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20,(6):20-28
作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从日语文献展开研究的尚不多见。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时曾阅读过的日语文献表明,国内李大钊研究的某些基础结论尚待商榷。李大钊最初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受到河上肇的影响,更多的是受到他的老师安部矶雄的影响;他真正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是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发表之后,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李大钊译介日本文献的数量之多、涉猎范围之广可以看出,李大钊的思想中确实存在不少日本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李大钊的早期思想历程中调和论占重要地位。李大钊调和观既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熏陶,同时还与新文化运动中的调和思潮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现代日本企业文化有稳定,节俭,团结,诚信等几个特点,而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必然有其滋生和成长的土壤,通过对日本地理,历史,思潮等和日本商业和经济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分析得出,培育出日本企业文化的土壤有地理因素,心学的影响,报德思想等等.除了地理因素,日本的心学,报德思想等思想多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国的儒家文化流传到日本,在日本广泛传播后,日本人依从自己的生活习惯,经济规律逐渐发展形成了石田梅岩的心学和二宫尊德的报德思想,这两种思想直接影响了日本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使日本商人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日本现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企业的文化现象的进行总结并分析,来探究日本企业文化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选择.德育作为思想文化的表达形式之一,其发展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日本社会已形成多元的社会文化存在.多元文化对日本德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日本德育也体现出多元化特征.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日本德育与多元文化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5.
张同乐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试论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燕赵文化渊源》一文中指出,地域文化对李大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1889年,李大钊生于河北乐亭县,大约至1913年他自天津含愤东渡日本留学,24年内,李大钊始终生长在燕赵文化的氛围内。燕赵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特别是乐亭县域文化对李大钊影响极深。乐亭皮影戏是乐亭县一带的著名民间傀儡戏剧艺术,是中国皮影戏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的早期文章,援引了日本学者和国内学者的一些观点,甚至是较多地引述了别人文章中的某些段落,被称之“援引”。这种援引,不能简单地看作李大钊对他人文章的“抄袭”,而是由许多原因所造成,是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吸取养料、去粗取精的必经阶段。今天的人们,更应该关注李大钊思想演变的过程和脉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李大钊在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并非偶然。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李大钊曾经发起反基督教运动,并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过深入地研究。然而,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李大钊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和认识,却有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早期李大钊曾经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虽然没有加入任何宗教,但是其留学生活及留学时期的思想发展却一度深受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是李大钊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途径,对他后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慢慢走入了现代社会,是西方全盘化的标志,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日本的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在女性形象这一方面。随着文化的发展,日本也开始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而且规定了夫妇同性等政策。这些变化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比较明显,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作品来分析日本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移植和模仿中国文化的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前期,不仅魏文帝曹丕的"文章经国"思想成为其统治者的兴邦治国理念,且官学教育中的汉诗文教育也盛极一时。随着中国文化影响的削弱,"文章经国"思想受到日本文化本土化风潮的冲击,并最终导致官学教育中的汉诗文教育的衰落。这昭示着日本文化和教育民族独立进程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关于文化的精辟论述,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重大创新发展,研究意义重大。近三十年来对李大钊文化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大钊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内涵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的价值意义研究。通过概述和评析李大钊文化思想研究的现状,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李大钊文化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术界对黄遵宪的研究,着重于从其著作探讨明治时期的方方面面,国内的研究也多倾向于其与日本的关系。中日学术界都指出,在诗歌创作上,黄遵宪明显受明治汉诗的影响,而忽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及传统文化对其杂事诗创作的内在作用。《日本杂事诗》虽是旅日的产物,但黄遵宪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和对乡土文化的深刻体验。使其旅日诗歌不时出现中国风物,传统诗词意象和创作手法则贯穿其中。此外,黄遵宪心怀家国.受杜甫诗史书写精神的影响.其诗多以时局、变法和兵防为内容。而这也是日本杂事诗多书写乡土风物和祖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郭沫若早期诗歌与日本佛教意识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日本佛教的涅榘意识、怜悯众生、以和为贵、内心自悟等意念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影响很大.郭沫若诗歌中的日本佛教意识与他留学日本并以日本文化为诗歌创作的观照相关,也与他自幼喜爱唐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日关系日趋紧张时期,曾发表了大量日本批评和日本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体现了其日本认识。周作人执着于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往往从文化的角度来寻找对日本的政治行为的解释,这使他的日本认识显示出文化批评视野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陶晶孙,中国现代文学家,其在日本的影响胜于中国。针对日本战后文学及社会对战争罪责的“暧昧”态度,陶晶孙在一本《给日本的遗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社会中的“暧昧”情结,批判了日本国民的劣根性,让日本学界汗颜和警醒。伊藤虎丸评价陶晶孙,说他的批评是从文化根底上,对战后日本进行的“全方面的思考”,是值得日本学界尊敬和信服的。  相似文献   

15.
李根源是我省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是云南近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1927年.李根源隐居苏州,而伟大的抗日战争激活了他的政治生涯,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宣传、组织民众,深入滇西前线,贯彻了知行统一的民族气节观,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对滇西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鲁迅很少谈及日本和日本化,周作人一生把日本化当作研究对象。探讨二在异化选择上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鲁迅和周作人,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异化的选择与研究、交流与传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戴季陶根据自己多年对日本问题的观察与研究,明确指出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神权迷信盛行的、封建专横的国家,明治维新及日本政党政治的建立并非民主潮流使然,日本文化与文明也相当幼稚。他在中日关系问题上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正批判。这对近代中国人认识日本和了解日本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筷子这种取食工具分析日本文化的内涵。日本和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和筷子文化圈。从中国引入日本后筷子后在饮食生活中得到普及和发展,并产生了独特的筷子文化。筷子的长度和形状也进行了改造,与中国多用竹筷子不同,日本筷子多木制、稍短、尖头粗尾,更好的适应日本饮食多生冷、分餐制的特点。日本筷子还因使用者而有所区别,有儿童专用筷、成人专用筷、客人专用筷,还分男女筷。公用筷和方便筷的产生都缘于日本人认为筷子用后灵魂会停留在上面,不能让别人玷污了自己的灵魂而使自己遭受灾祸。在筷子的使用上有多达几十种禁忌,其中除了不雅举止外,有的还和葬礼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松崎鹤雄(1867—1949)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版本目录学家。其人生经历复杂,青少年时代在日本学习英国语言文学和汉学,打下良好的治学基础;曾在大阪任报社记者,亦曾短暂滞留中国上海;后来到长沙,师从叶德辉等名家学习汉学,并深得叶氏器重。松崎鹤雄后半生在中国度过,其间住大连最久,曾供职于日本殖民当局治下的满铁图书馆,直至日本投降后方才回国。松崎鹤雄一生学问渊博,精于版本目录之学,著述颇丰,其学问受到中日学者的肯定乃至敬佩。松崎崇尚中国的经典与文学,对中国文化颇有感情。把他的行事如何纳入近代日本侵华的进程来考察,是一个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刘文典对于日本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是刘文典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源。他不仅体现了刘文典深切的爱国情怀,同时以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认知力以及超前的判断力,就日本问题研究(日本学)、如何处理中日关系以及如何判断时局发表了大量服务抗战的文章。重温这些思想成果,对于如何认识与处理中日关系、树立自强自立、知彼知己的求进心态、警惕日本右翼思想与军国倾向、理性务实处理中日纠纷的做法都具有借鉴与启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