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胡杰  罗剑朝 《资源科学》2022,44(11):2178-2192
厘清金融排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对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陕西永寿县和宁夏西吉县2648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排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通过逐步回归法验证非农就业和农业资本投资在金融排斥与农地流转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金融排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金融排斥指数每增加1单位,农户农地转入概率下降4.71%,转出概率下降1.43%。②金融排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负向影响在不同排斥类型和农户间表现出一定差异。在金融排斥异质性方面,储蓄排斥、信贷排斥和保险排斥均会降低农户农地流转概率;在农户异质性方面,金融排斥对户主年龄在40~59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耕地规模在20亩以上的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负向影响更强。③金融排斥能通过抑制农户非农就业而降低其农地转出概率,同时也能通过抑制农户农业资本投资而降低其农地转入概率。本文结论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农户金融排斥和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实证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户个体特征对信贷约束的影响:来自陕西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活动对于农户的生产发展与消费平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农户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贷约束.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来自陕西11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检验了收入水平、非农程度、风险规避倾向、社会网络等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非农程度对农户的两类信贷约束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受到"关系"的显著影响,但不受农户内在的风险规避倾向的影响;非正规贷款不受"关系"的显著影响,但受到农户内在的风险规避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小勇  白永秀 《软科学》2011,25(2):94-98,115
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陕西11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检验了收入水平、非农程度、风险规避倾向、社会网络等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非农程度对农户的两类信贷约束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受到"关系"的显著影响,但不受农户内在的风险规避倾向的影响;非正规贷款不受"关系"的显著影响,但受到农户内在的风险规避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昊  夏英  李芸  吕开宇  王海英 《资源科学》2020,42(2):217-231
合理引导农户采用具有提升耕地质量的农业技术对于建设高标准农田至关重要,但是当前农户信贷需求抑制引发的资本投入不足是否抑制了农户采用此类技术有待研究。本文使用黑龙江、河南、浙江和四川4省957户关于粮食种植户农业生产生活的入户调研数据解答这一问题,在区分不同属性的耕地质量提升型农业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含有工具变量法的CMP模型实证分析信贷需求抑制对农户采用不同属性农业技术的影响,并检验农户分化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①当前农户对耕地质量提升型农业技术采用率普遍偏低,信贷需求抑制较为普遍,并呈现中西部偏高,东部偏低的情况;②信贷需求抑制对于具有增资属性的耕地质量提升型农业技术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于无增资属性的农业技术影响不显著;③农户分化对信贷需求抑制影响农户采用短期且增资属性的农业技术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即在信贷需求抑制背景下,不同类型的农户在采用具有短期属性农业技术有显著差别,而对具有长期属性的农业技术采用没有显著差别。总结而言,信贷需求抑制显著抑制了农户采用具有增资属性的耕地质量提升型农业技术,农户分化导致农户在采用具有短期收益属性的技术上出现差异性,而在长期收益属性的技术采用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信贷约束引发的资本投入不足,生产要素配比不合理,以及节水灌溉等先进技术采用率低,是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使用甘肃张掖367户玉米种植户调研数据,在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对不同灌溉技术条件下农户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从农户信贷金额、利率和期限三个维度探析信贷约束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信贷约束对不同水平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节水灌溉技术对农户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金额约束和利率约束抑制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期限约束的影响则不显著;金额约束对生产效率较低农户的影响较大,而利率约束则对生产效率较高农户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孙乐  苑韶峰  朱从谋 《资源科学》2021,43(11):2342-2355
研究普惠金融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对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四川省成都市典型区域401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微观层面的农村家庭普惠金融指数,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探索了风险预期在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①普惠金融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普惠金融通过中介变量风险预期间接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风险预期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7%;③新生代农户和老一代农户家庭层面的普惠金融对其宅基地退出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两者之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本文认为,应基于家庭金融需求和供给双层面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水平;引导农户形成合理的宅基地退出风险认知,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农户风险预期;加强政策引导,实现不同代际农户的金融知识共享,推动宅基地有序退出。  相似文献   

7.
农户小额信贷从不同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研究定义,但是普遍接受且较容易理解的定义是主营农村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农户的信誉状况为根据,在核定的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观其字面便可发现农户小额信贷的一大特点便是无需抵押、担保便可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侧面揭示了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之大。农户小额信贷的主体对象为农户,由于影响农户经营发展的因素较多所以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点也并不是单一的,因此本文所定义的农户小额信贷风险是指农村经融机构在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和客观无法避免的因素的影响,使该给农户提供小额信贷资金业务的实际收益、效果与预期发生背离,从而使金融机构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黄志刚  黎洁 《资源科学》2022,44(9):1905-1917
在新阶段中国减贫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的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作为巩固搬迁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其对搬迁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机制亟待研究。本文将风险和社会排斥同时引入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后续扶持政策→生计策略→多维相对贫困”分析框架,并采用形成型结构方程模型对安康市、商洛市和渭南市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包括产业、就业、公共服务等在内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了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程度(-0.181)。其中,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可以直接降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0.097),也可以有效改善搬迁农户生计策略进而间接缓解其多维相对贫困(-0.084)。②风险(0.150)和社会排斥(0.088)均会直接导致搬迁农户陷入多维相对贫困,当搬迁农户面临社会排斥和遭遇风险冲击时,就会出现就业困难、收入降低、社会融入困难等状态,从而陷入多维相对贫困。③搬迁后续扶持政策通过改善农户生计策略进而缓解其多维相对贫困的减贫路径会受到社会排斥和风险的制约。其中,在政府通过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改善农户生计策略的过程中,社会排斥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0.160);在搬迁农户通过生计策略转型缓解其多维相对贫困的过程中,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0.096)。未来仍需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顶层设计,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对多维相对贫困治理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小额信贷的行为主体信用社与农户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因农户使用贷款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通过博弈分析,得出了农户使用贷款在不同用途下的纳什均衡。然而要真正实现各种情况下的纳什均衡并非易事,博弈双方会面临各种信贷风险和自然风险。为此,应设计科学、完整的农户信贷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和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构建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从源头上加以防范,以实现信用社与农户双方博弈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10.
