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4月22日和29日中午12:30,湖南卫视播出“2006超级女声”长沙唱区预选赛四场实况后,长沙唱区50强也随即产生,5月2日起至5月5日每天中午12:30播出“2006超级女声”长沙唱区预选赛精选片断,其中播出由评委逐一放榜50强名单的实况。接下来就进入了晋级赛的残酷淘汰阶段。期间,杭州和成都唱区启动,报名和赛事正在火爆进行。长沙唱将美丽诞生“2006超级女声”长沙唱区的战况日趋激烈,进入50强的选手名单陆续公布后,5月5日晚,从近万名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长沙唱区50强,再次站到评委和镜头前,为仅有的20个人围席位一展歌喉,各自使出看家本领来争夺晋级20强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2.
虽然4年一度的世界杯给众多电视节目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节目的收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在“超级女声”与世界杯的硬碰硬中,“超女”依然坚挺地稳居全国收视的前列。7月7日—9日,成都唱区终极决战、沈阳唱区10强诞生和广州唱区预选赛精彩呈现,3场连播,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数据调查显示,7月7日晚的成都赛区总决选和7月8日沈阳唱区20进10晋级赛的收视率均位居同时段全国第一,而7月9日的广州唱区收视率也表现不俗,位居全国同时段收视前列。世界杯7月10日凌晨落幕,众多关注点重新回到“超级女声”。  相似文献   

3.
2006“超级女声”4月初启动以来,活动时间过半,五大唱区全部亮嗓。此时超女比赛恰逢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外界普遍认为多少会对超女的收视造成影响。不可否认,世界杯席卷全球,对任何一个电视台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收视调查数据显示,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影响不大,超女收视仍然十分火爆。长沙唱区厉娜夺冠6月2日晚上,长沙唱区进入了最激动人心的决赛时刻,选手之间展开了最残酷的短兵相接。遗憾的是,重庆妹子胡灵没能在五强中走得更远,在第一轮就不幸出局,新疆女孩张美娜在第二轮 PK 中失利,无缘前三甲。“话题女王”  相似文献   

4.
郑宇曦  刘燕 《新闻知识》2005,(10):78-79,72
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2004年甫一面世就成为国内电视界、娱乐界的热门事件。而今年的《超级女声》比去年更火爆。成为今年最具轰动效应、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娱乐节目。节目先是吸引了怀着一夜成名的明星梦的万千少女,在长沙、成都、杭州、郑州和广州五个唱区,根据主办方权威发布的数字竟有12万名选手参与。电视台将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真人秀”播出后也赢得极高的收视率与广告回报。但超级女声的影响力远超乎电视,网络上的关于这个比赛的讨论热火朝天,比赛中每一个细节都成为网民们评说的对象。而在评论家眼里,超级女声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6超级女声在最后一个分赛区——广州唱区徐徐谢幕之际,湖南卫视又紧锣密鼓筹划总决赛,给观众奉献了一台又一台视听盛宴。今年的“超级女声”在制作节目的同时,还进一步放大了品牌效应,打造超女新娱乐经济产业链,推出了“超女娃娃”等一系列衍生产品。“超级女声”目前有良好的国际影响力,已有多家国际传媒机构就超女节目和资本运营与湖南广电洽谈。主办方对今年超级女声进入全国总决赛后的收视表现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三届《超级女声》的火爆之后.湖南卫视在2009年推出了《快乐女声》(以下简称《快女》)。被广电总局“阉割”后的《快乐女声》是《超级女声》的一种延续.节目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综观此届《快女》,无论是观众数量还是选手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面走,一面秀,晚报的新闻真好看……”6月4 日下午,2006超级女声杭州唱区10强在杭州“西湖天  相似文献   

8.
肖珉 《今传媒》2006,(11X):44-45
2004年的“超级女声”为国内几近疲软的娱乐节目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一种新型的,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娱乐方式随着节目的热播,慢慢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将这种“平民选秀”的方式发挥到了极点,在收视率上屡创新高,其火爆程度使这一年毋庸置疑地变成了一个“超级女声”年。其捧红的张含韵、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也从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成了当下最热的明星。而由“超级女声”带来的这一阵东风,一夜之间就吹遍了全国荧屏,使得全国的娱乐节目也开始“干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9.
王洁群  王建香 《新闻界》2006,(6):61-61,114
继2005年“超级女声”的红火并产生巨大社会影响之后,2006年的电视娱乐界更是形成了“梦想中国”、“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超级选秀”五大选秀节目共同争夺收视率的火热局面,并围绕着这些节日.形成了一个个纷纭的舆论漩涡。它们作为近年来小可忽视的文化事件,自然可以进行多个维度的读解.但从大众文化生产的角度柬看,其中最引人兴趣的问题依然是:它们为什么这么火爆?为什么能够老少通吃.收视畸高,广告如潮?它们究竟拨动了观众哪一根敏感的心弦,究竟掌握了哪种独特的文化密码?  相似文献   

