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九月新生报到时,一位家长领着孩子到办公室说:“王老师,这几年我和妻子忙于生意,孩子没有管教。多‘穿小鞋’,别‘戴高帽’,该说就说,该骂就骂,就当是自己的孩子。”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确实如他父亲所言:懒惰、散慢、怕吃苦。床铺每天乱七八糟不愿整理;轮到打扫宿舍教室,或者借故走开,或者胡乱划拉几下;学习上遇到难题不想动脑子,作业要么不交,要么敷衍了事;夜里查宿舍,见他有好几次借口回家而通宵泡网吧。我多次找他谈话,对其严厉批评,指出这样做的危害;并不断地给他“穿小鞋”,安排班干部督促他收拾床辅,…  相似文献   

2.
我儿子今年未满9周岁,有好多次我发现他在睡前或醒来时趴在床上蠕动,有时还喘着粗气,当他发现你注意到他的时候就会很不好意思。有时白天他还会躲到别的房间去趴在床上,当你无意中走进房间时,他就会做一些反常的动作,像是在掩饰着什么,表情很尴尬。我看了好多书,都是大概介绍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生理反应。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和介绍所说的手淫很相似,而且已经形成习惯,大多数文章都是粗略的介绍了这种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行为过度的后果,而对怎么样去预防和正确地辅导没有详细的说明。我的孩子还未满9周岁,他的年龄和书上所说的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还有一定差距——他还太小,这让我非常担心。还不敢直接和孩子去说这样做的害处,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走上身心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爱是教育的总根",用爱去温暖孩子,用情去打动孩子,我们的教育才能直达孩子的心田,引导他们快乐成长.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明白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4.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今天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几乎不见了踪影。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想着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想到父母;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相似文献   

5.
许多家长反映,如今的孩子吃不愁,穿无忧,用无虑,可是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孩子仍不满足,看见同伴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就口馋心动手痒,总是缠着家长也去买.拒绝吧,生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满足吧,又怕助长孩子贪图享乐的思想.唉,真是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6.
《青海教育》2004,(5):48
1.教育孩子要从根本入手,如果用我们现在家长的那种高度社会化的思维去对待来自自然的孩子,教育注定要失败。2.教育孩子是一门神秘的科学,目前我们对此知之不多,对孩子的心理要把握到火候,采取的措施要恰当,使用的语言要到位,就要靠我们自己的摸索。3.家长和孩子没有人格意识上的平等,就会在精神上被对方驾驭,双方的交流就会很困难,更不会有实质上的沟通。4.遵循自然法则,不要用“下岗”、“失业”之类的词去恐吓压迫孩子,否则,好孩子也会变成坏孩子。其实坏孩子和好孩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家长和老师是一个核心因素。5.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一个可以让你静下心来读书的好地方,一片能使你心灵自由徜徉的广阔海洋,一方能使你洗尽铅华、超越现实和自我的精神圣地。在加拿大,经常可以看到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她们要让孩子从小就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完成他们的“人生第一课”。而我的学生,直到一  相似文献   

8.
何玉明一个下午,一群孩子突然在下课后围着我:“何老师,这水井坊到底有什么重要价值呢,为什么我们这里叫水井坊社区呢?”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们:“老师也知道得不很清楚,只知道水井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不过我猜网上也许有,你们去查查吧!”就是这一句不经意的话,拉开了一连串故事的帷幕。几天后,一群人兴冲冲地拿着一叠资料,炫耀似地在我面前晃了又晃:“何老师,你知道水井坊为什么出名吗?因为它是中国199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拿过来一看,原来水井坊是中国惟一完整记载了古代酿酒过程的作坊,它最早可追溯到元明时期,…  相似文献   

9.
“孩子,好长时间没有收到你的信。你很忙,可能顾不上给家里写信,妈替你写好了,你只需在括号里打个钩寄回来就行了。最近身体好()一般()不好();学习累()一般()不累();有钱()缺钱()……以上是2002年12月12日武汉理工大学某学生收到的一封“奇特”的家书。由于孩子长期不给家里写信,母亲思子心切,便拟了一封“填空信”,让孩子对号打钩再寄回家去。这一方面体现了一位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拳拳之心,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懒于动笔“音书断”的状况。据该校一项调查表明,眼下大学生家书平均不超过300字,…  相似文献   