贾亚娟  赵敏娟 《资源科学》2020,42(12):2370-2381
农户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主体,其分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基于农户分类行为的微观数据,本文结合“个体层面”与“集体层面”因素,分析生活垃圾污染感知、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的影响机理,并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陕西农村13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个体层面”的生活垃圾污染感知对农户分类水平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农户对生活垃圾在生态环境、社区环境以及身心健康方面产生的污染及影响感知越强,其生活垃圾分类水平越高;②“集体层面”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制度信任、社会参与及社会规范显著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但人际信任对其分类水平并无显著影响,说明社会交往频率较高、制度信任度较高、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公共事宜以及认为村庄垃圾治理较好的农户,其分类水平较高;③女性的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相较于男性更高一些,低收入家庭相对于高收入家庭的分类水平更高。因此,要实现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全面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不仅要强化农户污染感知,而且需要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网络沟通以及信息共享加强农户交往频率、提高农户的制度信任度以及公共事务参与度、强化社区约束机制,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以往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本文将贷款可得性性分解为有效借贷机会和贷款需求缺口两部分。运用西部11省1291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分别研究家庭特征、合同内容和社会资本对农户贷款可得性具体方面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合同内容无益于农户贷款可得性的提升;社会资本能显著提高农户的有效借贷机会,家庭特征则对贷款需求缺口有显著影响.两者分别是正规金融机构决策是否提供贷款和发放贷款的具体额度时所关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段伟  欧阳波 《资源科学》2020,42(6):1074-1086
准确评估保护区和周边社区贫困农户的关系对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文献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保护区建立对农户多维贫困影响的作用机制。本文选取四川省、陕西省14个自然保护区周边787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自然保护区—社会资本—多维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护区内的农户比保护区外的农户更容易陷入多维贫困;②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社会资本,从而导致农户多维贫困;③不同等级(国家级、省级)、不同省份及是否开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区之间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其中省级保护区、陕西省保护区和开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区社会资本中介效应更明显。因此,保护区的管理应注重培育农户的社会网络,增强农户的社会信任,调动农户的社会参与,从而提高当地农户的社会资本质量,进而提高其生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徐洁  黎洁 《资源科学》2018,40(10):2002-2014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脆弱性评估为易地扶贫搬迁在生计层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运用生计脆弱性指数衡量农户的生计脆弱度,探讨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及其维度的差异,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估计农户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生计脆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工程移民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分布不均,内部分化明显,生计脆弱度相对较高,而各种安置方式的农户群体之间均在生计上表现出一定的脆弱程度。高收入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为偏态分布,表现为相对低位均衡化。随着农户生计多样化程度的提升,从单一生计户到多种生计户,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均趋于升高,而两种生计户的生计脆弱度最低。风险冲击、信贷可能性和已搬迁时间以及家庭规模、家庭负担比、教育和对周围人信任度均是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因素。针对项目区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差异和重要影响因素,提出降解生计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户宅基地演变过程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应斌  杨庆媛 《资源科学》2015,37(3):442-448
基于农户视角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成为当前学者归纳总结农村发展及其土地利用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归纳与综述方法对农户层面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内部结构、形态、功能、文化景观进行回顾与分析基础上,从农户宅基地演变内外部因素与人均用地标准调控等方面剖析其动力机制。认为在农户层面宅基地利用演变等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选择方面,以村域为基本单元,运用"3S"技术将农户问卷调查的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与宅基地空间属性数据进行链接,注重农户宅基地演变驱动机制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将社会经济转型耕织于农户宅基地演变及其调控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内容方面,将农户生计转型及其行为决策融入宅基地演变动力机制及其调控策略分析框架,根据农户分化及其宅基地功能和需求层次,从宅基地功能类型划分和用地标准控制及聚居点类型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其调控策略,并设计多元化的政策措施。同时,应强化农村宅基地流转和退出背景下农户用益物权及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探索促进农村宅基地高效集约利用的空间重构体系,研究农户行为方式及其收入水平与农村宅基地演变耦合机制,为分类指导农户宅基地用地标准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前路  房可欣  刘天平 《资源科学》2020,42(12):2354-2369
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是农村环境改善最为直接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细则出台的重要依据。为细致探究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本文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会监督的视角,利用西藏707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连续比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分组,综合分析了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意愿、行为及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农户具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占比略超过一半(51.77%),但参与意愿与行为一致性较差;②邻居参与积极性、保洁员监督、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能减少疾病传播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③农户的文化程度、村民监督及政府宣传有利于农户参与意愿向参与行为转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整治模式,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对政府出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造成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部分成因与政府的金融抑制政策导致农村信贷结构单一化和垄断化有关。本文对农村中小企业信贷供求、相关环境,政策与机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重构农村金融政策改革、推进农村金融多元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涵 《科教文汇》2011,(33):169-169,197
喀左县按照省市两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深入细致研究政策,多方协调统筹安排,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将此项工作作为促进农村青年创业成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截至今年8月末,全县累计评选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519户,发放贷款792万元,支持创业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副食品经营、生产资料销售、装饰装修、汽车运输等10多个行业,带动就业1400余人,户均增收1.5万元。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的开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资金瓶颈问题,而且增加了收入,带动了就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