10.
19岁的何洁,贵州贵阳人,现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2005年5月中旬参加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成都唱区的比赛后,开始进入全国观众的视线。观众和“盒饭”眼中的何洁说起何洁,电视观众现在几乎无人不晓。她的舞台活力,她的嗓音,她的可爱,她的笑容,她的眼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  相似文献   

11.
曾凡斌 《新闻三昧》2005,(10):23-25
2005年电视娱乐节目的最亮丽一线——“超级女声”现象。一场声势浩大的大众狂欢拉下了帷幕,2005年的“超级女声”可以说获得电视娱乐节目前所未有的成功,全国报名人数达15万;超过2000万观众每周关注;收视率突破10%,稳居全国同时段所有节目第一名,其决赛期间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报道媒体超过百家,超级女声收视份额创下国内第一,在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由地方媒体占据首位。“超级女声”决赛每场的手机短信互动参与人数超过100万,最后一场决赛更引来创记录的800多万条手机短信。最后,成都赛区的人气选手李宇春以352万票取了本年度超级女声冠军的桂冠,  相似文献   

12.
段鹏 《新闻与写作》2005,(10):17-17
超级女声无疑是今夏内地最受瞩目的电视节目.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从大众传播的功能层面来看,超级女声这么火爆。受到大众的喜欢,就在于它挖掘了媒介的娱乐功能.这远比板着脸说教的节目有趣味性,更能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13.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制造的一个“媒体奇观”,它掀起了收视狂潮。通过对来自广州和成都的两个大学生子样本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文为“大学生如何收看超级女声”绘制出了一幅轮廓图,进而对于大学生的收视情形达到了一种“经验性的”而非“思辨性的”理解。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几个富有价值的结论,尤其是再次证实了传播学中的“第三者效果假设”。  相似文献   

14.
肖珉 《今传媒》2006,(11):44-45
2004年的“超级女声”为国内几近疲软的娱乐节目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一种新型的,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娱乐方式随着节目的热播,慢慢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将这种“平民选秀”的方式发挥到了极点,在收视率上屡创新高,其火爆程度使这一年毋庸置疑地变成了一个“超级女声”年。其捧红的张含韵、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也从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成了当下最热的明星。而由“超级女声”带来的这一阵东风,一夜之间就吹遍了全国荧屏,使得全国的娱乐节目也开始“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央视的“梦想中国”,到东方卫视的…  相似文献   

15.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8月26日晚,2005年《超级女声》在掌声和欢呼声中圆满谢幕。  相似文献   

16.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X):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7.
2005《超级女声》出乎意料的火爆,你还没弄清个所以然,就已红透半边天了。《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以前从没有哪个节目能像‘超女’一样,铺天盖地地占据中国的主流媒体”。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2006年《超级女声》又会是什么样子?人们拭目以待。因为观众对它的热切期望,“戏”还没有开场,媒体已经有了很多传闻、猜测和评论。事实究竟如何?以后的“戏”怎么演?本刊特约记者、湖南卫视宣管办王云峰将为读者每月在线。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在人们还习惯于那种层层选拔、有组织、讲资格的选拔型比赛的思维定式下,有一个口号脱颖而出,那就是想唱就唱。光从其字面释义上,就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拘,一种平等,一种超脱,并随着赛事一反常态的操作手法,由此,湖南卫视推出的平民偶像歌手选拔赛——《超级女声》,以惊人的  相似文献   

19.
蹇莉 《传媒观察》2004,(11):52-53
2004年,湖南电视台一档名为《超级女声》的音乐选秀活动,在开播仅2个多月的时间里,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先后在长沙、武汉、南京、成都等地引起轰动,湖南、武汉报名参赛的选手超过万人。《超级女声》还被《新周刊》杂志新鲜出炉的“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了“创意TV秀大奖”,这也是国内众多海选选秀节目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节目。  相似文献   

20.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