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务"理"悟"理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好物理,应按照由"物"理、"务"理到"悟"理这三个阶段进行. 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含,以"物"提示理的真谛.这一阶段是感性认识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一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示“建设”的任务已经框架性完成,今后的任务就是如何在“坚持”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这一框架。为这个框架予以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界定,便凸显其发展取向的指导意义。“统分结合”就是“中国特色”框架之本,其价值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取向——“自由人联合体”——“分”于“自由人”,“统”于“联合体”。  相似文献   

3.
太阳进入双子宫。出生在这一期间的人,星座就是双子座。这个月的中天黄道星座是天秤座。  相似文献   

4.
我经常谈到,现在的小说太受制于现实主义;我一直在强调,任何写作者,写小说的过程就是一个弄虚作假的过程,就是弄假成真的过程,就是"真实的谎言"。这是小说的真谛。不把握这些,完全是在写报告文学,写记实生活文字。  相似文献   

5.
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志。其实,从广义的角度讲,课堂归根结底是生成的——教学过程就是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或者从前面到后面的过往,这当中,伴随着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生  相似文献   

6.
“淮南”这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地理空间的淮南、行政区划的演变中的淮南、淮南子、淮南王四大语义。广义的“淮南文化”就是根据这四个语义,研究在淮南的地理空间及行政历史沿革中发生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文章分析了淮南文化构成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1."精确数"和"准确数".   同学们知道"准确"和"精确"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显然,在数学中,"精确数"与"准确数"应该是一致的、等价的,"精确数"就是"准确数","准确数"就是"精确数".有的同学稍不留意,就会把"精确数"误解为"近似数",这是受"近似数与数的精确程度"有关的影响,错误地理解为"精确数"就是"取近似值以后所得的数".……  相似文献   

8.
苟宝 《教书育人》2007,(4):57-57
目前,有两"副校"的学校不在少数,我校亦是如此,而我就是这副中之一. 在原来每次上级检查的用餐圆桌上,我们两"副校"都要给"来宾"敬酒.只要副校长一出场,校长就会跟着介绍,"这是我的左臂和右膀,管理学校是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成长"手"记     
宽宽大大,骨节凸出,布满皱纹,青筋和血管凸现于手背,与手心那交错的掌纹相映--这,就是父亲的手,现在的手. 母亲告诉我:婴儿时,就是这双手天天抱着我,哄着我,帮我洗澡,喂我喝奶,替我换尿布……但,这已全然不在我的记忆中了.  相似文献   

10.
考生的志愿,除了大学.就是专业的选择,这两者在志愿中都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班,有一件事让我十分头痛.这就是关于"老杜""小杜"和"阿杜"的区别,那可不是唐朝诗人杜甫和杜牧的区别,而是我和同学杜奕侃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周梅芳 《职业技术》2007,(11):30-31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校管理者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13.
"字"得其乐     
成功就是ABC——能力ability,突破break与勇气courage——这是我发表在《中学生心语》上的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又要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就必须在精讲巧练上狠下功夫。那么,我们该怎样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讲解呢?1.讲精华。所谓精华,从内容上说就是文章中本质的东西,从写作上看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这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例如《古井》一文的精华就是末尾的一段文字,抓住这一重点精讲,在一课时中,不但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丰富了词汇,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2.讲规律。就是结合课文讲一些读写中带有普遍性的知识。如三年级的学生开始阅读一些较长的文章,并开始练习命题作文,写一些简短的记叙文。但是,他们现有的…  相似文献   

15.
初中英语语法的重点之一就是现在完成时,而这一时态又是英语时态中较难掌握的一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对这一时态感到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6.
释意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在理解意义之后便将之与语言形式分离。这就是塞莱斯科维奇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正是依据这一假说,塞莱斯科维奇提出了的口译过程三阶段理论。该文对释意理论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分析。由于该假说涉及到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清楚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相信人们围绕该假说的激烈讨论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个安定的乡村社会,一个团结的基层组织是重要前提。在这方面,河北省青县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的做法就是:  相似文献   

18.
江南在哪里?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越过长江,一路向南,岂不就是江南了?然而,事实是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也没有达成一个关于江南范围的共识,这对于我们深入而全面地研究江南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你见过不翻不耙就播种的庄稼地吗?你见过这茬庄稼和上一茬秸秆长在一起的农田吗?你见过收了粮食秸秆照旧撂在地里不管的农民吗?在山西临汾、寿阳的一些地方就是这样,别看今年山西大旱,很多地方减产,可这两个地方的麦子照样又是大丰收.每亩地多收三五成不说,就是遇到今年春天的一场场大风,这里的尘土都比别处少刮起60%.多了粮食又少了尘土,山西的临汾和寿阳难道有什么种地的法宝?简单说,这个法宝就是一种农耕技术--免耕法,也叫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中的“者”用法灵活而又复杂,在这诸多用法中,有一种用法值得我们特别提出,那就是作后置状语或后置定语的后置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