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高职院校、企业、政府3个层面分析目前我国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3个层面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许淳 《职教论坛》2012,(8):13-15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重要的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更有利于学生在本专业内顺利就业。以高职院校开展基于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研究为切入点,站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层面上总结经验,期望对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属性。学习领域课程是实现微观层面上工学结合的最好载体。从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构建和教学实施探析工学结合属性,深刻理解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内涵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体系、课程配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五个层面的问题,这些内容都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密切相关,其中特别要重视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与改革。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学科型大学的基本属性.学习领域课程是实现微观层面上工学结合的最好载体.本文从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构建和教学实施探析工学结合属性,深刻理解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内涵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已经从过去的观念更新,推进到了专业层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在全国层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培养模式。《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指南》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的内涵与现状,结合工作实际与课题研究,从企业资源和高职院校自身资源两个层面,就高职院校多层次、全方位挖掘工学结合教育资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就学校、企业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完善策略: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观念,形成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学校着力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府主导人才联合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明显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障碍,本文从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学生四个层面阐述工学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丽 《宁夏教育》2014,(8):22-2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建立高职工学结合教育体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建立工学结合约束和管理机制、拓展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三个层面提出构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对策,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