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0年级(女生)基本知识体育运动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为今后参加工作和进行社会实践做好准备,以及协调发展未来母亲机体的手段之一。女生从事身体训练时的卫生学。学龄初期儿童课外锻炼的特点。技能、技巧、身体素质的发展体操(16小时)。队列练习一行进间转体180°。  相似文献   

2.
通过社会学、女性学的社会性别视角,对我国目前的体育人口结构进行分析和审度.研究认为,在男女两性儿童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进程中,由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中不同性别角色的生产和再生产造成了两性性别角色差异,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两性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形成了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特别是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国际体操运动的发展,从事体操训练的运动员年龄较以前显著小了。在全国不少业余体校中,许多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参加了业余训练。他们中有的进入了我国体操运动的先进行列,成为我国体操运动的后起之秀。为了探讨体操训练对儿童机体的影响,我们从1973年开始先后对北京体育馆业余体校体操班26名女儿童进行了一些医学观察,现将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儿童中选拔优秀苗子,是提高体操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操高峰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具有灵活性好和可塑性强的特点,较适宜早期训练。通过对儿童优秀体操运动员的人体测量研究,经常更新原始数据和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形态选材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选材问题。我们对参加我省1980-1982年业余体校体操比赛的男子儿童体操运动员119人的身高、体重等21项身体形态指标和两项灵敏度反应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探讨了优秀儿童(男)体操运动员的形态特点和灵敏度反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内涵与外延的基础理论入手,多角度地诠释了速度力量的特殊性。对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特征、体操速度力量训练种类的划分、儿童女子体操生理负荷特征、速度力量训练与动作结构、时间、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提出了儿童女子体操速度力量训练方法的创新,运用悬吊训练法对体操速度力量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旨在为深入研究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基本体操     
G831.014.86 20034766浅谈体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刊,中,I]/谭建军(长沙市长郡中学)//辽宁体育科技.-2003,25(2).-26(XH)体操//心理训练//运动员//意志//影响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取胜,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应运用各种方法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G831.03 20034767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形态、机能、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刊,中,I]/洪葵(沈阳市皇姑区少年宫),李庆华(辽宁省体育运动学校)//辽宁体育科技.-2003,25(2).-24-25 表4(XH)幼儿体操//形态//机能//素质//影响  相似文献   

7.
儿童训练     
目前,在国内外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中,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提前了(如体操、游泳和花样滑冰等)。这一趋势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于训练工作来说,运动员开始训练的时间肯定也必须提前。这样儿童所接受的训练将在方法、数量、强度方面与成人的训练相近。由于儿童的有机组织与青少年、成人的有机组织相反,不仅很不稳定,而且很容易适应外界的刺激,因此迅速提高成绩是可能的。但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采用符合儿童运动需求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组受试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跆拳道训练。研究严格遵循肌肉适能的指标测试方法,根据握力、立定跳远及仰卧起坐测试数据的变化,并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横向对比,与自身的纵向对比,来揭示跆拳道训练对儿童肌肉适能影响。为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为儿童提高身体素质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是探讨跆拳道运动对儿童柔韧素质的影响,为儿童提高身体素质提供科学的锻炼手段,同时为跆拳道运动对儿童健身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研究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实验组受试者实施为期4个月的跆拳道训练。研究严格遵循柔韧素质指标测试方法,根据坐位体前屈测试数据的变化,并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横向对比,与自身的纵向对比,来揭示跆拳道运动对儿童柔韧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实验组实验前、后相对比及和对照组相比,柔韧素质测试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梁 《拳击与格斗》2023,(11):37-39
跆拳道是一项以搏击、对抗为主的竞技体育运动,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要求极高。软梯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步法敏捷性,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且软梯训练使用的器械都是便携式的,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可以适应大多数的训练环境,因此,软梯训练在跆拳道专项训练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文章从软梯训练法在跆拳道专项训练中的价值、原则及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本体操练习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俞继英  张洁 《体育科学》2000,20(2):75-79
