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教育主力靠教师,骨干靠班主任,统领靠校长。日前,中国教科院驻鄞州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专家联合幸福学校国际联盟分别研发了《幸福课堂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幸福班级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幸福学校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为幸福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抓手。为进一步将幸福教育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班主任、校长的幸福教育能力,促进幸福课堂、幸福班级和幸福学校建设,培养名师、名班主任和名校长,双方再度联手开发出幸福教育教师、班主任和校长培训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2.
王爱莲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撰文称,幸福教育的建构体系包括:一是让教育拥有一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幸福生活,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做幸福的活动。只有充分张扬个人、肯定自我才能使教育成为一种让人幸福、令人羡慕的职业。  相似文献   

3.
任丽敏 《教师》2012,(11):117-118
一、何谓教师的幸福 《辞海》上解释:幸福,指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教师幸福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了"幸福教育"的重大命题。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职业文化认同中享受幸福。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了"幸福教育"的重大命题。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职业文化认同中享受幸福。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各级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力求让教师在创造幸福的同时体验幸福,把教育当做幸福的活动。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在教育的精神世界里和专业成长中轻舞曼扬、诗意栖息。  相似文献   

7.
根据院区领导制定的"高位提升,惠及全民"的战略目标,中国教科院专家组组长孟万金教授立足"幸福中国"大背景,率先提出了"先让学校幸福起来"的先进理念,吹响了幸福教育的冲锋号。此举得到了鄞州教育局和有关部门及广大校长教师家长的积极响应,专家组制定了《幸福教育区域规划》和《幸福教育区域战略蓝图》,将"幸福教育"确立为鄞州区教育综合改革的主题和主线,并由局长挂帅成立了幸福课堂联盟。为将幸福教育不断推向深入,引领全国幸福教育发展方向,孟万金教授与"幸福学校国际联盟"核心专家一道研发了幸福课堂、幸福学校标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愉快、幸福的能力,教育既追求未来的幸福,也关注现在的幸福。学生的幸福要以幸福校园、幸福教师、幸福课堂为前提。为此学校提出了"幸福教育",通过对幸福理念的认同,践行了"幸福环境、幸福团队、幸福教师、幸福学生",打响了幸福教育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正>一、互化融合的幸福机制幸福教育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我国应该是近十年的事情。檀传宝教授1999年发表的论文《幸福教育论》,[1]算是比较早的理论研究文章。刘次林的博士论文《幸福教育论》(1999)则对幸福教育做了更细致、  相似文献   

10.
赵红婷 《青年教师》2005,(10):53-53
读了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后.耳边总是回响着这样一段话:“善良的人们.愿你们让教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吧!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将更容易和更快乐地去教育你们的孩子……他将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只要使教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他就能培养宇航员、工人和农民、医生和工程师、学和实际工作、诗人和作曲家,培养诚实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心灵和精神!这对你们来说是毫不费力的事!要知道,  相似文献   

11.
陈晓虹 《教师》2019,(10):127-128
幸福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幸福与教育息息相关。国家拥有幸福的教师,是国家教育的幸运。作者从阅读、课堂、与学生们的相处、学生们的习作、学生们的成长发展等角度来感受教师的幸福,从字里行间诠释幸福教育理念,希望对构建国民幸福教育做一点尝试,让幸福教育成为每个教师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来自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和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感。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德性创造教师的教育幸福,教师在教育幸福中提升教师德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阅读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讲演录一书,感慨颇多。 "教师工作的幸福在哪里?""学生学习的幸福又在哪里?"不知从何时起,这两个问题就盘旋在我的心底。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也一直在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严宏 《教书育人》2001,(1):44-45
读罢《教师的幸福》见《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一文,整个心灵立刻被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强烈地震憾着。原来,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幸福的活动时,教师职业同样充满着乐趣,教师人生将会是另一种风景 也许像我这类一直把教师当作一种奉献者形象的不在少数,习惯把自己的劳动与蜡炬、春蚕、人梯、铺路石等吃亏受苦的意象联在一起。平时的教育行为亦多是出于对角色、规范、职业责任的意识,或者说是出于职业良心,很少与人的生命意识联系起来。于是,把教育看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的机械重复,把学生当作毫无生气的“容…  相似文献   

15.
钟进友 《今日教育》2014,(11):34-34
一、构建让教师乐教、善教、教得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幸福教育体系之中,教师首先应该是幸福的。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在我国,"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应该是1998年首次出现在檀传宝的博士后报告里。我1999年从南京师大博士毕业,毕业论文是《幸福教育论》。"幸福教育"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影响还不大,但是它却预示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我还记得博士毕业后不久,一位江苏的校长得知我在研究幸福教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过程中,幸福是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幸福地学"的过程,同时也应是"教师幸福地教"的过程。学校应多渠道、多方位地引领教师追寻教育的幸福,让教师感到幸福不断充盈在教育生活中,从而使教师的生命释放辉煌。  相似文献   

18.
“是庸庸碌碌一生,还是让生命焕发着光彩?”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一书,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哲学命题”。“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细读了这本书,“一个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幸福     
幸福,来源于自己对教育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验。没有享受到教育幸福的人生是遗憾的;没有为学生传递教育幸福的教师是失败的。教育,需要我们每个教师真正领会幸福的真义,并始终昂扬地行走在教育的幸福之路上!在我儿时的印象里,能背着书包走进学堂,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和同学们一起读书、游戏,是最幸福的事情。7岁那年,还没有到上学年龄的我硬缠着外公、外婆买来书包,吃了“坐精肉”(据说吃了这块肉读书时屁股不离板凳,会很定心),准备了糖果,新学期一开学就跑到学校去上学。在排队点名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将我拉出了读书的队伍。我眼睁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