10.
男孩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了.暑假里,父亲却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送男孩去旅游,也没有奖励他电脑和手机,而是把男孩送到市中心的一家快餐店去打工,每小时3元钱.男孩有些不情愿——这样的报酬,对一个城市孩子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诱惑.  相似文献   

11.
一大早,正擦着教室的窗户,听见有人叫我去办公室接电话。谁会这么早给我打电话呢?我有些纳闷。拿起话筒,电话那头传来了小微妈妈的声音。她告诉我,孩子发烧两天,病已经好了,但还不肯来上学,硬是犟在床上不起来,无奈才跟我通电话,想寻求我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姥姥因为我没有“父爱”而格外地心疼我. 看着邻居的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在院子里走,姥姥就会很夸张地转移我的视线,不是领我去买个冰棍,就是给我几分钱去看会儿小人书.以我现在的理解,这种内心的痛大人比孩子痛多了.  相似文献   

13.
妹妹一家在日本生活多年,最近妹夫决定在国内发展事业,一家人便回国常住。妹妹的孩子辛子,和我的女儿同岁,两个孩子一见面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前几天,我和妹妹想带着孩子去郊外游玩。听到这个消息,辛子饥饥渴渴问了很多问题。我嘴上回答着她,心里却想:小屁孩竟瞎操心,到时候带你出去玩就是了。
  转天,辛子递给我一份出游计划书。没想到,她为即将到来的“微旅行”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包括同行人员、出行时间、郊游地点、主要活动、需带物品等。  相似文献   

14.
许多家长都被“如何育子”这个问题困扰着。过于苛刻、管教太严有可能使孩子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也可能使两代之间产生代沟;过于放纵、宠爱娇惯更有可能让孩子变得娇气、任性、脆弱、自私。怎样把握好一个“度”就成了关键所在。我的一个同事在这方面颇有心得,他总结了一套方法——孩子可“娇”不可“惯”。在他看来“,娇惯”一词有两层含义“:娇”是宠爱、疼爱、关爱“,惯”是放纵、放任“、放一马”。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要说不宠爱孩子那是瞎话,没有一个家长不疼爱关心甚至护着唯一的“独苗”,除非他(她)的心不是肉长的。但这种…  相似文献   

15.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一直把这句教育家的名言装裱在案头最醒目的地方。随着自己从“为人师”到“为人母”的角色转化与融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从  相似文献   

16.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对于委托他人来接孩子,教师往往不放心,担心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 (委托书附后 ),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既可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某日委托他人代接…  相似文献   

17.
记得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自由提问。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文最后一句说‘老师,我一定照你的样子去做!’为什么不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分别吗?”这个问题备课时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现在想想,似乎有点区别。我没有否定这个问题,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顺口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这里为什么不说照你的意思办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沉思片刻,有人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就是照您的话去做,照您的样子去做就是学习你的做法,把您当作榜样。”“照着话去做的效果好,还是…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我跟一位设计师朋友聊到孩子的一些事,他说当他的孩子跌倒了,他会说:“自己爬起来,不要哭!”“自己爬起来很好,可是,跌倒了,会痛!可以哭!”我这样回答他。我的朋友笑了,大概也体会到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有些“违反人性”。连忙改口说:“好吧!我会跟我女儿说可以哭;我儿子是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职业》2003,(2):50-51
在妈妈眼里,我一直是个很懂事守规矩的孩子,我自己也没想到,我会陷入恋爱中。磊是个帅气的男孩,样子有些酷,有着黎明似的独具魅力的双眼和陈冠希似的吸引人的笑容。他很调皮,学习成绩像过山车似的时而攀上顶端,时而跌入低谷。我活泼好动,在班上也是个醒目的女孩,和磊的接触自然比较多。在我们偶尔对视的刹那,我总会感到一阵莫名的心跳。我们的故事是从那个周末的晚上开始的。磊请我去迪厅。我头一次向妈妈撒了谎,说去同学家补课,妈妈丝毫没有怀疑我。在迪厅里,我和磊伴着强劲的音乐节奏跳了起来,当我们跳得正高兴时,我突然感…  相似文献   

20.
大班了,我看待孩子的眼光也越发不同了。第一,他们都长大懂事了.可以和我们成人有更多的交流。第二,和他们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舍不得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