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青海科技》2014,(3):80-83
<正>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总量4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600~3800亿立方米,占农业用水量的90%~95%。农业节水对保障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文摘     
我国被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北京居国内严重缺水城市之首据《城市导报》报道,二十一世纪城市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宣布,中国年人均用水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联合国据此已把中国列为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据了解,中国目前年用水量为4500亿立方米,其中年农业用水4000亿立方米,城市与工业用水500亿立方米。由于中国水资源的不足,农业年缺水量约300亿立方米,城市与工业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我国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约3亿亩,每年损失粮食250亿~300亿千克,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李昌健说,目前我国每年农业用水量为3800亿~40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8%左右。据介绍,目前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的制约。在18.37亿亩耕地  相似文献   

4.
沈振荣 《资源科学》1986,8(4):18-26
根据1979年统计,我国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其它用水总量为4767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4195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88%。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农业用水量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美国1979年统计,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48.6%;苏联1969年统计,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59%;日本1965年统计,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72%。就我国而言,大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与现状当前我国农业正加快进入智慧农业生产阶段,智慧农业是通过智能监测、远程控制等手段,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管理,根据检测数据指导生产、按需配给,减少化肥、农药、水资源等使用量,节省人力物力,增产增收,实现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农业革命。中国水资源总量28124亿立方米,排名仅居世界第6位;中国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世界排名第121位,属于13个缺水国之一。中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  相似文献   

6.
《大众科技》2008,(4):5-5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农业用水方面,一方面是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还有大量的劣质水资源,没有得到安全、有效、规范的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污水排放量已达693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1.5倍,预计2030年将增加到850~106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分析表明: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有限的水资源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尽管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但是水的利用效率较低,节水潜力大。当前西北地区人均社会用水量868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4立方米,2002年西北地区万元GDP用水量高达1433立方米,全国为537立方米。这与该地区以农为主,农业高耗水、低产出的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农田灌溉节水是关键。只有通过大力提倡节水、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适当增加新的水源,该地区的水资源才有可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近期用水特点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黄河流域近年来用水出现以下特点 : ①用水总量稳定 ,用水对来水丰枯情况并不敏感 ,但用水量超过了允许开发利用量 ,处于不可持续的暂时均衡状态 ; ②行业用水结构变化缓慢。农业、工业用水基本稳定 ,生活用水量呈增加趋势 ,但由于生活用水比重小而对总体用水结构影响不大 ; ③在上中下游用水结构中 ,上游用水量略有上升趋势 ,中下游用水稳中有降 ; ④总体用水效益较低 ,但黄河中游的用水效益较高。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 ,黄河流域的可供水量为 4 80× 1 0 8~ 5 1 0× 1 0 8m3 ,黄河流域的用水将根据现有水资源分配方案的改变与否呈现不同的趋势。如果坚持现有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用水的地区和行业结构变化将十分缓慢。如果加强水资源管理 ,实施水权水价新法规 ,重新调整水资源分配方案 ,用水结构会发生较快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孙思奥  汤秋鸿 《资源科学》2020,42(12):2261-2273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亟需开展水资源需求管理,以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二级流域为基本单元,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方法分析2003—2015年黄河流域用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流域用水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黄河流域用水量占比全国用水量8.0%~9.3%,年用水总量呈现上升趋势,而人均用水量则呈下降趋势。②各二级流域用水量随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不一致,人口与人均GDP增长为用水量增加的主导因素,用水强度降低与产业结构升级能起到抑制用水量增长的作用。黄河二级流域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显著,用水强度对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的影响最显著,各因素对二级流域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的影响逐年减小。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需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预测》1983,(Z2)
太原地区是煤炭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生活和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1950年为0.03亿立方米,1960年为1.1亿立方米,1970年为2.58亿立方米,1980年为2.9亿立方米。太原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比解放初期增长97倍。1980年供应的地下水占供水总量的79%,河水占16%,泉水占5%。七十年代初,太原市大量发展深井作为工业水源,郊区也开始打深井。1972年以后,错误  相似文献   

11.
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会出现大幅上升,在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农业用水势必减少,而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因此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赵延风 《今日科苑》2007,(20):224-224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根据水利部现有数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总用水量约为7000亿——8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政策     
《华夏星火》2011,(7):5-5
国务院 2020年中国用水总量“红线”锁定6700亿立方米 自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定义了“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的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以后,这“三条红线”从全国到地方该怎么划定,成为各界一直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要求,国务院日前就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意见。主要目标: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海良  徐佳  王普查 《资源科学》2014,36(2):334-341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导致资源被集约化使用的同时,耗用量却显著增加。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探讨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全国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格兰杰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提高7.68%,而总用水量将提高0.58%;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全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对此,提出从技术节水、结构节水和生活节水三方面挖掘节水潜力,以及从生态增水、国际市场购水以及虚拟水贸易三方面增加水资源供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导致资源被集约化使用的同时,耗用量却显著增加。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探讨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全国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格兰杰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提高7.68%,而总用水量将提高0.58%;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全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对此,提出从技术节水、结构节水和生活节水三方面挖掘节水潜力,以及从生态增水、国际市场购水以及虚拟水贸易三方面增加水资源供应。  相似文献   

17.
姜文来 《华夏星火》2014,(11):11-1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目光向农业用水聚焦。农业用水权对农民和国家粮食安全来说都占有重要地位,但纵观我国农业用水权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用水权法律地位不清。2002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法律,该法规定了一系列制度,如水资源规划制度、水资源调查评价和论旺制度、水量分配制度、水资源调度制度、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农业灌溉水源、供水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占用补偿制度、水事纠纷处理制度、水政监察制度等,尽管这些制度与农业用水权密切相关,但没有从权属上界定农业用水权,甚至连“水权”的字样都没有提到。  相似文献   

18.
柳雅文  赵旭  刘俊国 《资源科学》2016,38(10):1914-1924
最终产品本地用水指支持最终产品生产所需的本地水资源,该用水指标能够反映最终消费和产品供应链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因而开始被学者所关注。本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区,采用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核算天津市的最终产品本地用水量,并用结构分解模型对其变化情况进行驱动力分析,进而探究了社会经济层面上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2-2012年间天津市最终产品本地用水量增加了6%(1.1亿m3)。人均最终消费效应是其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直接用水强度效应和最终消费部门效应是抑制其增加的主要因素;从产业部门来看,农业部门的最终产品本地用水量最大,但工业规模的扩大是导致最终产品本地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天津市可以通过减少出口高用水强度产品、提高出口产业用水效率、提倡本地居民改变消费结构和将最终产品本地用水和水足迹等指标融入企业绿色核算体系等方式减少天津市本地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  相似文献   

19.
开封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2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干流,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开封市主要的地表水供水工程为境外引黄河水灌区。对开封市的水文水资源特点、用水结构、用水定额、用水效率、节水方向、节水措施进行分析,依此来分析开封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水,洗漱需要用水,保护体力需要用水等等,而且在生产中也离不开用水。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随着人们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总量在逐渐的减少,而且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造成水污染,长期下去,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很不利。因此,要重视水资源的使用。对于利用水资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