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红勇 《考试周刊》2012,(31):114-115
说课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说课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以《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为例,通过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经济的高速发展等教学案例,让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意识,并从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阐述历史现象。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学应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主动顺应改革的发展潮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国际意识和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2.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1945年战败投降时是一片废墟。但是战后不久,日本经济就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一下子变成了世界“经济大国”,令全世界震惊。世界各国纷纷研究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奥秘,结果发现,尽管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日本重视科技,重视教育。这一点,对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奔“小康”的中国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华 《中学文科》2005,(11):58-58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时间不长,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关于如何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笔者仅以高中世界历史下册第四章第二节《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例,谈淡在历史教学中引入自主探究模式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比较复杂,与战后西方经济的恢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的盲点比较多。《中西500年比较》(郝侠君等编)一书通过比较的形式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笔深受启发。现针对教学中常见的  相似文献   

5.
历史之失已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学者为未来前景而总结研究20世纪的教育的同时,江西教育出版社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以国际同仁的独特远见,在本世纪90年代的最初五年里,出版发行了《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含《战后美国教育研究》、《战后英国教育研究》、《战后苏联教育研究》、《战后法国教育研究》、《战后日本教育研究》、《战后印度教育研究》、《战后东盟教育研究》、《战后拉美教育研究》、《战后韩国教育研究》、《战后非洲教育研究》、《战后德国教育研究》等共十一卷),为我…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崛起 ,是 19世纪末至 2 0世纪各种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的偶然。日本是一个岛国 ,海岸线曲折 ,有许多优良港湾 ,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也利于适时吸收外来文化。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 ,“大和魂”的民族精神激励着日本国民发展本国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日本成了“帝国主义暴发户” ,虽在第二次大战中战败 ,但战后日本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目前 ,日本发展成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一直是我市历史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伴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全体历史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在学与教的同步中方能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多,领悟更深,收获更精彩。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例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8.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高二历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日本经济全面复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成功的典范,标志着日本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体现在日本国民身上,就是身体素质的显著提高。而这一切又是与日本适时地提出新的体育理念和进行正确的体育教育引导分不开的。对战后日本体育教育的历史变革进行探讨,对于我国目前的体育文化建设具有启示作用。一、日本新制大学体育诞生的由来及发展变革的社会背景战后日本由美国托管。1946年美国教育使团建议,“各级学校应有充分的体育活动时间,以及在不从事身体放松活动而长时间学习的大学,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措施”,“健康教育和体育乃…  相似文献   

10.
一、《西欧与日本》(静安区朱幽梅老师执教) 1.教学实录片段 生出示战后日本经济衰败的四幅图片,并进行说明。 (第二组资料到第八组资料展示略) 生出示资料“废墟上的日本怎样捡到转机”(摘自2003年《报刊文摘》),并说明。师:对他们的资料和观点有没有异议?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作为一个战败国,其损失惨重:人口损失2000万,经济损失6500亿美元,本土被美军占领,大量资本被没收,许多工厂被拆除赔款、一时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整个国民经济陷于瘫痪和濒临崩溃的边缘。经过战后初期的恢复。到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占资本主义世界第七位。但从1956年至1973年这18年里,日本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3.6%,到1968年一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经济强国。1970年前后,日本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现代化。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被称为奇迹,…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日本经济腾飞中,内在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日本政府重视经济建设,重视教育。这样才使日本经济在战后出现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
本节课依据的教材内容是1996年7月第2版,1999年12月浙江第4次印刷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这节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围绕二战后初期三件历史大事,即联合国的成立、对德国法西斯的处置和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置,阐释了雅尔塔体系的初步形成。教材内容富有较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实践,有三个方面值得一提:一是教学立意,  相似文献   

14.
丁林兴 《历史学习》2001,(12):28-29
第一次高潮是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战后日本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很快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高速发展。1956至197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9.8%,1968年日本一跃而为资本主义世界中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5.
王群 《考试周刊》2010,(45):198-199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是《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大多数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对当今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及较少。本文提出扩展教学内容,从发展和实践的角度讲述世界社会主义,关注社会热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有利的国际环境。美国的扶持,“日美条约”的签订;朝鲜战争期间,日本成为美军军需品的供应地;参加战后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潮的影响和推动。其二是国内因素。战后日本适时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其三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日本在历史上是直接过渡到帝国主义,参加争夺世界;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了一大批科技力量;日本历来重视教育,国民的文化素质高。  相似文献   

17.
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长冈技术科学大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英 《教育与职业》2008,(16):104-106
被称为"亚洲凤凰"的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综合国力不断增长,是亚洲惟一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二战后日本更是充分地把握发展时机,迅速实现了战后恢复,并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日本国家与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日本历届政府都把争做世界政治大国和恢复国内经济增长作为最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世纪之交,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教育在修改《教育基本法》、改革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等方面有诸多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经济在1950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后的所谓"战争景气"下,加速其恢复和发展,1955年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73年,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1961年至1970年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尤为突出.促成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的作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欣 《考试周刊》2009,(41):52-54
战后日本经济崩溃,百业萧条。在美国的援助和扶持下,日本举国上下励精图治,积极学习引进欧美的科学技术,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5年恢复到二战前水平。至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前苏联,跃居世界第二。这主要是归功于其优越的经济政策。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日本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得以重建并发展起来,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启迪。本文主要针对战后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几点原因进行论证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