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传》中极具辉煌绚丽的内容就是关于战争描写的部分,可谓"篇篇换局、各各争新。"反映了其极大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以《城濮之战》为例,从五个方面对《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左传》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各国歧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状况的历史著作.在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背景下,外交言辞、军事战争、君主王权等成为其主要的叙述对象.然而,《左传》在叙事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胆识过人的勇士形象,并以其言语和行动表现出了他们的忠君、知恩图报、勇武、果敢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以《左传》中的这一类勇士形象...  相似文献   

3.
从先秦到汉代,是我国文学从人文混一渐次走向独立的时代。传记文学脱胎于历史著作,主要集中体现在《左传》与《史记》两部正史著作中。分析梳理其创作实践的同异,可较明显看出我国早期史传文学产生和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左传》的人物描写体现了春秋时期史家对道德的追求,它将人物及其事迹置于道德层面进行剖析,反映了春秋时期史家弘扬正义、贬斥邪恶的道德观。特别是对“闪现型”女性形象的塑造,更是较多倾注了作者的道德情感,反映了作者对君子人格的追求,展现了《左传》的文学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的《史记》有力地刻划了人物形象,它与以前的历史著作《尚书》、《春秋》不同,与《左传》、《国语》电不同,把人物提到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上来,表现了人的历史主动性。这是对“天命神授”观点的突破以至否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质的跃进。本文接着就项羽、刘邦以及韩信、李斯等人物形象,具体探讨了司马迁刻划人物的方法,指出这种方法作为成功的文学经验,已成为我国民族艺术传统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后强调指出:司马迁以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殉了他的事业。学习为文,要学习为人。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与现代运动竞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名著,历来为军事家所推崇。运动竞赛与军事、战争有着相似之处,运用某些军事思想来指导竞赛活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孙子兵法》中的一些军事思想和光辉命题,结合运动竞赛实践中的进攻与防守、竞赛前运筹、战术的选择和运用以及教练员和运动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意在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为提高现代运动竞赛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7.
《左传》中有较多关于梦的记述,而且其中对梦境描写几乎涉及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左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对梦的阐释就是按照某种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结合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体验进行再加工,从而展现出人物潜在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思想性格。《左传》这种梦叙述的文学手法是梦文学的滥觞,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下面三方面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据《左传》记载,郑庄公是春秋动乱的始作俑者、地地道道的阴谋家、彻头彻尾的伪君子,清人判之为"奸雄之尤"。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公羊"、"谷梁"二传对郑庄公却极少记载。《春秋》三传比较研究的意义,应在于证明《左传》文学价值之明显和重要,而对于郑庄公的研究,恰好彰显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史传文学源远流长,在春秋末和战国时代就已产生,典型的代表作是《左传》、《战国策》。以后逐步向前发展,到了司马迁的《史记》,史传文学蔚为壮观。本文将以这个嬗变过程为线索,以《左传》、《战国策》、《史记》三部著作为主要依据,探讨史传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建立问题。一人物形象的建立,时间空间是首要条件,它构成了人物活动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舞台。《左传》属编年体史书,人物活动受时间的严格限制,虽然有些片断具有纪传体雏形,  相似文献   

10.
《秦晋殽之战》是《左传》里的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无论写战争、写人物、还是处理史实等方面,都代表着《左传》的艺术风格。 不少文章,对《殽之战》的艺术特色作过详细的分析,但有些文章在对秦穆公形象的分析上却有失偏颇,如说穆公刚愎自用,不听忠言,贸然出兵袭郑,招至全军覆没。有的文章还举出穆公骂蹇叔“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的话,说他显露出奴隶主的狰狞面目。  相似文献   

11.
文章指出《资治通鉴》一书历史文学的艺术特点是:论事理,文辞淳深,西汉风韵;塑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叙事件,词章纵横,行云流水;抒情怀,清风穆如,慷慨辛婉;写战争,场面恢宏,恣肆汪洋。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诗经·采薇》之所以成为305篇中的名篇之一,是因为它采取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其手法主要有:它采用了四言句式和民歌重章叠唱语言形式,音节和谐,达到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它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社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稿约     
1《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相似文献   

14.
稿约     
1《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相似文献   

15.
长征文学作为中国革命战争文学的重要构成,其记录的历史进程与精神财富对中国文学有着历久弥新的价值意义。作为“非虚构小说”,庞贝的《乌江引》具有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特征,其虚实相间的创作笔法成为长征题材的新文本。《乌江引》既是对非虚构文学创作的突破,也是长征文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国之大事有二:一为战争,二为祭祀.《左传》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祭祀与战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把祭祀作为诸礼俗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史诗理论观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战争情节、蜀汉英雄人物、美学风格等思想和艺术层面。认为《三国演义》具有突出的史诗性特征和价值,是一部中国华夏民族的“英雄史诗”,是罗贯中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的史诗性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8.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讲述的是古希腊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战争以及那次战争之后英雄返乡的故事,两个故事是紧密相连的时间关系。然而,细读文本之后,我们会发现两部史诗在历史时间上存在断裂感,但作者却通过文学艺术手法实现了二者的融合。本文旨在通过细读文本分析二者之间的断层,并探讨作者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使二者断裂的时间感得到整合。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结晶,那么,《三国演义》就是军事谋略的集成。《三国演义》把古代兵法中的辩证军事思想和计谋熔于一炉,把逻辑推理和心理分析汇于一体,把军事计谋寓于故事之中,变成一部读者甚爱的通俗军事读物,成为军事谋略综合运用的典范。 但是,长期以来,对《三国演义》这座宝库的发掘,还基本停留在文学价值上,没有超出文学评论、文艺欣赏、历史考证的范围,直到李炳彦的《说三国话权谋》才提到  相似文献   

20.
《孙子》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哲学与实践兼备的军事著作。该书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从战略到战术层面对战争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文本处处体现了孙子“以人为本”的人文战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