“称象”的“称”。生:写“禾”字旁时,第5笔“捺”要改成“点”。师:我们来书写“称”———(师生书写)师:小朋友知道怎么用秤称东西吗?师:(指一生)噢,你会称,你上来做给大家看。(生上讲台,先作用秤钩钩起所称之物状,次作提秤状,再作移动秤锤状,后作审视所称之物斤两状)师:(笑)你做得真像。你怎么会称秤的?生:我妈妈下岗后在菜场摆摊卖菜,星期天我也去帮忙。师:课文里说了几种称象…  相似文献   

8.
清晨来临,我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突然,传来一声呼唤,打断了我残留的睡意。 我是该醒了,我该马上就起床。循声望去,我发现一个小姑娘正站到浴室内的体秤上。“喂!”她光溜溜的,一丝不挂,弯腰站到体秤上,“来看看我有多重。”  相似文献   

9.
生动的一课     
今天,我随着母亲去卖菜。到了菜市场,母亲把菜摆好后,叫我先看着,她去推板车。母亲离开后,我大模大样地坐好,俨然一个小老板。一个阿姨提着篮子,走过来问:“这菜怎么卖?”我吞吞吐吐答道:“一……一块钱一斤。”她拿起一把菜,叫我称,我拿起秤一看,慌了神:“这种秤我不会用,怎么办?算了,还是蒙吧。”我拿起秤,装模作样把秤砣在秤杆上左右移动。她靠过来看秤,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她说刚好一斤,我才长长舒了口气。接着,又来了一位穿着简朴的老爷爷。他很慈祥地问我:“小姑娘,这种菜多少钱一斤?”我没有上次那样紧张了,轻声答道:“一块钱。”他说…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位靠卖锅盔馍发家的王老板,刚做生意时,对请来钉秤的人说:“你钉的秤,若能将九两馍称成一斤,除工钱外,再赏你二两银子”。王老板出门后,老板娘对钉秤人说:“你钉的秤,若能将一斤一两馍称成一斤,除工钱外,我再赏你五两银子,但要对我当家的保密,他回来后,你就说按他吩咐钉的秤。”钉秤人按老板娘吩咐钉了秤,又按其吩咐回复了王老板,领了七两银子,高高兴兴地走了。此后,王老板用这杆“特钉”的秤,生意越做越红火,同行一天卖一担馍都吃力,而王老板一天至少能卖五担馍。夫妻俩忙不过来,只好请帮工。渐渐地,王老板成了闻名遐迩的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11.
我的减肥记     
“啊!”站在秤上的我发出尖叫声。 “怎么了?”朋友寻声而来,以为我要自杀。 “我重了两斤,怎么办?”我苦笑道。 “谁叫你天天吃那么多,又不爱运动,才重两斤算你走运。胖胖女,接受现实吧!”朋友不仅不安慰我,反而挖苦我,气得我吹胡子瞪眼。  相似文献   

12.
学骑车     
孩提时代,骑自行车在我眼里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绝活!那时,我天真的以为骑车的人在上车前,一定要把两边衣袋的东西秤一秤,直到一样重了才能骑车,不然的话,那两个细细的车轱辘怎么会立着不倒呢!  相似文献   

13.
寿命秤     
薄睿宁 《科学启蒙》2013,(12):48-49
怪盗哈哈非又摇头叹气地上了家里的破烂的体重秤。要知道,哈哈非可是有着90千克体重的“重量级人物”,而且近期发福发得厉害,所以每次上秤都要提心吊胆一番。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披文入情”就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例如教《称象》。在阅读课文第三段时我问,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同学们都说想出了三种办法。显然是错了。我就追问,想出了哪三种办法?学生重新仔细阅读课文才知道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造一杆大秤;一种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那么,为什么起先都说是想出三种办法呢?是因为他们看到课文里,“有的说……有的说……也有的说”,以前对这种句式的理解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阅读时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深入到具体内容中去,产生了错觉,仔细阅读,弄清了前两个“有的说”讲的同一个办法;“也有的说”才是想出的另一个办法。我继续问:这三  相似文献   

15.
陈先军 《高中生》2011,(6):10-1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  相似文献   

16.
欢乐便利店     
作文时用老秤语文老师:“哪有‘半斤五两’这成语,只有‘半斤八两’的说法。”学生:“考数学时,我答半斤等于八两,得了个‘’。”语文老师:“记住,作文时还是采用老秤。”尚可骂人教师:“猪是一种很有用的动物。同学们,它的肉可以吃,它的毛可以制成刷子,现在有谁说得出它还有什么用途呢?”小明立即起立答道:“老师,它的名字还可以骂人。”找钢笔上晚自习时,一个同学的钢笔不见了,没有人承认拿了钢笔。老师说:“我有一个使拿笔人不难堪的办法,现在我把教室里的灯关上,大家依次出去,请拿了钢笔的同学将笔放进门口桌上的笔盒里。”灯熄了五分钟…  相似文献   

17.
卖豆腐     
“卖豆腐喽——”天亮了,一阵清脆的卖豆腐的叫喊声,在小巷中回荡。我爬起来,刚洗完脸,妈妈便给我钱叫我去买豆腐,并且再三叮嘱:现在做买卖的都会用秤杆坑人,别傻乎乎的,要看看秤。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拿着小钵,向小巷尽头走去。  相似文献   

18.
称橘子     
今天早上,我正在家里做作业,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称物品。
  我赶紧四处张望,寻找物品,发现桌子上有一袋橘子。我连忙拿出秤和一个橘子,可是称不出橘子的重量。这时,妈妈看到了,说:“这秤只能称重一点的物品,比如一袋大米之类的。”我惊呆了。  相似文献   

19.
精灵秤     
妈妈出去打酱油,我赶紧去厨房撕了一条鸡腿盛了碗鸡汤。就在这时有人按门铃,我啃着鸡腿去开门。第一眼并未见到什么人。"是我。"我低头时看见了一个圆盘式的秤。会说话的秤,这真让我吃惊不小。"你找我?""是的,你是索西西?""我是。"一个会说话的秤就够  相似文献   

20.
题目一 :逛菜市场发现一种现象 :卖菜的手中有一杆秤 ,买菜的手中也有一杆秤———弹簧秤或秤杆极短的秤。卖菜的报出斤两 ,买菜的会怀疑地说 :没有耍秤吧。然后从菜篮中掏出秤 ,再称称。写作要求 :以“秤”为话题 ,写80 0字左右的文章 ,文题自拟、文体自选。【思路设计一】写记叙文 ,(小说 )具体记叙买菜经历 ,反映世风。若正面立意 ,可先写自己的耳闻 ,上街买菜一定要带秤 ,否则会吃亏 ,再写自己一次买菜经过。先是对所有的菜贩都怀疑 ,每买一样菜 ,都要掏出自己带的秤再称称 ,每一次都未短斤少两 ,后来干脆不再复秤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