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日本小学状况的美国专家们发现,日本学校并非象外传得那样是“学业的高压蒸锅”(academicpresurecookersofmedialore);恰恰相反,日本学校是生气勃勃、充满友爱的儿童伊甸园;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就是三个“C”,即联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以及学校教学要求偏低的现实背景下,致力于研制“SEC”(Surveys of Enacted Curriculum)等一致性分析范式,即分析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程度的理念、程序和方法,推动了美国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践。该范式对我国课程评价的启示在于:要认识到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策略是调适课程运行偏差的重要手段;要立足本土化,研制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文化重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文化重建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决定性的意义。学校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即教师文化、校长文化和学生文化;学校文化重建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重建更适合于课程改革的新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重建学校教育的制度创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重建学校教育(Re-structuringschooling,有时也称为reinventingschool-ing)不仅成为美国教育界而且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流行广泛的语词,成为美国教育近年来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6.
美国“重建学校”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重建学校”(RestructuringSchooling),已“显然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而出现”①。美国的“重建学校”在这种世界性的趋势中更显得独树一帜而又旷日持久。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被称为战后美国第二次教改浪...  相似文献   

7.
技校采风     
杭州技工学校公益使者在行动最近,杭州技工学校把学雷锋、献“五心”、义务为民服务活动与杭州币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三多”、“两定”、“一规范”的喜人局面。‘“三多”,即参加活动的人数多,新学年开学2个月来,学校已组织活动力次,参加人数达663人次;服务的对象多,有风景区、居民区、敬老院、幼儿园、车站等,建立服务点达20余处;服务的形式多,如修车、电器修理、清洁卫生、疏浚中河、敬老爱幼活动、联谊等等。“’两定”,即各班均形成了较固定的服务点和比较固定的服务时间;“一规范”,即建立了比较规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人类开始了全面关注教育的历史。杜威最先发起改革旧教育的现代教育运动,要转变传统教育,为新世纪建立崭新的学校模式,提出塑造现代学校模式的“三中心”理念,即倡导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以经验为核心、儿童中心论等。他还创办了多所实验学校,开展现代教育研究,掀起了以美国为首的世纪学校重建运动,使学校问题首次受到广泛的关注。二战后,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深化,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被赋予解决各种问题的新职能,由此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浪潮。50年代世界学校大扩张,为世界性的扫盲谱定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在2002年举行的全国基础道德教育学术研讨观摩会上,300多名代表着重研讨了“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研究选择“尊重”作为切入点进行基础道德研究,归纳出“尊重”教育的五个维度,即尊重自己(强调自立)、尊重他人(强调平等)、尊重社会(强调规则)、尊重自然(强调和谐)、尊重知识(强调探索)。提炼出“尊重”教育的方法:以自尊教育为起点;从情入手,以情感人,道德情感为中介沟通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创设环境,促进发展;不用固定的模式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等。“尊重”教育研究与实践把学校德…  相似文献   

10.
吴文 《教学月刊》2011,(3):39-42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与社会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也就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重建教育运动(Restructuring Schooling),也称重建学校运动或简称重建学校、重建教育,主要是指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着眼于教育深度改革的系列教改措施。‘所谓重建教育,关键在于“重建”。“重建”的思想源于企业,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组织体系、职能机构重新设计并对生产要素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海门市三和中心小学努力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和悦”德育特色。“和”即和顺、温和、和平之意,“悦”即快乐、开心、舒展之意;“和悦”就是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和谐相处,在协和共进中获得幸福成长的快乐。学校通过多种特色活动,不断打造校园“和悦”文化,有效实现了“用和悦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善于和别...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社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点.陶行知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批判地吸收并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活教育理论.两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外延已有很大拓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拓展为全丽推进索质教育.即“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救育等各个方丽”;(2)从学校的教育活动上升为政府行为,即索质教育是国家的国策.是各级政府的重要施政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俊峰 《江西教育》2002,(23):13-13
安福县坚持普教、职教两手抓,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之路,职业教育走出低谷。为发展职业教育,该县筹资160多万元新建综合大楼,添置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大大改善了职业培训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构建职高与普高、初中立交办学模式,拓宽了职业培训学校招生渠道,扩大职校招生规模;实行职高与高职接轨,完善职教运行机制;实行“1+2”联合办学,提升办学质量;实行“订单”招生,加强校企联合,突破生源和就业“瓶颈”;实行招生工作责任制、两证一书制(毕业证、结业证、绿色证书)、学分制。在今年全省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思想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启示有:重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观念;树立生态伦理学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学校及其借鉴意义许建领(厦门大学)在法国“双轨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大学校即高等专门学校独立于大学之外且与之并存。这些被誉为“精英教育”、“培养新贵族摇篮”的大学校,其显赫的社会地位和极高的声望远非大学所及,构成了法国高教体系中的尖子部分。目前...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本文总结了早年陶行知在抗战期间创办的育才学校,即今日的重庆育才中学“学陶师陶”实践的一个侧面。近几年来,该校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当今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并大胆的构建和实践了当代学校生活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的实施了“新课改”。该模式的构建主要体现的是:从在教学理念上,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观——使课堂具有“生命的色彩”,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成长;在教学组织上,必须进行教学组织的重建——发现与应用;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必须进行教学论的建构——即知即传小生制。即为“多元互动、动态生成”。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了多样化的当代生活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美国的“工读课程计划” “工读课程计划”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用人单位密切协作,学生在校学习与岗位劳动两者并举,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这一办学形式的重要特点就是重视学习,注重技能。在美国,接受“工读课程计划”合作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在雇用单位工作交替进行。在校学习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习有关普通知识和学术性知识,二是学习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学习的目的在于发展职业能力。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实习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训练受到高度重视。“工读课程计…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知道人是依赖于社会环境而生存的,是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存在的。美国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主张。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多处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