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武教育》2007,(1):25-25
“绿色学校”一词产生的源头已无从追溯。1986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就曾出版过《绿色学校》一书。而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就已经有不同的出版物从环境教育方面出发,进行关于“绿色学校”建设的讨论。也有人认为,“绿色学校”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1994年提出的一项全欧“绿色学校计划”项目,参与该项目的欧洲各国学校所使用的称谓并不一致,如爱尔兰称“绿色学校”,德国称“环境学校”,葡萄牙称“生态学校”等,但是内涵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博览》2008,(1):17-17
在美国,学龄孩子不上学是违法的.但是孩子和家长对教育的形式有选择权。随着“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显现.在家里接受初等教育的孩子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美国目前在家里接受教育的学龄少年儿童已经超过200万。相当于每5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一名“家庭学校”的学生。专家说。在家上学的美国孩子的人数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校所教的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家庭学校教育(Home Schoohng)虽然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界定,但一般都界定为:是指学龄子女在家庭学习的一种学校模式,即学龄儿童不在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在自己家中接受符合条件的父母或专门教育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指“由父母或监护人在家里而不是在学校对学龄儿童进行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我们的孩子能否在明天的较量中取胜,取决于今天的教育。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观念都在发生变革,三者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关系也在调整。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家庭作为孩子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又该如何与学校协调一致呢?本刊专门邀请杭州市教委及各区教育局领导进行座谈,就这个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现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内容按发言者姓氏笔画排列先后)。  相似文献   

5.
李超 《家庭教育》2010,(10):32-33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十条是“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支持子女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韩国非传统学校教育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对公共学校教育制度批评的潮流。在韩国,类似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与西方发达国家集中批判公共学校教育制度中学生的低劣成绩不同,韩国的批判更集中在“学校荒废”方面。在此种情形下,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一股非传统学校教育运动(Alternative School Movement)的浪潮。  相似文献   

7.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近几十年主要发达国家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现象之一。在英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也成为该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尝试分析英国家庭与学校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加以审视家庭与学校如何彼此联系,及其更广泛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人们在谈及家庭学校教育时总会不自觉地想到高SAT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快速出现的教育成果,但当人们真正实行时会发现家庭学校教育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产生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家长和孩子对家庭学校教育认识不足。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以及突出个体特点与要求为标志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家庭学校教育还将日益盛行。  相似文献   

9.
学校与家庭是教育学生、培养人才至关重要的两个场所。互相交流、互相研讨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任务,同时也是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目前的模式,可能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因此,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制度,不受时空的局限,使教育真正成为整个社会、全民的事业。学校与家庭有效地进行沟通,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课外阅读》2011,(12):118-118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当代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不能互相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因此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复兴、现状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复兴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出于宗教的考虑、受教育理论的影响、对公立学校的不满以及家庭学校教育自身的优势。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现处于以下状况:规模增大的同时效果显著,获得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取得正规学校及相关教育组织的支持,广泛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复兴和发展对我国教育发展有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到现代“狼孩”的故事都无不说明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社会、家庭中的某一方面去做,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建立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才是实施协同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我校在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家庭学校教育(Homeschooling)又被称为家庭学校运动、在家教育,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教育形态。具体而言,家庭学校教育是指学龄儿童不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以家庭为基础与地点(home—based education),在家长的安排下,由符合条件的专门人员,通过家庭的管理与实施而接受“系统”的初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传递系统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品质等。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社会教育的延展作用以及实施“三位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和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代教育就是一种涵盖多方面的系统工 程。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管理观是教育管理学的重要内容,是对学校的地位、作用与使命在观念上的认识和把握。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管理观正确与否,对于学校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首要问题,主要解决“为谁服务”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它主要体现在学校是否能够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能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适合我的孩子吗?如果我的孩子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我能做主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吗?儿童教育究竟是政府的责任还是父母的权利?目前,欧美国家关于孩子“在家上学”相关的立法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相似文献   

17.
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主要是心理素质的竞争。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已变得刻不容缓了。正因为如此,国家教育部多次颁布文件明令全国各中小学有条件的学校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于是心理教育被很多中小学列入了学校的日常工作。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与当前社会现状的影响,多数学校心理教育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少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或者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或体现所谓的“特色”,或者因为重视不够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作为一个专门教育机构,既有“正教育”,也有“反教育”。“反教育”现象是教育负功能的表现。复杂多样的“反教育”现象有负榜样性、隐蔽性、相对性及影响的深刻性、长久性、消极性等特点,且形成原因复杂,危害严重、广泛。学校必须通过提高教职工素质、加强学校管理、建构教育网络等几个方面来消除“反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校教育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智商式思维”对学校造成的破坏有 :学校教育目的的窄化 ;教育功能的异化 ;教育方式的“一统化”。多元智能学校“以个人为中心” ,并引入三种新角色 :评估专家 ;学生课程代理人 ;学校———社区代理人  相似文献   

20.
论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作为一个专门教育机构,既有“正教育”.也有“反教育”。“反教育”现象是教育负功能的表现。复杂多样的‘‘反教育”现象有负榜样性、隐蔽性、相对性及影响的深刻性、长久性、消极性等特点,且形成原因复杂,危害严重、广泛。学校必须通过提高教职工素质、加强学校管理、建构教育网络等几个方面来消除“反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