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而教育的现代化要求师范教育首先现代化.正如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强调指出的:“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走在前面冲师的现代化搞好了,就为我国小学教育的普及、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因此,实现中等师范教育的现代化势在必行.中师教育的现代化,不但要解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而且要重视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配备和有效运用是实现中师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和标志,也是深化中师教育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必要环节.“电化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现代化教育”,电化教育的内涵是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外延属于现代化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1.“三个面向”要求幼儿教育必须现代化。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面向现代化是根本,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伸展,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三个面向”要求幼儿教育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羁绊,对幼儿教育体制、幼儿教育内容与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为实现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作出努力。2.幼儿教育现代化是幼儿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智能网络在教育面向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对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教育面向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自身要实现现代化,才能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高度概括了教育与现代化、与世界、与未来的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是从空间的角度对面向现代化的说明;教育要面向未来,是从时间的角度对面向现代化的描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世界发展的新动向,吸取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用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相适应;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满足当前的急需,更重要的是为下世纪做好人才准备.”三个面向”是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核心是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浅谈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思想季慧英付国玺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三个面向”指明了教育事业的总指针,其核心是面向现代化,实际也就是要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本世纪下半叶以...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教育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要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关键在于办好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育的改革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要现代化.语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绝不能脱离实际.”我认为,语文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途径有很多条.而沟通语文教育与影视文化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培养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具有现代科技意识和相关能力。这样的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中小学是为培养现代化人才打基础的,而幼儿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理应为人才奠基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学德育面向现代化刍议骆郁廷邓小平同志1983年在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南。教育面向现代化包括德育尤其是大学馏育要面向现代化。十几年来,...  相似文献   

10.
试论邓小平的现代教育观李兆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其中教育面向现代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要面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教育本身要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个...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10周年。“三个面向”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刻领会“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时代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归根到底是要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新技术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提出的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指教育要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十年前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对于当前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尤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题词中首要的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既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又要求教育自身现代化的转型变革,从而更快更好地  相似文献   

15.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朱丽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的,首先是在教育系统谈的。既然教育要“三个面向”,那么科技要不要“三个面向”?经济要不要“三个面向”?教育的“三个面向”跟其它的“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三个面向”的的核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是要了解和学习世界上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未来,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需要,为未来社会主义发展储备人才。因此,按照“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精辟概括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并以战略性眼光为我国教育事业制定了根本纲领和方针.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一钢领和方针,对于我国四化事业、对于教育改革都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面向现代化,这是“三个面向”的核心和主体.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则是现代化起飞的两翼.面向世界,是空间的横向立体观;面向未来是时间的纵向立体观;面向现代化,就是时空交叉、纵横交错的立体观.  相似文献   

18.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三个面向”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教...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首要的就是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课程结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认为中学化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正>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发展,是他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更精辟的概括。“三个面向”是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也是今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指针。“三个面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基础是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有两重含义,一是教育要为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进行改革,逐步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一九七七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教育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