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汉科技学院通过创新辅导员管理、选聘、培训、保障、激励和考核机制,不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素质,使之更加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  相似文献   

2.
2007年底启动的武汉城市圈的改革与发展必将加快中部区域(武汉)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而武汉金融中心的建设对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与美国中部金融中心城市芝加哥比较,武汉建设金融中心在区位、经济、市场和政府作用等方面具有较强同质性。与中部五省比较,表明湖北助推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对优势开始显现,这必将进一步确立和增强武汉在建设中部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圆点     
《今日教育》2008,(12):4-5
教育专家将来渝参加首届师德师风建设论坛;中小学课外生活“网游”副作用最大;赠机助学“打响”5年揭幕战;听“课堂教学艺术”报告,看名师成长经历;武汉严禁幼儿园“小学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武汉经济圈建设的制度变迁,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社会的治理关系,并提出了武汉经济圈建设的制度创新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城市贵在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对武汉市而言,也是如此。通过对武汉城市的SWOT分析,研究认为,武汉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中部最重要的区域“中心”、中国重要的资源流“枢纽”、科教领先优势、梯度发展中的“后发优势”等“武汉特色”,继而对武汉地方政府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如何借助于和进一步强化“武汉特色”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武汉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按照武汉市工业发展的要求,对武汉总产值2018年冲击32万亿元的关键要素工业投资、工业用地、区位交通、人力资源等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武汉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使命,为武汉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武汉城市圈农业发展的实际,就如何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农业一体化工作,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建设,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探讨了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汉味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抹去的一笔重彩。20世纪80年代以方方、池莉为代表的武汉风格的文学叙事,为中国新时期文学树立了一座写实主义的标杆。大量的以镌刻武汉人形象为主、反映武汉文化为主的小说作品,向世人展示了武汉市民化、庸常化的地域特点,再现了当代武汉底层民众艰难与世俗人生的生存之累,也折射了武汉市民乐观生存之坚韧意志,被新时期文坛公认为"汉味小说",充分彰显了浓郁的武汉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武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崛起的一颗明星城市。城市地名鲜明打上了时代的印痕,浓缩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武汉城市地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其原由有三:与观察者的历史方位有关,与武汉城市与时俱进的品格有关,与武汉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命运有关。  相似文献   

11.
300多年来,壮族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壮剧,其中北路壮剧更是一朵奇葩,具有独特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北路壮剧面临着日渐衰颓的命运。借助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的契机,它有了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为此建议: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提高壮剧知名度;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合理规划和整合资源,实现壮剧的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女性文字,并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乡村文化产业的建设必须以县情为基础,突出自己的特色,积极发展女书文化产业无疑是振兴江永县乡村经济的一条重要出路。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离不开最关键的要素“人”。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公共资料等方式对江永县女书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对江永县女书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女书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产业人才培养创新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主动适应发展趋势促进女书文化产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制订有针对性的女书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政企三螺旋人才培养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学产业化"在今天与其说是一种提法,不如说是一种现实.我们把文学界定为审美的和意识形态的二维的观点遮蔽了我们对文学的全面认识.文学产业化的出现是我们从生产实践的角度考察文学艺术,把文学艺术创作看作一种生产形态,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是文学在社会"场域"中的生存选择,是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有效融合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产业化是文学在当今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生存选择,是文学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已经从传统文化产业升级到创意产业。我国台湾地区文化产业已进入创意产业阶段,但也面临岛内市场小、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方面的困境,需要向外转移。福建文化产业更多的是处在传统文化产业阶段,也需要借鉴台湾的技术和经验。政府在闽台文化产业园形成发展中的责任,主要体现为文化资源保护、园区规划、环境建设、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旅游还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文化的内涵挖掘还缺乏深度、文化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文化的附加值也比较少。文化产业发展关键要找准市场契合点,基础是找到可物化为市场所需要的文化符号,与本地现有产业无缝对接,并且在对接过程中,让文化的张力得到充分显现。所以,中原旅游产品在开发中,要从旅游产品的层次体系出发,尽可能使传统文化时尚化,释放核心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形式产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文创产业是以高校校园文化为内涵、产品为载体的新兴产业,是融合多学科资源、以高校校园文化为要素,综合运用多类型媒介平台推广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与设计行为,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针对当今我国高校文创产业存在产品形式制式化、文化内涵缺乏、运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一种饱含校园文化内涵与外延且兼具主题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研发策略,以及创建“互联网+”线上线下多维度高校文创产业运营机制,助力高校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其产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移动载体。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光辉的产业前景,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探讨娄底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发展原则,文化产业园的选址、各功能区的设计与规划以及经费筹措等问题,对促进娄底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汉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三大集中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本文通过产业集中系数评价方法,选取中部6省的省会城市为分析对象,对武汉高等教育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其集聚效应主要表现在与当地企业、社会文化之间的区域创新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文化效应和对城市化的加速效应。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远未进入所谓的"消费时代"、"消费社会",而是进入了一个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文化经济阶段.在当前,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纯粹的"文化",纯粹的"消费".经济、生产仍然是第一性的.现在已成为全社会"关键词"的"消费文化"本质上仍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文化产业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消费形式.在全球化"消费文化"背后实际上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双重意义上的殖民化陷阱,这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20.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发现科技投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最大,财政支出、教育支出、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生产力、城镇居民消费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培育龙头企业,以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