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年制小语第一册第15课看图学文教材《秋天》是小学生入学以来语文课上接触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教学《秋天》一课要考虑两个突出的新的目的要求。其一,要让儿童懂得看图学文和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的异同点:相同的就是都有图画作依  相似文献   

2.
《秋天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我设计了“秋天的发现”、“秋天的描述”、“秋天的对话”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会用各种方式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学会在描述、赞美秋天的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学会在观察、探究自然的活动中保护自然,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藤蔓的智慧     
秋天初次注意到麦草人,是在初三刚分班的第一堂体育课上。白花花的太阳晒得皮肤直冒汗,秋天凭着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幅画。它是我在一个绚丽的秋天里收到的一幅没有色彩的秋天的画。那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年头。正是秋高气爽,稻田里一片金黄,我教孩子们学《秋天》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秋天的气息,我带着他们来到学校后面广阔的田野上“找秋天”。孩子们兴致盎然,抛下一路欢声笑语。回来以后,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用你们美丽的画笔,把心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四个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启,下面分别进行分述。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相似文献   

6.
《秋天》是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一篇看图学文。教学看图学文,需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阅读训练,要在指导方法上下工夫,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秋天》,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现就《秋天》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人常说“金色的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论是美丽的城市,广阔的田野,还是山村,秋天都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的美丽景色对所有的人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在学习《秋天》一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或到公园或到田野或到山冈去秋游,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看看秋…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由人教社编写的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采用主体单元的编排方式,确定了八个主题单元。《秋天的图画》是第一组中以“秋天”为主题的一篇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文采用了“总分”的段落形式。第一句总写了秋天的山野是美丽的图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第二句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课文中“谁使…  相似文献   

8.
一、活动设计 “神奇的叶子”是辽海教《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教科书第二单元“收获秋天”的第二个主题“美丽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对大班小朋友进行了认识秋天(深秋)的主题综合教学的尝试。深秋的景色是美好的。蓝天,白云,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那次主题综合教学共分四堂课进行。一、秋游(找秋天);二、讲秋天;三、画秋天;四、唱秋天。第一堂课:秋游(找秋天) 带幼儿秋游,指导幼儿观察秋天的景色(草儿枯黄,满树的黄叶开始纷纷飘落,鲜艳的野菊花迎着秋风怒放,成熟的稻田翻腾着金色的波浪,农民伯伯收割忙……)。当我们来到小山坡上,小朋友们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唱着、跳着,他们拾落叶,采摘野菊花、山茶花……一个个欢快极啦。这样使幼儿直接欣赏了秋天的美好景色,对秋天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多彩的秋天     
秋天到了,在我眼中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秋天是蓝色的。秋天的天空是四个季节里最蓝的。秋天的天空大多是晴朗的。偶尔会有一丝白云飘过,更衬出了它的蔚蓝。秋天是绿色的。虽然夏天已经过去,但是小草还没有褪色,依然还是碧绿的。公园里,马路边,山坡上,绿色的小草显得一片生机。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设计   “神奇的叶子“是辽海教《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教科书第二单元“收获秋天“的第二个主题“美丽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通过观察图我们学习了《晨读》的第一、二自然节。先一起回忆一下,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 生:一个秋天的早晨。 师:(板书:秋天、早晨)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生:农村的一个小院子里。 师:(板书:农村)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有三个小伙伴。他们坐在磨台上认真读书。 师:(板书:三个小伙伴、磨台上)谁能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走在秋天     
(配合四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秋天》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洋溢着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歌共有七个小节,语言生动优美。第一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了秋天的太阳和空气这两个方面,如"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第二小节到第六小节是课文的第二部分,详细地描绘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秋天到,秋风来,桂花开。接着从不同的视角,抓住稻穗、  相似文献   

14.
《北大荒的秋天》是第一篇写景课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秋天的歌     
又是金秋10月,又是秋风吹拂,我又迎来了第14个秋天。从小,秋姑娘的来到,都一直让我很兴奋。为什么?你听听就知道了。 ——题记 别把秋天说得如此消沉,别把秋天说得如此无情,更不要把秋天的歌说成是低沉、无味的。其实,秋姐姐总带着动听、悦耳的秋歌向我们轻轻飘来,只是你没用心聆听罢了。 在我6岁的时候,我在秋天的歌的伴随下走进了学堂,这是一个新的开始,那时,秋天的歌是—— 轻快活泼 9月之际,正是秋天的降临。当我第一次肩负书包时,秋天就在为我弹唱。它的歌是那样的明畅,一个个活泼、可爱的音符在不停地欢快跳跃…  相似文献   

16.
给予     
王胤博 《新作文》2011,(11):32-32
给予,是春天百花园里第一朵鲜花给予,是夏日里的丝丝凉风:给予,是秋天枫树上的第一片红叶;给予,是冬日里暖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17.
活动过程一、观察了解感受阶段引导学生(或个体或小组或全班)观察秋天 ,找秋天的特点。观察大自然、校园、庭院景色的变化 ,马路上树木的变化 ,农田的变化 ,以及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果实。如果有条件的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区田野去感受秋天的气息和美丽。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体验 ,可以发现许多动植物在秋天里的细微变化。让孩子们一边观察 ,一边搜集一些能代表秋天特点的花、草、树和各种秋天成熟的果实 ,进而体会秋天不但是个美丽的季节 ,还是个收获的季节。二、汇报交流展示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18.
起步作文教学要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一、摘一摘:内化秋天的语言天才在于积累,学习在于积累,作文更在于积累。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三年级上册是以秋天为主题的单元,学习第一篇《秋天的雨》伊始,课堂上引领学生感悟秋天的美丽,秋天的色彩,秋天的丰收,秋天的快乐,从课本上生动的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简析《秋天到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走进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对秋天气候的感触、对秋天花草树木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的特征;从对秋天瓜果蔬菜的认识,告诉学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更热爱秋天。  相似文献   

20.
版本说明: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音乐》第一册教材分析:第五单元《秋天的歌》意图从秋天的叶子、秋天的果实、秋天的大雁来展开教学,通过专题欣赏让小朋友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秋的赞歌。本课是《秋天的歌》的第一课时,主要从秋叶的歌展开教学。《小树叶》是教材提供的一首情感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