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环境与环境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科学中国人》2003,(12):14-15
如果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环境问题,我认为目前应有三大问题必须解决:一、要大力推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所谓环境产业就是环保的产业化。也就是把别的产业给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由环境产业去消除掉它。过去,环境问题没有实现产业化,大多依靠政府。政府办一个事业单位来进行污水处理,但是仅仅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尤其是这种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的所谓事业单位,无论是投资还是经济运作都不行。因此,中国要解决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环境权益日益受到人类的重视,环境侵权诉讼案件层出不穷,该类案件不同于传统的民事侵权案件,在诉讼证明标准方面应低于普通民事案件的要求,我国应借鉴国外合理的理论和制度,完善我国环境诉讼证明标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人类环境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职教学生将就业于社会的各种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这些企业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因此,他们肩负着改善环境的重任,在职业教育中进行环保教育,不仅可以增强职教学生本身的环保意识,也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环保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讲述了在职业中学实施环保教育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环境违法案件却在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环境违法的特征与传统违法行为有着较大的不同,内在根基也不尽相同。从环境违法的主体、对象、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人们开始过分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建设,但是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这就使得我国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资源也越来越短缺。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要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力度,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使我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社会的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种环境问题以及温室效应的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焦点,人类逐渐开始对影响环境与气候的各种因素有了认识,建筑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因此,绿色智能建筑便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将绿色节能理念与先进的智能技术运用到建筑行业当中,为人们创建绿色智能化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这也体现了人们对节能减排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汪晓  王法治 《科教文汇》2013,(36):88-90
我国大力兴建的电网工程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的用电需求,其中500KV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更是发展迅速,作用日益显著,但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对线路结构和成本起着决定性影响的电磁环境问题广受关注。对此,本文从研究500KV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就如何加以应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促进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协同发展的环境技术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发展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环境问题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它既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不正确态度所造成,也就只能依靠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来解决.由于人类破坏自身生存环境能力大大增加,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相脱节,社会进步与生态发展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为世人所关注.在这种背景下,环境科技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且不断进步,主要包括为加深对生态环境本质认识的各项科学和技术,为防治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危害的各项科学和技术,以及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及教育等各项专门知识和手段.环境技术的发展是降低材料、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环保产业则是指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但取决于环境领域先进的科学与技术,而且也取决于通过商业化把这些科学与技术的成果转化成环境产品、设备和材料.发达的经济离不开发达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何更好地依靠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大力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施废品资源化工程,大力扶植环保产业,发展环境科技,积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将成为"十五"期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保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因此,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不仅是素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在当前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当前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各种环境保护手段和环境措施的不断增加,城市规划作为其主要的施工措施和手段在规划的过程中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和影响。本文就当前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环保节能意识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其中相应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归纳梳理了国内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法律制度体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应对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亟需破解的难题。当前,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已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相关立法的局限,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还受到诸多限制,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环境保护的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研究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建立公众参与环境诉讼的有效机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对于建筑物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并将其应用在了建筑设计当中,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实现了建筑、环境、社会和谐统一的效果。就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因果关系是环境侵权案件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由于环境侵权案件的特殊性,对该类案件因果关系的认定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为保障环境污染受害人的权益,我国应借鉴国外相关合理制度,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实行不同于普通民事案件因果关系的认定规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应用范围的不断增加,人们逐渐提升自身的环保居住意识,大力倡导绿化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理念。这一理念在整个建筑工程中也受到了重视,对于建筑领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突破和变革。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它包含着一个个家庭及家庭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社区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组织。带动社区中每一个人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状况,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在“环保宜居社区”创建过程中开展和普及环境较育,最终达到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手段治理环境污染。其中,环境税作为环境保护手段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虽然我国已经在税收政策中涉及到几个方面的环境税收政策,但我国现有的环境税收政策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说明目前的环境税收政策没有很好地,有效地发挥环保作用。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尽快改革原有的环境税收制度.制定新的符合国情的环境税收政策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的不断增加,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也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影响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风险"逐渐进入商业银行的视野,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绿色信贷政策,即《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通过金融杠杆来实现环保调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以环境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为依据,首先界定环境侵权的概念,继而明确了环境侵权集团诉讼的概念,随后对美国环境侵权集团诉讼制度进行考察,并对我国现行代表人诉讼制度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尝试环境侵权集团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