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强洞察力 采写好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笔者有过很多次这样的感受:每当听到获奖作品讲评时,或者同行发表出好新闻时,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怎么就没有注意到啊?我也看到过我怎么就没去采啊?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这就是新闻的洞察力不强有关。所谓新闻洞察力,  相似文献   

2.
小的不做,大的又做不来,这是一些人的一种通病。我想起了我自己写稿的一些经历。记得我工作后,也是我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稿子是在山东省教委《中学生报》“青春短笛”栏目里发表的一首自由诗,一共16行,150多字。那时我的学生都争相传阅那期报纸,读那篇稿子。一位老哥说:“这样的稿子也能发表,好,咱也写!”我还半带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其实有些稿子很容易发表,就看你写不写。你只要写,就能发表。”而我,  相似文献   

3.
我从未遭遇过如此冷峻拒绝的采访对象 许鹿希,初见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她是谁;如果我说“她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大家就明白了:但是,这却是许鹿希最不愿意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在战乱的年代里1931年出生的。出生后妈妈带我非常不容易,因为我父亲就没有管过我和母亲的生活,可以说他是很不负责任、不称职的父亲。为此,母亲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到处折腾。抱我到过母亲的同学家住过,后来又到叔伯叔叔、婶婶家呆过。母亲是很要强的人,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不久母亲遇到一位学过助产工作的郭姨,她的丈夫死了,不愿意在封建的大家庭里坐守。母亲也是在盛京医院学过助产工作,就这样两个人合开了一个小诊所,自己心情好多了。孩子仅一周岁怎么办呢?没办法只能把  相似文献   

5.
天使的眼睛     
小小的儿子拿着一本画册来问我:“天使为什么长着一对翅膀?”我说:“因为天使在传播爱,人间太需要爱了。”儿子想了想,摇摇头说:“不对,天使太小了,他做不到。”儿子又问:“他为什么要拿着箭?”我说:“天使的箭射穿两个人的心,他们就会相爱。”儿子又想了想,摇摇头说:“把心射穿人就死了,怎么去爱呢?”我惊讶地看着儿子,却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反驳他,因为这是他的眼睛从画面上得到的最直观的印象。但是如此直观的东西,大人怎么就忽视了?突然就想起一本书上说过的话:面对孩子的眼睛就是面对上帝的审判。在《皇帝的新装》里,指着不可一世的皇帝说“他没有穿衣服”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勇士。报纸上也有过这样的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将自己洗脱得天衣无缝,但是,公安人员拿出作案现场的一件凶器时,孩子马上说:这把钳子是我爸爸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将爸爸送上了断头台,因为他是孩子。孩子眼睛里的一切,既没有主观臆测也没有人为虚拟,只有事实,连灰尘也不可能掺进去的真实。所以,我很害怕孩子的眼睛,它流出的不管是欢喜或者悲哀,都会让人的灵魂哆嗦。所以我固执地认为,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等等加在一起,也无法诠释现代文明的方...  相似文献   

6.
都好几年了,经常听到工人朋友愤愤不平的抱怨:就我们能下岗,那些成天出进歌厅酒家的头头脑脑们,把企业搞得一塌糊涂,反倒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能飘洋过海,这号“败家子”领导,是不是该下岗?初听到这些话时,我实在不敢相信,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岂能出这些咄咄怪事?难道他们这样胡作非为就没有人管?而且他们也是人,竟然能这样毫无心肝——眼睁睁地看着工人们难以温饱,自己却穷奢极欲花天酒地?后来这些话听多了,也就逐渐开始相信了。这些话来自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渠道,而  相似文献   

7.
所谓法治并不只是法官检察官警察还有廉政公署,也并不只是填写好选票然后将其投入票箱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法治像是人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像是常人举手投足的教养像是无处不在的空间,常常无形地融化在生活点滴里一位好友的女儿在美国的法学院读学位,最近正在写论文。她兴奋地在电话里告诉我"最新研究成果"。她说,尽管自己在国内就读于某著名大学的法学院,但读到毕业也没有找到感觉,她觉得中国人很可能从来就不是个能自觉守法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爸爸: 我好久没这样叫了,好久了.张开口都是陌生的,好像有一个长久的死寂的冬天,把这两个温情的字眼淹没了.从我的八岁到我的十八岁,我都没有开口叫过.整整十年. 十年.我一想起都觉得这是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漫长.回首凝望的时候感觉怎么也望不到头.  相似文献   

9.
楼下的邻居新近养了条狗,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因为我没见过,只是听过——每次有人从他家门口路过,那狗都要在门里声嘶力竭地狂吠,有时还能听到挠门的声音,看那架式一定是想冲出来把这些过客痛咬一顿.邻居们经历过共同遭遇后得出结论:这狗没教养,不是条好狗. 我也认同这一结论.但认同之后突然想起:在这个城市里,我们有多久没有听到真正的狗叫了?  相似文献   

