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青春之歌》是中国现代文学之中的佼佼者,这部小说也是女作家杨沫创作的第一部小说。《青春之歌》塑造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其中江华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和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分别是各自时代展示女性精神成长的优秀作品。用成长小说的视角来比较和考量这两部小说,会发现"成长"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化,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沫在小说《青春之歌》中探讨女性解放的出路,然而主人公林道静的解放始终都依附革命,依附男性,缺少对自我真正的探求,也迷失了自我,没有实现女性的独立和解放。  相似文献   

4.
青春之歌     
《大中专文苑》2010,(2):46-47
大写的青春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县人,1914年8月生于北京。1958年出版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鲜明、生动地刻厕了林道静等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后由自己改编为同名电影。杨沫从1951年开始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酝酿与写作,1957年完成;当时的书名为《烧不尽的野火》,后改名为《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5.
"十七年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青春之歌》向我们描绘了30年代北平大学生们富有激情的革命生活。这种讲述方式被当时的读者和评论界接受了。而30年代真实的大学生活真的如杨沫在小说里面所描绘的充满了革命与政治的色彩吗?本文在与另一部讲叙大学生活的经典小说《未央歌》的比较下,试图走近历史、逼近现实。  相似文献   

6.
杨沫的《青春之歌》在出版后颇受好评,然而仅一年后,由郭开发表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对《青春之歌》的讨论。50-60年代学者们普遍从“政治阶级视角”去理解作品,而忽略了文本本身的价值意义;70-80年代,《青春之歌》走出“文革”的冷遇,研究者们将视点放到文本内部进行探讨分析;80年代末-90年代中后期对《青春之歌》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气象,分别从女性主义、心里批评、社会文化批评等全新的视角予以丰富开创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孙犁的诗体小说 ,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女性角色和《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孙犁的诗体小说,杨沫的《青春之歌》中的女性角色和《红旗谱》中的朱老忠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用革命、爱情、理想谱写的一首青春赞歌,它是一部全面反映20世纪30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部“红色经典”,阅读那一代青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青春之歌,相信它对我们的成长不无启迪。(雨田)  相似文献   

10.
在建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杨沫的《青春之歌》无疑算得上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经典性”文本。从诞生之日起,到世纪末的今天它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跨越这可称得上漫长的时间隧道,我们的时代已形成了不同于建国初的适合于时代自身的文学品位与美学品格。站在20世纪的终点线上,让我们回眸凝望,从《青春之歌》独特的艺术特质出发,再对其经典地位进行一番探讨。避开闪耀其上的政治光环,就会发现《青春之歌》之所以能在当时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到如今还不乏阅读者、喜爱者和研究者,除了因为它的政治“教育意义”之外,它还具备很多的…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通过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我们方可发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如杨沫的《青春之歌》、茹志娟的《百合花》、宗璞的《红豆》。  相似文献   

12.
王文娟 《双语学习》2007,(10M):209-209
在建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杨沫的《青春之歌》无疑算得上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经典性”文本。从诞生之日起,到世纪末的今天它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跨越这可称得上漫长的时间隧道,我们的时代已形成了不同于建国初的适合于时代自身的文学品位与美学品格。站在20世纪的终点线上,让我们回眸凝望,从《青春之歌》独特的艺术特质出发,再对其经典地位进行一番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青春之歌》是一部女性知识分子讲述知识分子成长故事的小说,小说将女性情爱与革命并置叙述,并且相互置换,呈现了情爱与革命之间的互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青春之歌》并不是仅仅书写情爱与革命的矛盾,同时也书写二者之间的互动,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青春之歌》提供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革命的一种镜像,《青春之歌》既是知识分子青春的歌,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诗。  相似文献   

14.
在建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杨沫《青春之歌》无疑算得上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经典性”文本。从诞生之日起,到世纪末的今天它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跨越这可称得上漫长的时间隧道,我们的时代已形成了不同于建国初的适合于时代自身的文学品位与美学品格。站在20世纪的终点线上,我们脑子里装着世纪末的文学品位和美学品格,再对这部“经典文本”是否会产生别有一番韵味的回望与品评?轰动:巨大的冲击波《青春之歌》的创作始于1950年,1957年创作完成。小说从1958年1月初版至同年9月共印行94万册,①在以后的…  相似文献   

15.
9月14日 晴 一本好书在一个人的人生某个时期的出现,无疑会对这个人的人生道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我而言,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6.
华杉 《新读写》2009,(10):28-29
凡是读过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读者,都会对杨沫塑造的女主人公林道静留下深刻的印象。林道静艰难的人生旅程,她由泪水和欢笑交织的纷繁复杂的感情生活曾经拨动了一代青年的心弦。身为作家的杨沫对于文学与人生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杨沫对《青春之歌》1958年版本的修改,对比1958年版《青春之歌》与1960年版的不同,探讨林道静形象从血性的人到革命图腾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题材在十七年文坛中独树一帜,于政治色彩浓郁的特殊环境中芬芳地绽放。女作家杨沫用充满情感的笔墨在《青春之歌》中再现了知识分子这一不朽的题材,奇遗般成为十七年文学中独特的红色经典。而这篇自叙色彩浓郁的小说背后又臆藏着太多故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杨沫对《青春之歌》1958年版本的修改,对比1958年版《青春之歌》与1960年版的不同,探讨林道静形象从血性的人到革命图腾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王金霞 《天中学刊》2012,27(6):93-96
《青春之歌》在叙事策略上与众多文本发生了互文性关系:首先,它承继了"五四"叙事、"革命加恋爱"小说的叙事模式;其次,它遵从了1950年代社会历史文本对文学叙事的规约;再次,后启蒙叙事文本对《青春之歌》进行了叙事方面的修正。因此,在互文性视阈下解读《青春之歌》的叙事策略,可获取一种新的艺术视野和发现,显示出文学与文化交汇通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