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课改,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气象,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数学不再是枯燥、抽象与冷漠的象征,课堂不再是只展示冰冷的数字、符号和难记的概念。数学教学应诗化教学过程,展示人的劳动之美、精神之美,让课堂充盈着智慧光彩、美丽色彩,要如语文课般"诗情画意"。教师适时"放手",孩子们的个性在无拘无束之中彰显灵气;教师迎"错"而上,孩子们不因"胡言乱语"而受蔑视;教师巧用教学机智,课堂上孩子们"异想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了数学课堂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演绎教学模式的舞台,好学生成了舞台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观众和听众.如何让沉闷的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数学课堂"活"的前提;情趣是数学课堂"活"的关键;美趣是数学课堂"活"的升华.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它让课堂充满智慧的光芒和创造的火花;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让课堂焕发艺术的魅力和生命  相似文献   

3.
数学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枯燥,相反,数学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数学的美来自大自然中的数学情趣,来自它自身的内容、结构与方法之美,它的美也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之中,还体现在生活及生命之中。数学之美有三大特征:简单、和谐、奇异。数学之美有四个层次:美观、美妙、美好及完美。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体验数学美。为了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到中小学课堂上,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美因,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也能创造美。  相似文献   

4.
学习数学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智慧。作为获取数学知识的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智慧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智慧课堂的操作模式:智慧导入,感受数学发展之美;智慧探究,驱动知识生成之美;智慧反思,发展学生素养之美。  相似文献   

5.
语文生命化课堂以生命的发展为中心,体现教学的过程之美、意外之美和创新之美。文章以《济南的冬天》教学为例,阐述语文生命化课堂创造生成美需要遵循四个基本点,分别为重视经验、关注语言、坚持对话、鼓励表达。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充分展示学识才智、情感世界的舞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不断体现教学美和创造美.师生在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中,情感得以丰富,思想得以提升,生命境界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充满着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呈现着流动美、生命美和创造美的,应该是契合新课程精神的“生命教育”.而数学课堂学习作为一个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平台,更应先溶人“生命”的光环之中,实现我们所说的“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学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鉴赏性的反思性教学判断。教学理想即教学精神,是教学美存在和显现的最终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美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是教学审美和创造的统一。在美主导状态下的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学风格得以生动展现,学生完满人格当下得到发展。教学美是有力量的,不容忽视,它是教师学习的义务性责任。  相似文献   

9.
特级教师李仁甫的《渔父》课例,蕴含着独特的生成性教学智慧.与传统预设性教学相比,它更能凸显教学过程的“无为之治”与“有为之智”.“治”在教学的“即席创作”,在与学生的碰撞中,即时生成的新思想、新方向;“治”在“赋权学生”,主动舍弃课堂的主导权;也“智”在生成资源的抓取与深度挖掘上.这样的生成,有语文之美,有生命之美,是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和谐的课堂、个性飞扬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的智慧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融、个性显发张扬.在这样的课堂中,儿童能感受到生命成长的精神愉悦.当儿童在课堂中能情不自禁地说真话、表真意时,数学教学就会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达到教育的无痕之境!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之美,数学活动之美,课堂中充满人文的生态之美,教师的智慧之美,学生的快乐学习之美,数学思想方法之美等等.笔者在感受这诸多的数学课堂之美的同时在进一步思考:数学课堂美的根源是什么?最终还是因为数学本身是美的,离开了数学本身的美,数学课堂就是无本之源.所以,数学教学艺术说到底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如何实现用数学之美点燃学生乐学的引线,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享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3.
物理课堂教育有三种境界:静如止水、死水微澜、行云流水.第一种是教师独掌话语权,满堂灌式的课堂.第二种是在满堂问的敲击下,震动出一丝涟漪的课堂.第三种课堂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流程,它如行云"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流水"随势赋形"不断撞击出美丽的浪花.第一种和第二种是传统的课堂,是静态的、单向的、压抑的,不能呈现师生生命的律动.第三种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互动的,它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呈现着流动美、生命美和创造美,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契合新课程精神的"动态生成性教育".了解它,认识它,把握它、驾驭它已成为当务之急.一、物理课堂的动态生成及生成标志1.物理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4.
吾爱吾师     
<正>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是我无形的灵魂,它赋予我所学到的科学真理以生命;它唤起我的精神,澄净我的智慧;它给我内心的思想增添光辉;它洗尽我有生以来的蒙昧与无知。而身为数学"死忠"的我,有幸在高中遇到一位深谙数学之道,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孜孜不倦、恪尽职守、和蔼可亲、诲人不倦、春风化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应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创造互动学习机会,促进多向交流,走向生活化,不断生成课堂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与乐趣.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 1.用美育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应通过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2.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作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用多种方式平等对待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生命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生态课堂不是单一的"知识课堂""能力课堂""智慧课堂",它是一种生命体的发展过程.生态课堂的生命体既包含学生们的生命.也包含教师们的生命.既是生物向度的生命,也是精神向度的生命.既包含生物体,也包含非生物体.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本文就着重从教师、学生、文本三种生命体入手,探讨如何激活他们的生命潜能,构建开放、生成、互动、和谐、发展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8.
从生命教育观来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尊重人生命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而且还是数学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实现由“智慧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即实现数学教学向生  相似文献   

19.
如今,“诗意课堂”正走进任何一个学科,它带来的是课堂的灵动和智慧,彰显的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发现之心。同样,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教学细节呢?"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才有了让我们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有它的教学才会那样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隽永俊秀。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那是一种心灵奔放的美,一种生命律动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