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刁〈从。这句话正好验证了“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作为班主任老师,其个人人格修养给学生留一厂的印象最为深刻,老师的鼓励和关爱对青少年树立自信和奋发向上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老师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将直接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退缩行为,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因此,作为班主任,你说的每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一、充分研究学生。新手班主任开展工作时,第一件大事就是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把学生的情况彻底吃透!学生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成绩好坏、思想品质、交友圈子、在家表现、父母文化素质及工作情况等,都要在你见到他们之前了解得清清楚楚。“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你一定要相信!  相似文献   

3.
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带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也接触过许多家长。多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孩子们在进学校大门之前,身上早已烙印着各自家庭教育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做得好,学生一生难忘,做得不好,学生终生遗憾。”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两年前,有位老师和我们说过一件事,他受远方朋友的委托给一位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按她父母的意向,叫她填报师范专业比较理想,但总是动员不了她,她说:“只要不当老师,什么我都可以报。”问她为何不想当老师,她笑着说:“看到我们班主任做工作那么辛苦,背后许多学生还恨他,想到这我们就不想当老师了。”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深感做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何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减少学生的“恨”,如何使学生对老师的“恨”转变为“钦敬”,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认为可以从改变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从“以人为本”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连士华 《辅导员》2014,(14):102-102
从毕业,就当语文教师;从当教师起,就担任班主任工作。回首自己的班主任生涯,甚慰的是,有三点收获。而这三点收获,恰是对“让每一个学生绽放生命的精彩”这一教育理想的诠释。一种信念:相信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相信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带点不屑,直到接触了一位特殊的学生——张晓磊。  相似文献   

6.
姜小英 《江西教育》2005,(10):32-32
当了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带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也接触过许多家长。多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孩子们在进学校大门之前,身上早已烙印着各自家庭教育的痕迹。所谓有问题的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是进了校门才有间艇.而是在进校门之前就有问题了。因此,要做好这类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说服家长.力求家长配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圆满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7.
所谓“士气”就是士兵的作战意志。纵观历史,很多事实都可以证明,高昂的士气的确是一支军队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班主任,既是育人者,也是班级的“指挥官”,学生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就是要看“指挥官”是否带“兵”有方。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学生士气的提高,在班务工作中,应善鼓士气,抓住士气不放。一、要重视自身士气对学生的影响“为师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家孔子的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恒久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要让全班学生聚精会神、情绪激昂地投入学习,就…  相似文献   

8.
由于几千年的“上智下愚”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统的意义 上,主要指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赐予,并且这种赐予似乎都是教师通过声音方式,从口里“ 讲”或“说”出来的,声音充斥学生周围,“听”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不能 体罚学生了,教育似乎就等于“叫”:教师的讲课声;校长的教导声;班主任的批评声;父 母的唠叨声,特别是,有的班主任坚信:“说你听、你就听,不听也得听”。学生们大多生 活在一个声音世界,在有的教师眼里,似乎一个个学生除了耳朵,什么也没剩下,这句话对 不对,老师可以扪心自问。一声音在传递…  相似文献   

9.
快乐的时刻     
<正> “我姓林,对你们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会‘明察秋毫’。”这是新班主任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我趴在教室角落最后一排的桌子上,懒懒地看了她一眼.心想:你真那么神通广大?你会知道我近视吗?会知道被“遗忘”的我渴望关怀吗?会知道……  相似文献   

10.
“冰冻曼尺,非一日之寒。”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不放松每一个细节。这样,无论什么样的“灰”学生都会“亮”起来。  相似文献   

11.
每当读到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时,我就想起当年做班主任时发生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2.
所谓的“角色突变”就是指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其思想意识会有不同的侧重,由于角色的变迁,其行为表现也有质的改变。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的角色变化:班主任学生、班主任与学校、班主任与家庭。现代整合教育理念求班主任工作在这三方面达到有效的统一。一、班主任与学生———引导式的朋友“你住校的事情忘记跟我说了吧?”“不是的,因为怕你,我不敢说……”“我并未批评过你,更未碰过你,为何怕我?”“以前的班主任都非常凶,我不敢说一句话,再加上我一个不起眼的学生,他们也很少找我谈心。我以为你也是样的……”这是我与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五不”●江苏孙永明一不要罗嗦。有些道理学生已经懂得,可有些班主任唯恐学生不知,重三倒四,没完没了,总想达到强化教育的目的。殊不知重复罗嗦会使学生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的抑制,你越说,他越不听,一副漠然置之的神态,甚至讨厌。二不要揭短...  相似文献   

14.
对于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我不由想起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写一个“爱”字,而不是“恨”字。这句话对于班主任做好后进生转化大有裨益。通过本人多年班主任工作,我认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画杨桃》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讲述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其中老师说的一段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其内容是这样的:“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是这样教学这段话的:师:读一读,这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几层意思?生:(读后)这段共有四句话,主…  相似文献   

16.
表扬的艺术     
记得有一本书上说过:“作为一名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作为一个在初级中学任教快十年的我来说,对这句话是感受颇深的。也正因为这句话启发了我,这些年来,自认为在教学工作中无论面对哪一个班,都能得心应手且教学效果不错,我想与这句话是分不开的。作为初中学生,他们此阶段的情绪是最不稳定的时候,正因为这种不稳定,导致了他们时时需要一种尊重、一种信任,从而来支撑他们易受到伤害的自信心,表扬在这个时候,正是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但是,怎样真正做到恰于其分地实施你的表扬,使你的每一次、每一个表扬都能发挥出他最…  相似文献   

17.
在第九期的《这句话应删掉》一文中,詹利平老师认为《她是我的朋友》中第一句“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应删掉,并列出了其存在的四大弊端。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根据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句话还是不删为好,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一位和学生难以达成共识的青年班主任的肺腑之言,这句话也道出了当前很多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艰难。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班级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我校提出了“心理周记”这一概念。两年来,我们通过每周一次的书面心理辅导有效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使之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校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工作中的泪水效应上思县公正中心校黄天勇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件无敌的武器,一件是柔情,一件是泪水。”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班主任工作中,尤其是在转化差生思想过程中,常常遇到很多棘手问题,如有些差生真可谓“朽木不可雕也”。但人非草木,班主任的柔情、...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感慨万千:“水的状态取决于水的温度,人的状态取决于人心里的温度。”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有一百条;而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中必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动之以情,唤回学生的自尊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持之以恒,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真爱是不求回报的,但任何时候都会获得回报,你往往会感动于你付出真爱后所获得的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