10.
和谁无关     
电台DJ说夜色很温柔,能感动打开窗的人。 我在地下铁的灯光中恍恍惚惚,身边男孩的耳麦鼓点强烈,难道感动人的音乐必须是如此强悍吗?和女伴聊着另一个女孩的奇异经历,像是做谈资,也像是感怀,也许有些为别人负责的厚道之心。谁也不注意广播放了三四遍的疏导警告,当四周突然安静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将心长到了皮肤上。  相似文献   

11.
<正>当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时,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的志愿是当记者,写新闻报道。"当步入记者的行业时,或多或少也听到有的同志这样说过:"我主要是负责采访,写稿,制作新闻。"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也认为我的任务也很明确,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而这些看法都看似与新闻评论不搭边,没什么关系,但新闻评论不只是编辑记者才能完成的事情,因为它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新闻本身,也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下面就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少人懵懵懂懂过了一辈子,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是快到人生尽头的时候才懂得对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如果早一点把这个问题想通,人生会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愉快。许多人一辈子就忙着赚钱,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做不算错,因为在市场经济里,一个人没有钱连生存都会有问题,不赚钱怎么能行。  相似文献   

13.
我认识何黎,又不认识何黎——我没见过她的面.却听到过她那亲切、富于感染力的声音。那是在电话里听到的。 因为心有所感,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写了篇小文章,寄给了《钱江晚报》“我爱我家”栏目编辑何黎。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04,(32):36
北京的侃爷是一种危险. 作为旅行者在北京参与聚会的时候,我便遇到过一些侃爷.这是一种极易被误归于大师行列的人.他们在客厅里或在餐桌上谈论某一领域,旁征博引,才华横溢,出语惊人.即使是博识的人,往往也会听到目瞪口呆,我更是愧疚于自己的才疏学浅,忙着回家苦心读书去了.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结束凤凰天下的工作,又回到熟悉的出版社,像是命运在我身上施了一个小小魔术.刚刚落座,我熟悉的一切顿时就全都回来了:玻璃花瓶里我养过的八支富贵竹,我的木头旧笔筒、半盒我用剩的彩色回型针、一叠稿费明细……我邻座的女子把两本基本完工的校样放在我的桌上,是殷健灵的作品:<夏日和风>和<亲爱的人>.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会:听惯了谎言,偶然有句真言,人们也会以之为谎言;说惯了谎话,不留神掉出句真话,连说话人自己也会不自在.何以如此?"惯性"使然.  相似文献   

17.
魏剑美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2):14-14
张某属于那种典型的“新好男人”,上班听领导的,下班听老婆的。路上听交警的。从没听说他和谁发生过争名夺利的事情.更不要说什么风流韵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碰上同事说荤段子他总是乐呵呵地听得津津有味.还经常主动“自暴隐私”。同事叫他打牌.他摆摆手说:“快别提了,最近手气痞.昨天打麻将还输了千把块!”事实上.所有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根本就不打麻将。也不上网聊天.更从不拈花惹草。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将自己如此描黑.一次酒后他坦诚相告:哥们.还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要不这样我哪里混得下去!  相似文献   

18.
在从事新闻工作之前,经常听到有人对报纸发这样的议论,即“人民日报看头条,湖北日报看头版,黄石日报从头到尾着标题”.其大意是,报纸质量不高,不吸引人不好看,因而对一年一度的报纸订阅工作也就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从事新闻工作之后,特别是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报纸发行工作之后,更加感到提高报纸质量,需把握好受众心理,使我们的报纸发行不是硬摊派下去,而是受众自觉自愿,争先恐后地竞相购买.下面就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人到中年,总爱回想.那晚,我独自坐在阳台上,望着手里袅袅升腾的热茶,我的思绪也随之漫延,一幕幕的往事在脑海里如潮水般涌来.这些年,行走在时间的碎屑里,穿梭于记忆的长廊中,经历过的那些事,是我弥足珍贵的记忆……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式成立,虽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没能亲眼见证成立的盛况,也没经历央行前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但每当我通过书本、档案资料或媒介来了解央行历史或听到老一辈央行人谈起那时的辉煌,我就被感染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20.
李瑾 《新闻三昧》2013,(8):76-80
这是四个大学同学的集体旅行.成行前,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和闺蜜一起旅行,应该是最开心的事情了.人生里有很多旅途,但很少有人同路,无论是回家坐漫长的火车,还是十几年工作中的出差.旅行前,我很骄傲地跟问起的人说:我们是四个人,大学的闺蜜.于是,也有人很识相地回应一句:好难得.我便欣欣然接受这样一份在我看来确认无疑的"羡慕". 不知道谁说的,如果要考验一段关系是否可以继续,那就来一次旅行吧.在旅途中,可以处于真空的无意识状态里,也可以有那么一点点的摩擦,令人的本性展露无遗.即便如我们这样十几年的朋友,也一样会有摩擦.不过,毕竟成年人,吵吵闹闹在所难免,即使吵得厉害,也很快就能恢复友好.不设防,也不再伪装.可能,就是亲人的状态吧.言归正传. 越南越美不知道谁说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