作者旨在应用国际通用的“韦氏学前及学初智力量表”评价基本体操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由186名幼儿智商测试结果显示:参加基本体操练习半年以上的实验组幼儿,在言语、操作和总智商的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操作智商,差异呈高度显著性。此结果说明基本体操练习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可辅助幼儿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规则变化对比赛的若干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跆拳道是发源于朝鲜半岛的武道运动,从走上竞技体育舞台开始,就十分注重按照竞技体育特点对自身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竞赛规则的合理改进是竞技体育项目完善的特征之一。跆拳道规则自1973年第一稿出台后,在30年竞技比赛实践中,较大幅度修改达10次之多。规则的完善促进了该项目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的发展。研究现行《跆拳道竞赛规则》特点及其规则变化对比赛的影响,有益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深入理解跆拳道项目,尽快适应现行规则,使训练方法手段有更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邢震宇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3):70-71,125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多样化趋势。文章通过对跆拳道的技术、精神魅力以及练习跆拳道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的论述,并将跆拳道与同类项目(拳击、散打等)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跆拳道运动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建议高校体育课应该积极开设跆拳道课程。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0级运动训练师资方向跆拳道专业班的学生体能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文章根据跆拳道项目的机能代谢特点和腿法、步法以及拳法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对跆拳道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进行研究,为合适的体能训练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在跆拳道专项体能训练中身体体能训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速度力量柔韧耐力各个方面的结合更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跆拳道专项学生素质训练、速度训练、灵敏训练方法多样占有很大比重,而灵敏训练、耐力训练则需要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跆拳道在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道路上光彩夺目,同时关于跆拳道的学术研究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中,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更成为了体育学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完善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的范式、研究方法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日后跆拳道史学研究的方法提出建议。研究得出:迄今为止韩国的跆拳道史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片面性及合理性的问题。韩国跆拳道的史学研究可分为跆拳道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两方面,对跆拳道形成过程方面的研究可采用考据、历史比较法、口述史方法对跆拳道第一代传习者以及最初的技术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对跆拳道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可采用历史比较法、统计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等,对跆拳道发展过程中的竞技化、海外传播等领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镇江市少年儿童健美操培训基地的90名7-12岁队员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参考有关少儿健美操、体操、艺术体操等项目启蒙训练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组合是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前提。在启蒙训练中必须从少儿生理发育等特点出发,合理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还要克服现在少年儿童学生压力重,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文化培养所涉及到的抢时间问题,争取能够达到良好的事半功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把运动员踝及足部、小腿部分、膝关节部分、大腿等部位在跆拳道项目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跆拳道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对于跆拳道训练中或者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从生理特点、各部分病因以及损伤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理有效的恢复性练习方法。指导教练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损伤后的训练,加速运动员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对1985年以来各版国际艺术体操规则的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规则的变化特点,对2005年至2008年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新规则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可以概括为:(1)加大了完成分值的评分权重;(2)取消了联合难度动作,可使成套动作中单个难度数量下降到18个左右;(3)对器械技术的要求更高;(4)进一步强调了“创新”作为艺术体操的生命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11个不同运动专项男大学生跟骨超声骨量进行研究,为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科学运动训练提供骨密度方面的资料。结果显示:田径、游泳、羽毛球、网球专项大学生跟骨超声骨量STI值高于同性别青年组平均值,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体操、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跆拳道、柔道专项大学生跟骨超声骨量STI值低于同性别青年组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得出不同运动专项、运动强度对我省体育院校男大学生跟骨超声骨量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横向研究设计,考察儿童体育活动的家庭代际传递效应,以及家庭亲密度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家庭亲密度量表(学生版),对662组家庭(儿童年龄11.95±2.091岁,男生49.40%;父亲41.67±3.942岁;母亲38.92±2.787岁)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父亲体育活动、母亲体育活动、家庭亲密度分别对儿童体育活动的正向影响显著(P<0.001),并且,分别解释了61.0%、25.4%和19.7%的变异;父亲体育活动、母亲体育活动不仅对同性子女体育活动的正向影响显著,对异性子女体育活动的正向影响也皆达显著水平(P<0.001);在父亲体育活动或者母亲体育活动影响儿童体育活动时,家庭亲密度皆具备中介效应,并且,中介效应量分别为9.2%和10.9%。结论: 儿童体育活动存在家庭代际传递效应,而且,父亲体育活动、母亲体育活动对同性或异性子女的体育活动皆具积极的促进和引导功效;父亲或母亲积极的从事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家庭亲密度,进而改善儿童体育活动状况,并且,相较而言,父亲更易通过行为表率而实现儿童体育活动的家庭代际传递,母亲则更易通过营造亲密的家庭关系而促成儿童体育活动的家庭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